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报十年
(2010-03-31 22:46:49)
标签:
杂谈 |
这几天,总想写几段文字,纪念在番报的十年。那是一段让我从而立之年跨进不惑之年的光阴,应该感慨万端,而真正坐在电脑前,似乎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好在贴在自己的博上,就当心情日志,减我忐忑吧。
离开番报前,有人问我心情,我说非常平静,不起微澜。要离开工作了十年的单位,就像十年夫妻割席,不舍是难免的。于宅男而言,“抛妻弃儿”既有心理落差,亦有现实考量。因此,即使是在外人看来是“高就”,心不免戚然,神不免黯然。
十年前,只身而至,抛却教师职位;十年后,仍然临工而已。十年临工,百般滋味上心头,同工不同酬,甚至乎工更重酬更少。前任社长曾在报社大会上放言“有人要求同工同酬,这是荒谬的”,语惊四座,耿耿于怀。此般景象,三任社长,至今依然。于我而言,编一版,没有一版编辑待遇(在编待遇),独立完成周刊,更没有周刊组长待遇(中层待遇),故自我调侃是“性价比最高”的民工。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编不在编,不在社长总编,在自己。性格决定命运,在这个人情社会,你“无情”,领导怎么可能屈尊纡贵,主动向你示好,给你入编呢?你以为自己是才高八斗,连神宗母亲都爱惜、不让儿子为难的苏东坡啊。你以为领导们都是不计前嫌,重用大哥心腹魏征的李世民啊。是故,无怨。
非但无怨,尚存感恩。忆十年来番,两手空空,如今有车有房,孩子有书读,这一切都有赖这个平台。滴水之恩,存念于心。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许多物质所无法比拟的精神,譬如说友情。
十年前,因为投文番报,识得赵兄先知,十年情谊由此始。得赵兄赏识、举荐,来番。同事十载,甜酸与共,亦师亦友,嬉笑怒骂,一任率性,可谓难得。当年赵兄欲出集子,拙文相赠,称“两个老鬼,一对活宝”。奈何天意弄人,赵兄先我离报社而去,由此我在番报生活也变得索然寡味。
陈兄大我数月,“后来居上”(后我而到报社,为报社“四巨头”),视我为朋辈,不以手下呼喝之,教人感念。网上斗趣,你来我往,不以为忤,颇为难得。一俟水开,即呼共品香茗,谈天说地,研墨挥毫,实为雅事。得此领导共事,幸甚幸甚。
奕群小弟来番,与我有关。以己度人,把他从汕报拖来,谁料人有鸿鹆之志,终非巢燕之辈,兜兜转转,终高飞去。且与番报生出些许龃龉,事非因我而起,愧疚、无奈,兼而有之。
番报十年,惨淡经营,幸得单位MM不嫌三哥年老人丑,时时顾我,解我心忧。猪猪、三金、小陈、英子……无言感激。识得苏姐、申林、海林、吴钧、丽琼、丽芬、何霖……诸文友,亦为番报生活增色甚多。把酒临风,谈文论道,乐也融融。
番报十年,甜酸俱全。草此文时,恰遇番禺催我交钥匙、饭卡、记者证等诸旧物,人未走远茶就……嘘唏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