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育总局,稍安勿躁!

(2009-10-16 15:03:07)
标签:

杂谈

十一运会还没开幕,关于跳水比赛“金牌内定”的新闻报道沸沸扬扬。15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表示,他们非常重视跳水分金的报道,消息一出就即刻调查,但“没有证据,就不能乱说内定”。比较率性的他越说越生气,最后竟然连爆三次粗口……(见10月16日《现代快报》)

 

运动员未进场,丑闻先进场,这个全运会也真令人捏一把汗。堂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连连爆粗口,用国骂“TMD”问候某些人,实在闻所未闻,匪夷所思!连最基本的文明素质都没有,真不知这种人是如何混上副局长这个官的。国家体育总局怎么会用这种人去开新闻发布会?真丢人。

 

按情理,爆粗口骂人,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人冤枉而百口莫辩,惟有以骂泄怨;二是做贼心虚,无理辩驳,只能以骂壮胆,先声夺人。肖副局长骂人又属何种情形?

 

那就分析一下跳水比赛“金牌内定”一说是否冤枉了国家体育总局。肖副局长以三点理由驳斥指责:一是“领导重视”赛风,体育局“一直在三令五申抓赛风赛纪”;二是裁判人数多,不可能“同时做好7个人或9个人的工作”;三是“即刻展开了调查”。

 

这三个理由貌似无懈可击,实则不堪追问,如果“领导重视”也算是理由的话,那么这世上大概就不存在违法纪的现象了;贿赂7位或9位裁判,只是金钱多少的问题,不存在技术难题,何况曝光内定事件者指裁判事先得到周继红的指令,是“内定”而非贿赂!至于国家体育总局的调查,无疑是“老子调查儿子”,更加没有说服力。

 

公众在毫无事实证据的情况下,偏向于相信一位愤怒裁判的话,并非是盲从或偏信。事实上,中国体育的纯洁早就被权力、铜臭沾染,背离了体育的原旨。如“内定”,早就发生过无数次,否则也不会有运动员愤而离队去国了;如“黑金”,“黑金”横行,“黑哨”肆虐,光怪陆离,丑态百出,亦已家喻户晓。就在数天前,某国足球队自爆接受中国的贿赂,前往中国踢假球。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小小全运会,出现“内定”、贿赂事件,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骂战,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能曝露骂人者的胆怯与粗鲁。面对裁判揭发和公众质疑,作为管理者,国家体育总局应稍安勿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心平气和地与揭发者沟通,顺藤摸瓜调查事件真相,给公众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再不然,为了避嫌,可以请司法机关介入(因存在贿赂嫌疑),由司法调查代替自查,以确保结论的公正。

 

“内定事件”未了,又爆“粗口事件”,国家体育总局上上下下真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新闻链接:http://news.sohu.com/20091016/n26739442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