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黑蝶VS林岚
黑蝶VS林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79
  • 关注人气:17,2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弦馈赠黑蝶的书法作品

(2010-08-18 13:03:37)
标签:

黑蝶影像空间

无弦书法作品

水调歌头

休闲

分类: 拾荒得意图片专集

林 <wbr><wbr>岚/嘱无弦书《水调歌头》书法

 

(上图为儿童摄影师无弦馈赠黑蝶的书法作品)

 

《今日人像》资深编辑    林岚/嘱

                       无 弦/书

内容:《水调歌头》    苏 轼/宋

尺寸:  四尺全开     69cmx138cm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无弦其人】
    张开善,男,1981年出生于南湾水乡信阳,已婚,汉族,字无弦,号清远斋主。现居于有熊之都新郑市,职业儿童人像摄影师,多年从事专业摄影工作,一心摄取大自然中富有内涵的美丽,定格人性内心深处的完美。钟爱艺术,甚爱书法,明心向佛。现为河南省榜书书法协会会员,其书法作品风格多变,融真草隶篆为一体,独成一家。历年多次在书法、摄影大赛中夺奖。09年荣获:“全国儿童摄影名师”称号,其书法作品被众多知名,成功人士,多家单位收藏。

自诗云:

夜阑十载守孤灯,不博诗文近半生。

信手偶觉见字法,粗砚磨墨自陶情。

浓淡枯肥皆我意,自有朱红添雅性。

平生也争光与影, 会取美景诠我心。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无弦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qyzw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