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访受助学生贺宗海
■贺宗海
8岁北山大泉完小一年级 汉族
走访时间:9月23日下午15:07

走访的第二个受助学生贺宗海家的时候没有交通工具,由于去北山大泉一社的路程稍远我们便带上了接着要走访的另一个孩子昝玉俊,陪同的还有贺宗海的班主任老师白晓梅,是一个大眼睛的藏族中年女人。出发的时候问过孩子大致知道去他的家需要步行四十分钟左右时间,可是当我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包和他们一起上路后,便知道孩子的四十分钟却是我的五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终于走到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幅极美的农家画面,先进入眼帘的是许多牛粪饼子贴的墙面,以及门前空地上正在悠闲吃草的老牛,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天上正飘着朵朵白云,我想这天的走访在心理上应该不会像昨天走访靳家那么沉重吧。



进到贺家的时候,我们看到屋子很宽敞,据说是政府“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刚盖好的房子,政府出部分补贴但不少还要自家筹集资金。新房子和老房子直接连成“L”状。空出的空间就是贺家的院子,两棵玉米被作为盆栽为院子平添了生活气息,显然院子的主人很有生活情趣。
我们被小贺的妈妈引进屋子的时候感觉屋子真的好大,可是进门才发现偌大的房间却摆着很小的一两个家具,地板是两种不同的地板革拼出的。我们被主人请到了里屋,依旧是要我们去炕上坐。他们家主要是向阳的,而且大面积都是玻璃窗,所以屋里敞亮而通透。午后的阳光真好,投射进来的阳光落下的地方便是斑驳的影子,屋里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暖暖的气息。


炕上坐的时候依旧是了解孩子家庭状况的流程,一一填写表格。小贺家里有4口人3亩油菜花地,年均收入3000元,妈妈因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体育课跳远时落下了残疾,持有残疾证,干不了重活。家里有两万元的贷款,用于收购人参果卖到城里赚取差价,贷款大约在2-3个月就能归还,小贺还有一个10岁的姐姐,也在上学。我翻看过小贺的登记表,班主任老师给他的评语是聪明好学,听老师的话能按时完成作业,仔细观察小贺,他也属于不大爱说话,但是很懂事的那种。

当小贺的爸爸妈妈开始忙着煮人参果招待我们的时候我又坐不住了,走到院子和走廊上选择拍摄的角度,阳光真的好灿烂好暖人。便又转身回屋让小贺寻找新书包里的礼物,俩孩子发现书包里的国际象棋,他们如获至宝似的在隔壁空屋子的地上玩了起来,我突然想起问小贺的妈妈,以前给孩子买过玩具吗?妈妈说有的,就从屋里找出他玩过的玩具,我一看竟然是我曾经在我的宝宝两岁半的时候买过的小塑料玩具,可这个婴儿益智的小玩具在8岁的小贺来说已经很珍贵。如今,我知道这俩孩子根本没见过国际象棋对这新鲜的东西也不可能玩过,但俩孩子却趴在地方能玩得不亦乐乎。

国际哥开始发礼物,那是他从美国市场收罗回国的中华牌铅笔,我让孩子的爸妈找个能削铅笔的小刀,我想为他削铅笔,让自己回顾小时候削铅笔的记忆,同时看看小贺写字好拍摄他伏笔的样子。他们说是没有小刀,妈妈从小屋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大菜刀,我问这个刀可以削铅笔吗?妈妈回答说经常用这个菜刀削铅笔,说着说着三下五除二把铅笔削完,我和国际哥都被这架势给震住了。孩子的妈妈是个走路摇摇晃晃的残疾,腿脚不方便但心灵手巧,她的手不仅仅可以用菜刀削铅笔,而且却能绣花纳鞋垫,屋里炕上那些枕巾上都被绣满斑斓的花朵,她还拿出丝线现场绣鞋垫演示给我们看,阳光下残疾妈妈那灵巧的双手以及她在绣鞋垫时美丽的剪影,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家乡和小贺妈妈一样巧手的我的母亲,眼前的一切显得那么熟悉而亲切。





当两个孩子转移游戏场所后不见他们的身影,我问小贺爸爸他们的去向时,他爸爸说他们在老房子里玩,便带我去看他们,我这才有机会到他们的老屋拍摄,老屋很简陋,两个孩子正在炕桌上津津有味地下着没有规则的象棋。当能干的爸爸顺便带我去他家的牛棚看刚生没多久的小牛,也因此才发现他们家一个“秘密”,原来他们家有两个荣誉称号,一个是十星级文明农牧户,还有一个是十星级平安家庭,难怪我们走访小贺家后感受更多的是轻松而温馨的家庭氛围。




在小贺家正好呆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临走前,我留下了早餐没舍得吃的两个鸡蛋,还有我和国际哥的两瓶没开封的矿泉水。贺家在门源不算清贫,其中也因为父亲聪明能干母亲勤劳手巧,虽然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个角落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我想小贺在这样的家庭一定会有出息的,继承爸妈勤劳能干的优良品质,将来会让他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Two of us
久石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