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持续攀升的问题,各方人士各出奇招。日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发布一份报告建议,把目前的期房销售制度改为现房销售制度。(见7月26日中新网)
应该说,期房预售制度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壮大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就像当年霍英东在香港首创售“楼花”制度,让香港地产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样。但这个制度的不公平性也是明显的,开发商“空手套白狼”,在向消费者转嫁了开发成本的同时,也转退了风险成本。由于信息、权利的不对称,使得消费者权益受到资本强势侵害的现象频频发生。因此,在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市场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实行现房销售势在必行。
但是,如果把它当作掷向房地产市场的一枚“炮弹”,期望炸开房市“缺口”,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恐怕就难孚众望。它可能和此前出台的许多政策一样,又是一枚“哑炮”。
无论房价飞涨的背后存在着多少人为的、诡谲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物以稀为贵”这个最原始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当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跟不上社会财富和公众需求的增长,房子涨价就是必然的。而现房销售,能否改变房屋供应相对短缺的状况?显然是不可能的,甚至正好相反。现房销售,必然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本率,在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自有资本率普遍不高的状况下,意味着企业要向银行支付更多的利息,因此也相应地提高了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发商会独饮这杯“苦酒”吗?这些成本最终还不是转嫁到购房者身上?!
与此同时,现房销售会改变目前房地产市场这种资金运作模式,大鳄受到的冲击相对小一些,而一些中小企业可能因为资金链的中断而被挤出这个市场,因此市场的垄断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如此一来,故意制造短缺、人为抬高房价的现象将会比以前更严重。
现房销售能否抑制公众的购房欲望?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期房销售,无异于拿我的钱去赚我的钱,还有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当傻子,甚至争先恐后交钱等房,现在改为现房销售,毫无疑问,它必将进一步刺激市场。
综上所述,现房销售不但平抑不了房价,甚至会导致市场的进一步恶化,雪上加霜。
其实,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这种严重失衡状态可谓冰冻三尺——既有房屋政策、地产市场定位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偏谬,也有土地供应、税收等的微观政策的失误;既有市场规律的作用,也有权力的影子,更有政府、官员、开发高之间的利益纠缠……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成了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麻。沉疴已久,任何单一的、机械的、微小的措施都不足以让它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必须要出重拳、组合拳,要有大动作、大手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7/0726/01/3K9PTODR000120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