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以来,这是第二次来到青海湖,去年也是在10月初到湖边的一个客栈等待日出,可因为天阴第二天一早还下起了小雨,那时的湖水便是灰色的,自然心情也是不同的。而这次天公太青睐我们了,远远望去那湖水蓝晶晶的,在阳光下召唤这我们。青海湖是宁静的,是一场蓝色的梦,湖水和天空是蓝的,云是白的,远山是一抹的褐色,但湖水的蓝是蓝得晶莹明澈,蓝得酣畅淋漓,蓝得一塌糊涂的那种。所以青海湖在蒙语里青海湖被叫做“库库诺尔”,在藏语里被叫做“错温布”,都是“青颜色的大海”,
青海湖周围是茫茫的祁连山脉,此时山上正下着雪,被湖水和天空映衬得也似乎变成了蓝色。可以想象在7月的时候在那些山坡放眼远眺,开阔平坦,绿菌如毯,棕色的是马,黑色的是牦牛,白色的是羊,像移动的画笔,自由泼洒在草原上。藏民的经幡在风中随风飞舞的;白色帐篷星星点点地散在青海湖边上。青海湖更像是撒进人间的一颗蓝宝石,这样的时候站在湖边,望着那醉人的海蓝色徜徉和发呆是最惬意的事情,早已经忘却脚下一直都无法摆脱的泥泞。







青海湖文化地理与历史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海怪”传说
“海怪”在环湖土著牧民中流传了几百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具体记载称有:“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也”。据说那些目踏“海怪”的牧民莫不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娘桑祭海,敬献牛羊三牲,于是海神显灵的种种传说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开来。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春夏秋冬不管什么时节都可以到这美丽青海湖边上尽情享受美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