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感悟智慧人生…

标签:
黑蝶影像空间舍与得感悟智慧人生佛手影像文化 |
分类: 黑蝶其他图片专集 |
人生的舍与得
图/黑蝶 文/佚名
整个世界万物乃人类,无不存在这个大道理之中。人的一生都是在你我不经意的得与舍中度过的,悠悠众生都逃脱不了这个自然法则。
人之得舍观因受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皆有不同,由于人性的贪欲和私欲,人们常常对所得所失很看重,于是,生出了无穷的烦恼和不快,有在得失面前尤天怨人的,有在得失面前忘乎所以的,有在得失面前不知所措的。
佛门的得舍是舍己为人,是普度众生,他得到的是心灵净化,舍去的是欲的本能,当然,我们并不主张人人都去修佛咏经,但佛门的修为是可以减去许多纷争和烦恼的;得舍本是一个因果关系,得到的未必都是好,失去的未必就是错;有得大于失的,有得道多助的,也有得意忘形遭至杀身之祸的,媒体常报导贪官们被绳之以法,他们的所得终究付之一炬,这样以生命为代价的得取之何用。
得舍的取之是以人的德行、品行决定的。人之欲,通常得之愈多则愈悦,但取得道还是得利或是得名,在得中的道德底线都是因人而宜的,故而得出的结果就各不相同。君子取之有道,他们的一个规则,就是非礼莫行;小人贪得无厌,得之化之,引来的便是牢狱之灾。
若以德立身,以诚取之,必是泽己及人,这就是爱人者人方爱之,诚实得人青睐;这和勤能补拙,勤能遇贵的道理是一样的。修身立德是得之根本,根正方能叶茂,根深才能不倒,即便叶落,春来仍能发枝,不会枯萎。人生之得,不是天赐的,是靠人一生的修为造就的,得之心安的取自正道,得之不义则终日惶恐,只有那些“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人,才懂得快乐的道理,人生最大的得该是心的宁静。
凡事有开始便有结束,善始便善终,善恶终有报;一个好的习惯和开始便会有好的终极,一个坏的意念的产生终将失去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注重人生的开始与结束,在得失之间懂得如何拥有和放弃,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捏得准的,把握不好得便是失,有一个好心态,也许失便是得;古人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得失自在天道,天道在德行,在人品,在修为。
当你每一次默默的放弃一种执着,放弃某个心仪已久却无缘分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一无收获的事,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追求和信念,这时或许就会生出一种伤感,产生一种失落,然而这种伤感和失落并不妨碍我们去重新开始,这是一种自然的告别与放弃,若能在放弃面前镇定自若,那就是一种大智慧,它更富有超脱精神,它势必会给你创造另一个天地或空间,因而这样的伤感是一种美丽!。
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喜欢的,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会真正铭刻在心的!继而让我们明白人生很多时候需要一种宁静的关照和自觉的放弃!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人们只能欣赏,不可能全部拥有,为了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人们就不惜忙忙碌碌,然后忙碌之后得来的金钱或物质,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于奔命,你又得用这买命的钱到医院去换命,这便是得不偿失。所以,真正的所需所想往往要在经历许多事和许多年后才会明白它的价值,甚至历尽一生也不知所终!而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常常得之轻易而并不珍惜,然对失去总存一份夕阳易逝的叹息,其实,花开花落须无意,云卷云舒平常事,人生本在得失中,猝然临之无须惊,钱财本是身外物,只要“青山”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到此境界,得失已无意了!
有时放弃也是一种解脱的幸福,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对万事万物,我们其实都不可能有绝对拥有的把握,往往在拥有的同时正在失去,而这种失去究其原因还是自身的,或许是你处置不当,或许是你对拥有的轻蔑了,或许是你得寸进尺而让人倦怠了,或许是你得了便宜还买乖,或许还有更多的或许。如果刻意去追逐拥有,就很难走出万物继而走出自己,人生那种不由自主的悲哀与伤感会更加沉重!所以生命需要升华出安静超脱的精神。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当若干年后我们知道自己所喜爱的人因你的放弃而活的更好,我们会为放弃而庆幸,会为舍得而脸上泛起红晕!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逐步放弃,又逐步坚定!
在人生的经历中只有拿的起放的下,才能不失一切机遇,才能创造出一生尽可能的辉煌和灿烂;一个人知道得的其所,舍的其然,人生就活出了精彩;一个人得之不珍,舍之不忍,凡事总患得患失,举棋不定,人生只能以累相伴;自古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得者勿狂喜,失之别惊恐,留去皆无意,那才是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