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这些油画呈现我的目前时,色彩饱满而灵动,明快而清澈,就像提香的画近看似乎散乱,远看却具有某种神秘的活力,这些挂于墙上的油画,近观细节,在那些色层里充满着富有韵律的跳动感,让你不由自主地心情轻快起来。入神地看着它们突然让我回到从前回顾了学画时候的情怀,好久没有进入浪漫的境地,感受那种别样丰富的美。感叹艺术是永恒的,艺术表现的空间也是和谐的,纯粹的。虽然19世纪的欧洲油画已出现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浪漫主义风格作品是围绕悲剧的主题,力求以色彩、笔触因素和构图中运动式线条创造画中情节的紧张感;代表人物拉斐尔前派注重对画中人物心理情绪的表达,较多画面以青、紫、绿调子构成感伤的、静寂的意境……。学知浅薄的我更愿意赋予这些作品个人的心理色彩,暂且称之为浪漫主义风格,若定义错误也请画家指出。
以下是一段关于油画历史的摘抄:
通过油画的发展,可以看到色层美是不断开掘与创造的。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它的这种特性使油画在观感上产生出能与人们思想情感共振的节奏与力度。在运笔的作用下,塑造不单是完成造型的任务,而且也对画面的肌理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伦勃朗、鲁本斯都是善于掌握和控制肌理的人,因为肌理直接传达着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影响着作品的感染力度。所谓肌理的合理表现不仅包括肌理对对象质感的摹仿和再现,还包括对画面的总体情绪的描述与表现。在传统写实油画中,肌理很能胜任对质感的再现任务,对象的细腻和粗糙的质地感都可用相应的肌理加以模仿,但这是一种非常被动的行为,而真正谓之美的肌理是那些能表达画面的韵律及艺术家的情感的、具有高度和谐秩序的肌理。这种纹理往往超越质感的局限而将精神之气贯穿于整个画面和观者的内心,成为抽离于具象的色层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抽象的。但在传统油画中它反过来又附着于写实的对象上,融合于由小至大的总体氛围之中。
油画颜料是具有覆盖能力的,而油画的调和媒介却具有透明的特性,不透明的覆盖与透明的罩染在绘画的过程中多次重叠、反复运用,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层次效果和美感。色层美所指的就是多次画法的油画中所具有的透明特性与不透明特性相互作用产生出的综合层次美感。这种油画的色层美感是通过人们长时期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一种固有的秩序与准则,因而独立于形体及绘画的其他元素。因而色层美在观者的心理上具有一定的秩序、起伏、运动、情绪的感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