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尽快建立救灾信息系统中枢

(2008-05-26 14:03:38)
标签:

杂谈

四川大地震后,全国的赈灾物资源源不断地从海陆空运抵灾区。由于信息不畅等原因,一方面仓库的物资堆积如山,有些面临过期变质的危险,却不知哪里需要;而另一方面,灾民面临物资短缺,如婴儿奶粉、妇女用品等等。(见526《南方都市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热心人士捐款捐物,心急如焚,希望自己的善心能及时送到灾民生中,帮助灾区同胞度过难关。要是知道自己捐献的物资,由于信息不畅,没有及时、有效地发放到有需要的灾民手上,会有多揪心!灾区信息不畅,影响的不仅仅是赈灾物资发放效率和政府救援力度。

 

许多灾民妻离子散之后,由于信息不畅,不知亲人是生是死,不少人因此放下一切,奔波于灾区、医院、救护站……疲于奔命,度日如年;许多临危不惧的志愿者,他们满腔热情赶赴灾区,由于信息不畅,不知道哪里最需要什么样的救助,不但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还降低了救助效率;而全国各地的捐助活动,由于信息不畅,不了解灾区物资的真实需求,造成所捐物资的“旱涝不一”,于是灾区出现“救援盲区”……

 

如果,灾区的各种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传输到信息系统中枢,由这个中枢统一发布、组织、调度救灾,避免各自为政的束缚,便可以大大提高抗震救灾的组织效率和保障力度,最大程度地纾缓灾民的苦痛。可见,与打通通往灾区的道路一样重要的是,打通灾区信息的“肠梗阻”。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应急管理最富成效的国家。日本的应急管理是从信息化建设入手,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构筑起了高效、严密、适合实际国情的应急信息化体系,保障灾难来临时,政府、组织、公众能以最快获得相关的信息。

 

当然,由于四川这场地震来势凶猛,让许多人都措手不及,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手忙脚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无论是处于抗震救灾的现阶段,还是以后,都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在抵抗自然灾害中的作用,迅速建立起准确、快捷、有效的信息系统。

 

相关链接:http://news.qq.com/a/20080526/00038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