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假重点千万别误入“山寨”

(2009-03-13 07:55:19)
标签:

3·15

打假

维权

消费

内需

金融危机

杂谈

分类: 思想时评
打假重点千万别误入“山寨”                           
    随着“3·15”消费者维权日的日益临近,打假、检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又将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近期的工作重点。今年“3·15”与往年面临的最大不同,恐怕就是“山寨”产品的粉墨登场、异军突起,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关于“山寨”产品的迅速走红、“招摇过市”,成为去年以来大众的热门话题,连经济学家、社会精英也随着草根一族搅入了这场争论的浑水,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对“山寨”的定论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今年的“3·15”活动中,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千万别把工作重点误入“山寨”,而应对其手下留情,让它一条生路——至少再看一看它的下一步走势情况再说。
    “山寨”产品的横空出世,必然会给其他厂家带来市场和利益的冲击,让根正苗红的生产厂家心生怨恨。可是,从“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老百姓对名牌产品、免检产品的态度来看,明媒正娶的“非山寨”企业如果生产出不良产品,也照样让人心生埋怨。也许,国家免检制度废除,正是“山寨”和“名牌”重新角逐、水落石出的良好时机。“名牌”固然重要,但“山寨”如果真正能够经受得住消费者和市场的考验,占山为王,跑马圈地,或许会给当下市场经济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和启迪。如果我们现在把“山寨”一棍子打死在萌芽状态,是不是倒洗澡水连同孩子一起泼掉?从当前看来,人们认准“山寨”产品,最为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其价格较低。在金融危机导致企业裁员、薪水减少的情况下,“山寨”占领市场、拉动消费,未必也不是一件好事。狭路相逢勇者胜,“非山寨”企业一定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降低产品价格,领跑市场,夺回阵地。如此,彼竭我盈,“山寨”要不招安、要不偃旗息鼓;否则,敌进我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总之,目前对“山寨”痛下杀手,尚不是最佳时机。从近期“两会”上政协委员倪萍建议封杀“山寨”议案遭到大量网民的“拍砖”来看,即可看出大众对“山寨”产品的态度一斑。“山寨”产品虽然模仿痕迹明显、水货众多,但也许在它的研发中蕴涵着新技术的萌芽,可以带来新的市场和商机,只要不侵犯知识产权和其他法律法规,我们完全可以暂且放它一马。
    另外,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日益渗透,老百姓消费的热情有所降低。在全民“扩内需、保增长”的背景下,今年的“3·15”打假维权活动,把主题定为“消费与发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所蕴涵的“与时俱进”理念。“3·15”消费者维权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是题中要义,但笔者认为,今年“3·15”期间的活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打假维权、规范经营者经营状况的同时,积极为企业在注册登记、办理营业执照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为提振市场、带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不断增长提供优质服务,千万别误入“山寨”,出力不讨好,反惹得一身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