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南方》杂志之约——终身留案底亦难治红包之患

(2007-05-08 23:56:12)
 

 

我省于5月1日起实施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医生若有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等不良行为记录,都将无法通过考核,考核结果将写入《医师执业证书》内,伴随医师整个执业生涯,并可全国联网查询。

 

一次收红包,终身留案底,有可能毁掉医师的一生,规矩不可谓不严,药方不可谓不猛,但能否根治医生收红包现象,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依然存疑,盖因医生收红包现象乃三尺之冰,非单方可解倒悬。

 

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金钱至上、拜金主义对传统医德的解构;行政领域的腐败现象,在社会各个领域呈现“滚雪球效应”,杏林当然不能幸免;脑体倒挂,医生“账面收入”太低,与其劳动付出和价值,以及高风险、高技术的职业特点背离;医生职业荣誉感缺失,医德滑坡,仁心不古;患者或受流风所及,或出自感激,主动“进贡”,拉医生下水……

 

其实,上述还只是问题的浅表。如果把视野放宽到整个医药行业,我们就会发现,医疗行业并不是整个医药行业中获利最大的环节。医疗行业处于下游,中有药品经销商,上有药品生产商,顶有行业监管者。这实际构成一条医疗行业的“食物链”。在这个“食物链”中,获利丰薄与处于链的高低成正比。正如一位专家曾披露:“高额的医疗费用主要是由药品、消耗品、器材价格的虚高造成的。其中,中间环节的分销商赚得太多了。”这才是医生“磨刀霍霍向患者”的深层原因。

 

面对如此复杂的成因,把板子只打在医生的屁股上,把医生推向风口浪尖,既不公平,也难以实现善治。仅仅迫于公众义愤,不问情由,不待确诊,扬汤止沸,夫复何益?其结果只能是转嫁矛盾,而掩盖了深层次的问题。

 

窃以为,根治这一问题应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那就是,在严肃法纪,整饬医风,管束医生,让医生手敢收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减轻公众的医疗负担,并进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切断过长的医疗行业“食物链”,提高医疗行业的整体收入,让医生不想收、不必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