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15] 主持人说: z:我现在正在找工作,遇到一个问题,面试的时候对待遇问题过于功利,问道的时候不自信,现在很多在求职简历上要写自己心中期望的待遇,我们写多少数字合适呢?
[11:42:20] 孙虹钢说:关于待遇问题如果企业不主动问你对于待遇的要求的话,建议你最好自己不问,为什么呢?像这些大企业,像阿里巴巴你们这样的企业,肯定有一套很严格、完善的薪酬体系,大学生进到你们企业来以后企业会按照不同的岗位和级别要求自动给他一个薪水待遇,你要求半天也没有用,你根本自己就不要要求。
[11:44:44] 孙虹钢说:第二大学生的待遇问题是市场的价格问题,不是说我想要多少钱,我想要五千,可以啊,如果市场上你这个素质值五千块钱可以给你五千块钱,那市场你这个岗位三千块钱,那也许企业给你低一点二千五,你刚才提到那个问题,是不是不问显得不自信,有没有这样的企业呢?有,通常是小企业,或者还有一些企业拿你当成压力面试的问题,他是让你看在压力面前如何应对,最好如果去大学应聘的话你干脆不要问,
[11:44:51] 孙虹钢说:HR问你要多少薪酬的话,你说你们肯定有这样的一套稳定薪酬体系,你充分的应对,像小企业问起来,那说你们企业肯定是薪酬方面是很有竞争力的企业,肯定会按照市场的情况给出很有竞争力的薪酬,我也对你很有信心,你把球踢给他们吗,你说在简历上写期望的薪酬一样,写出具体数字的意义不大。
[11:44:58] 主持人说: 是不是应届生没有跟企业讨价还价的资格?
[11:45:37] 孙虹钢说:也不是,第一薪酬本身就是一个市场行为,市场上这个行业、这个岗位、这个职位值多少钱基本上就是多少钱,即便是相互竞争的企业他们也会互相打听他们的薪酬是多少,也有薪酬的联盟,他们通过不同渠道购买薪酬报告,他们企业对薪酬的趋势和行情都了解,他们肯定按照市场来制定的,但是有一个区间,比如说网络直播的主持人最低大概有三四千块钱的,高的有两三万的,他可能在这个区间,一般有一个中间的分类,
[11:45:43] 孙虹钢说:比如说可能五、六千占据整个岗位中的60%,那有些企业讲我们就取中间分类的,我取中间偏上或者偏下一类的,那根据企业的政策来决定的,你讨价还价没有更多的必要,如果坦率讲的话那学生也好、员工也好其实跟企业之间是交易行为,交易行为是你的薪酬是为企业做的事情所得到的回报,你要回报更高你要付出更多的价值,很多的大学生没有议价能力,他们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很多人说我干过什么事,我到你这里来可以干什么事情,我做的事情值多少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