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震前汶川的絕美風光(組圖)

(2008-05-29 09:35:28)
标签:

汶川

矫里l光

阿壩州

地震

绿丝带

黄土碉楼

杂谈

震前汶川的絕美風光(組圖)

  
http://cimg2.163.com/catchpic/C/CD/CD01DA1FBA1AAFB28BEE8A3F061257F8.JPG

  阿壩州桃坪羌寨

http://cimg2.163.com/catchpic/F/F0/F00CF1C6E39123E546AA58AF3A29310E.JPG

  七盤溝風景區

http://cimg2.163.com/catchpic/A/AC/AC6F80EE8B26E2E90BCBD460E3890EED.JPG

  阿壩小鎮

http://cimg2.163.com/catchpic/E/E8/E8C5F768E004FB826FA54259D4A3158D.JPG

  蘿卜寨民族表演

http://cimg2.163.com/catchpic/3/3C/3C5F1D617DC9C64CE39D2EB9FD704E47.JPG

  站在家門口的蘿卜寨孩子

http://cimg2.163.com/catchpic/6/6D/6DD3DB405EB2166DE2F68EA96A2F2C46.JPG

  阿壩州全景

http://cimg2.163.com/catchpic/F/F7/F7E6A4F9CBFCAC5D5E4C9946F262F14C.JPG

  阿壩州寺廟

http://cimg2.163.com/catchpic/E/E1/E1A281C494CA7D8810B8EE049C1D597A.jpg



http://cimg2.163.com/catchpic/1/12/12BCD57D78862A111AE91D24A90AE1B5.jpg



http://cimg2.163.com/catchpic/9/9A/9A224862D58608E20B033102C66D41C7.jpg



http://cimg2.163.com/catchpic/F/FF/FF377C47BB905D31967755C487FC3D5C.jpg



http://cimg2.163.com/catchpic/3/31/318194CCCDD5742F7C9BCBA70D3FDA7A.jpg



http://cimg2.163.com/catchpic/6/6E/6E1FBE7F3734D9E9DDD19BC36E956027.jpg



  汶川海拔1326米,是阿壩州的門戶,也是阿壩州的“工業經濟走廊”,同時還是中國民間藝術羌繡之鄉,也是大熊貓的故鄉。縣城駐地在威州鎮,距成都146公里、州府馬爾康246公里。

  汶川因縣西汶水(今岷江)為名,西漢為綿縣,西晉改為汶山縣,並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縣,距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汶川,南低北高,沿岷江河谷,呈東北西南向,河谷山嶺相對高差懸殊,地形復雜,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地形。它的東部和南部與成都市屬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縣接壤,西南部與雅安地區的蘆山縣、寶興縣為鄰,西部和北部分別和阿壩州內的小金縣、理縣、茂縣相連。縣域東西寬84公里,南北長105公里,總面積4084平方公里,全縣6鎮、8鄉、126個自然村,人口107354人,是全國僅有的四個羌族聚居縣之一。

  汶川是前往國家級“熊貓之鄉”——臥龍自然保護區大熊貓觀賞旅游線的主要干道,也是前往九寨溝、黃龍寺這兩個世界級“自然與文化遺產地”、“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的旅游公路——九寨環線中線(成都-都江堰-汶川-茂縣-松潘到九寨溝)的必經之道。

  汶川縣的旅游資源主要有︰三江生態風景區、臥龍自然保護區、草坡風景名勝區、七盤溝森林公園、龍溪阿爾溝生態旅游區和蘿卜寨、威州布瓦寨黃泥碉、姜維城、石紐山垮兒坪、迥瀾塔等。

  草坡自然保護區位于汶川縣城西南部草坡河流域,距成都117公里。境內最高海拔4852米,最低海拔1190米,藏族風情濃郁,景內分布眾多,原始森林面積廣闊,動物種類繁多。有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適溫針葉林等植被;有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牛羚、小熊貓等國家級保護動物;有水質好的熱水溫泉、高山體能訓練基地等旅游項目。2003年草坡被評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

  七盤溝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城南,距縣城約7公里。溝長約30公里,溝口海拔1500米,溝內植被茂密,是一處以自然風光為主的山地風景區。全溝景觀可分為上下兩段︰上段從白龍池到雪花坪,長約6公里,這段山勢陡峭如刀劈斧砍,峰形千姿萬態。

  龍溪阿爾溝生態旅游區地處阿壩州汶川縣龍溪鄉,景區四周高山環抱,翠綠覆蓋,雲霧纏繞,匯奇、雄、幽、秀為一體,以茂密的森林、珍禽稀獸、奇花異草、澗水縱橫、怪崖筍石、高山湖泊為主體風光,該地立體植物帶譜明顯,從海拔2200-4600米,每一高度都有無數景觀。

  威州布瓦寨位于岷江與雜谷腦河匯合之處的高半山坡台地上,“布瓦”即黃泥土峰之意,布瓦寨建築就地取材,房屋均為黃土築成。寨內東西200米,南北120米,寨中有五座黃土碉樓,為四方形,頂部木質結構拱石式建築,底部有門。這五座碉樓挺拔壯觀,數公里外可見。布瓦寨有105戶人家,黃土房圍繞在土碉周圍,組成一個完整的大型黃土建築群體,是全國兩處僅存的黃泥碉建築之一。

  姜維城在威州南溝側半山台地上,高出縣城120米,台階上緩下陡,長約1公里。蜀漢劉禪時,大將姜維為防御蜀西“叛羌”在此築城,距今已1750年。姜維城中部曾出土彩陶、灰陶、石斧、坎砸器、灰色素面粗細蠅紋陶片等文物,為新石器時期古文化遺址。

  石紐山垮兒坪位于汶川縣城威州南20余公里的石紐山半山腰一塊緩坡台地。“垮”意為刮開,為禹母剖腹生禹之地,故名。古時廟宇遍布,禹王廟、聖母祠雖毀,然殘垣斷壁、廟宇遺址、禹跡石紋猶存。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不辭辛勞跋涉,前來尋覓遺蹤。唐代名相李德裕,民國元老于右任等,都曾留下不少吟詠詩文。

  迥瀾塔位于汶川漩口鎮岷江與壽溪河交匯處的岸邊台地上,塔為九級密檐式磚塔,坐東南向西北。塔基及塔身平面呈正六方形,以白色灰漿抹面。塔基由上往下內收,底邊長2.6米,高6.5米,西南面開拱形門一道,塔身由下向上逐級內收,每層高度由下往上依次遞減,各層各面正中開拱形小窗一道,頂為六角攢尖頂。

  塔通高21米,塔身第一層內壁有“姚垂典漠訓詔損造,堪興苟含章,造工謝寅昌。大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立”的題記。迥瀾塔為漩口鎮八景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