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题偏还是答题怪?一道数学应用题扯出的话题

(2012-10-18 00:35:08)
标签:

少儿

维扬

成都晚报

违反交通法规

填鸭式教育

杂谈

分类: 杂谈随感

出题偏还是答题怪?一道数学应用题扯出的话题
  文/维扬卧龙


  成都晚报10月17日报道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小学4年级“阿仔”给出的答案: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规。阿仔妈妈将题和答案贴上了微博,广州交警评论:完全正确。


  现在这老师给学生出题,考虑的只是简单的数字计算和公式运用,很少去顾及是不是现实,有很多常识性的东西,老师都不知道不懂还是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么出题是不是超越了常识,只管出了让学生机械的去做,完全不想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一个游泳池进水放水几百吨,只为教孩子一道简单的数学除法应用。


  就比如这条计算甲乙两地距离的问题,老师也是犯了类似的错误,不知道出题老师是没有考过驾照学过交通法规,还是当时压跟就没有这么想过,只想到了编排一个问题,就让学生算去。殊不知老师不经大脑思考的出题,会给经大脑认真做题的孩子错误认知,汽车可以开这么快的!驾驶员是可以疲劳驾驶的,这样的观念灌输不是误人子弟么?


  这是学生家长曾经给孩子说过法规规定最高时速和疲劳驾驶的相关规定,孩子才有了这样的神回答,要是有些家长没有条件开车也不懂这交通法规,孩子不就只能单纯的接受老师这样的出题考试训练了么?学以致用,贵在实践,从小就把孩子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割裂开来,这哪是正常的知识教育?


  这道试题不能怪孩子答的怪,只能怪老师出的偏,老师若是明理,那是孩子的幸运;老师若是死报答案判孩子错,那才是不幸!现实中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特别是在语文试卷的填空和阅读理解上,老师只按标准答案给分,很多孩子的灵光一闪创意都被扼杀在摇篮。生产流水线样的模式化教育,那些偏才怪才更是早早就被淘汰出局。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国防科技的强大,而是思想观念的强大,思想强大才是最强大,思维不固定,创新才会产生,才越能创造历史。我国现在教育可悲的就是一切唯分数论,不论家长老师还是学生,学习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研究考试类型和内容,只求过关考出自己想要的分数,素质教育只是嘴边的一句口号。


  为了考试能拿高分,老师们是挖空了心思,对填鸭式教育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保险方法,那就是记,什么都背了记住,语文阅读理解靠猜题、靠题海训练死记答案,作文高抄写背诵满分作文选,即使如数学这样不用死记的科目,那也是用题海强化方式,让学生记住这些题目的出题方法,而不会去审这些鱼龙混杂的辅助教材和席卷出的是否符科学!


  教育理念一天不改,学生就会遭受一天摧残。素质教育一天不落实,学生就难真正领会到知识殿堂的神奇,学习就成了最苦的差事!

http://photo21.hexun.com/p/2012/1017/486748/b_vip_8D351784FD7FE0F59659FC1C03B6A4D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