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06-11 11:28:00)
标签:

感悟

社会

生活

分类: 零星碎语

文:妖姬霓裳

古语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群,很好地诠释了人类的功能作用。

它不过是人划分三六九的标志,群无形中,也是种身份的象征。

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不平等现象一直存在。

所谓真正的平等,或许只是人出生时,所有人都只是赤条条来自母体而已。

自那以后,不平等就赤裸裸地罢在了人们面前。

即使干一样的活,工资收入,等级成分有若干,美其名曰,按职称,奖金系数等来划分。

领导层,高层,中层,普通干部群,党员群,群众群,地区群,文学群,化学群,出游群等等。

划分群的方式千千万万种,无以穷尽。

简单的人类,就是被人类复杂的大脑无形中划分成若干群类。

群,身份、收入多寡的象征。

群,爱好兴趣的象征。

群,各种各样自我分类的象征。

······

群,划分出一类类不同的人。

群里的一类类人,再进行进一步的分化成种种小群,小群再加以细分成更小的群。

庞大的群中之群,再群中之群,再再群中之群······

最后细分的结果是:看似庞大的人群,其实,跟自身有密切关联,有亲近关系的,也不过唯有那么几个。通信扁平化,沟通方式多样化的结果,好像也没有多大变化,对于真正的朋友来说,也只有那么几个。

古人说,人生得三、两知己促矣。

说明知己的难能可贵。

即使,有成千上万个群,可是,俺的知己,和以前比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多大的变化。即使各种群里,手机里,QQ号里,有好几百个所谓的好友,可是真正经常联系沟通交流的,也不过那么几个,并没有随通信工具的发达而成几何倍的增长。

只是,仅仅比没有这些工具出现前多增加了点而已。

或许,是因为俺笨拙,不善交际交友导致。不能人来熟,放不开,不能见到谁谁都能熟络如老友。是封闭自我的结果。

群中的绝大多数人,仅仅只是一个存在的符号,名称而已。相当多的,是老死不相往来。永远陌路陌路,再陌路。极少沟通交流。

刚开始建群时,群主或许都有着宏大的计划,把共同爱好的朋友笼络在一起,大家一起交流沟通谈心,让寂莫的生活不那么寂莫,让痛苦苦闷可以相互分担,无聊时,能找个人来聊天打发时间,还能彼此交流所谓的心灵鸡汤。不停的拉好友,不停的扩充群人数,不停的拉人,不停的活跃气氛,不停的发红包,不停的发各种信息······

可是,久而久之,相当多的群,成了一潭死水,基本只是发各种广告,各种有用无用的信息满天飞,而彼此间深度地沟通交流基本没有,有时,群里,还引发各种世界大战,战争不断。

群里组织活动,也只有少数人响应。

群里聊天的,聊来聊去的,也永远只是那么几个人,永远只是。

其余有相当部分人,成为永远潜水的僵尸,不发一言,也不退群。

对于那种发与群无关的广告者,有时,会被群主清退。

群主,逐渐也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即使发言,也没有人响应。

群,只是一个存在的符号而已。

有相当多的群,都是如此。

群,人类自我的划分,当然也会自我的冷落,自行解散。

天下没有永不散离的宴席。

有的人,以为,自己加入了几个高大上的群,自己就会变成高大上的精英社会人士,与他们彼肩彼富。

其实,他还是原来的自已,生活还是老样。

群,人类等级划分的产物。

群,人以群分的产物。

群,不过只是一个群而已,一个很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物。

它也有生命的周期,如人一样。

有了群,就有了精神寄托;有了群,就有了家;有了群,就有了目标和打算。

群可以给予你一切,也可以什么都没有。

或许你可以在群里遇到知己,爱人,遇到朋友,遇到同学,遇到老乡,遇到行业精英,遇到你可以遇到的一切人。

可是,你们之间想要进一步的巩固发展关系,还是要在群外。

群的背后,是人的个体。

而人,就永远脱离不了人性的最终本质局限。

人性有限,人类的智商有限,人的精力有限,因此,即使再多的群,即使有再多的群友,而最终能深入熟络的,还是只有那么几个。因,古人说,人生有三两知己促已。不管人类如何进化,你始终还是人,大脑还是一样,因此,并不因为群多,你的知己就会成百倍的增加,因为大脑这样会不堪重负。

用平常心看群,用平常心进退群。

这便是群之永恒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