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时间真是过得好快,我们这些七O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如今也成为了孩子们的爸爸妈妈,总觉得不想再让自己童年时留下的遗憾再让孩子们去重新感受,于是我们这些爸爸妈妈们陪着孩子们一起学、一起疯、一起玩,累并快乐着。
现在的孩子们应该说比我们那时候幸福多了,不过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家里和五花八门的玩具玩,象电动玩具、变形金刚、怪兽,漂亮的绒线公仔,大大小小的拼图,芭比娃娃以及各种好看的影碟等等,数不胜数,多得要找一个专门的地方放置;最大的区别还有如今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爸爸妈妈们基本上都不敢轻易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孩子们一般是在学校里或者家长们精心组织的“联谊会”里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心的玩游戏。
回忆起我们童年的时候,玩具真的是很少很少的,一个会眨眼睛的布娃娃、一罐橡皮泥都是很稀罕的东西,如果谁在元宵节提一盏象电视里公主用的花灯就更让人羡慕得不得了,谁都想提着到处走一下。那时候的父母们大多都忙于工作和生计,顾不上整天盯着孩子。每个家庭的兄弟姐妹基本上都有两个,于是在不上学的时间里,孩子们都带着弟弟妹妹,再呼朋唤友组成一大帮人到外面疯跑和玩各种自创的游戏。
我们童年时玩的游戏在现在的孩子中也许已经不再流行了,但快乐是一样的,而且内容也非常丰富。
一、丢沙包:可以很多人一起玩,分成两队。3个人上场一字站开,两边的人拿沙包掷向站在中间的人,被掷者厉害的可以把沙包接住,为本队加分再继续玩下去;如果被打中又没拦住的话,就只能下场去了。
二、老鹰捉小鸡:人物有老鹰、鸡妈妈和小鸡,鸡妈妈要张开双臂保护身后定一队小鸡不用被老鹰捉走,如果不幸被捉到到小鸡就要出列当老鹰了。当时谁都觉得老鹰是反派,谁都不想当,于是在嘻笑和追逐中,跑得整张小脸都是汗。
三、木头公仔:可多个同学一起玩,大家围成圈一起说“木头公仔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露出白牙齿,看谁能做到”!话音未落大家就要各自摆一个造型,看谁先忍不住笑或者动了就为输。
四、丢手绢:也可以多个同学一起玩,猜拳决定了谁丢手绢后,余下的同学们就围成一圈坐着或蹲着,眼睛时刻注意丢手绢同学的举动,边忐忑边偷偷地往背后瞧边大声唱:“丢手巾,丢手巾,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在歌声中,负责丢手巾的人在大家背后转着转着悄悄地放在一个人的后面,然后两个人都得快速绕圈跑回原位,当然是先到者赢啦。
五、躲蒙蒙(捉迷藏):这个大家都会了,呵呵,先是猜拳,输者负责找人。蒙着眼睛数数,数完就到处找其他小朋友。记得那时候有一个小朋友躲回家里的床底下,让人那个好找。最好笑的还是那时很多家里都有养猫,不知是哪只猫恰好在他躲藏的床下拉了堆猫屎,干了变得又圆又硬,于是他以为是一颗话梅,还捡来放进嘴里品尝一番,后来还告诉了小伙伴们,结果这经典的事情让小伙伴们笑了好久。
六、跨步:这是小学时女同学最喜欢玩的游戏。先是猜拳要人分成两队,在地上划一直线,然后是退后—起跑—跨步(在直线处)并单脚站立,另一队的同学步数差一步,也单脚站立推她的后背,谁的脚先落地就算输。
七、老狼老狼几点钟:一只老狼在前面走,后面的小兔子们不停的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随便说“三点钟”......直到老狼说天黑了的时候,就扭头开始抓小兔,小于“小兔子”们就会嘻嘻哈哈地四处逃散,被抓到的小兔子做老狼。
八、跳格子:女孩子爱玩的游戏。地上画图案,依次跳到最后一格时用沙包或小瓦片扔,然后反身不许往后看,拿到沙包或小瓦片后再继续跳回来。
九、跳橡皮筋:还是女孩子爱玩的游戏。玩法太多,有些连自己也记不清了,就最记得一个口决:马兰开花一十一,一八一五六,一八一五七......
十、翻绳:绳子打个结,两人用手指翻出不同的花样,还有很多有趣的名称,象面条啊,饼干啊、大桥什么的。
十一、折纸:这是经济又有意思的游戏了。那时会用一张小小的纸折出很多花样,象飞机、蓬船、衣服、裤子、青蛙、军舰等等。同学们还很喜欢拿废纸撕成一个个小长方形,再把“小长方形”的上面撕成一小条小条,下半张搓成长条,然后站在三楼课室的走廊上往下放,就会看到一朵朵小花旋转着往下落了,非常好看,只是被老师看见了肯定会挨批的,原因不说也猜到了吧。
十二、跳绳:有多人玩的,两个人甩绳然后同学们一个个地接着跳,拌着的同学就得甩绳了;有单人跳的,跳的花样还很多,象双臂交叉向前向后等等。
十三、扔子弹壳:形式就有点象现在的打保龄球,用子弹壳在墙边摆两排,然后大家定好一个距离划好直线,再站在线外用一个子弹壳掷过去,谁掷倒下的子弹壳就是谁的了。
十四、玩小石子:有五粒和七粒石子的玩法,每一关都有个名称,但除了有一关是“穿针”,还有一关好象是“下蛋”外,其它的都忘记了。那时经女孩子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小石子都是宝贝呢。
十五、“打了棍”(音):先准备一长一短的小圆木棒,在地上挖一个小坑,把短棍横着架在竖起的长棍上,然后用力一挑尽量将短棍送出最远距离的地方;然后好象是另一队的人就把短棍扔回来,如果对方的长棍再次击中短棍就赢了。
十六、拍“公仔纸”:其实就是象扑克牌一样的纸片,没那么大张,正反面的图案不同。玩“公仔纸”的人物一般是两个,方法有很多,有的是将纸牌放在地上用手一拍,如果纸牌翻过来就赢了;有的是握在手里对拍,有的好象是在墙上拍,总之最后看谁的纸牌最多,自然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啦。这个游戏是男同学最喜欢玩的游戏了。
还有攻城堡、红灯绿灯亮、滚铁环,有些游戏具体的玩法都记不清了,可每每回想起这些,都会让我的眼睛忽然有一种热热的、湿润的感觉,好遥远了啊,却仍是让人觉得那么亲切和感动。记得那时我还是丢沙包、跳绳、跨步和跳皮筋的高手呢,同学们猜拳要人时都会抢着先要我到自己那组,可以增加赢的机会,想想真是颇为自豪呢,呵呵!我相信七十年代生的人都会对这些游戏感到熟悉的,每次回忆童年往事,都会独自开心又感动一番!
现在我也总喜欢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玩妈妈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每次他们都会玩得非常开心,把家里的玩具都扔到脑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