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
(二)做到“五精心”,体现精品意识。
1.精心设计问卷、精心设置课程、精心选择基地、精心选聘导师、精心进行施教,体现精品意识。
一是精心设计问卷,广泛展开调查,掌握学员需要,全面了解情况。为了准确地了解学员的现状和培训研修需要,使本期培训所设置的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大多数学员的学习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了有43项内容的“二期园丁工程小学数学参培学员情况调查问卷”,在开班前1个月通过电子信箱进行网上调查,收回了调查表35份。为了进一步确保调查的广泛性和调查结果的有效性,我们还在3月7日集中培训开班的前40分钟,组织参培的大部分学员进行现场调查,收回有效的调查表共101份。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项目调查的统计结果:如,“到目前为止,您系统地接受过下列哪些专题的培训?”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8%的学员没系统地参加过“新课改通识”的培训;
有85%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培训;
有90%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小学数学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
有84%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培训;
有69%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数学新课标解读与实施”的培训;
有83%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数学课标实验教材使用”的培训;
有92%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小数新课改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的培训;
有89%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小学数学教学说课、反思”的培训;
有89%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培训;
有97%的学员没有系统地参加过“小学生数学学习表现性评价”的培训。
在“您对以前培训的方式满意吗?为什么?”大部分学员的回答是“不满意”,主要原因有:“实践操作的内容少,理论脱离实际”;“时间不充分,深入实际不够,流于形式”;“典型案例研讨少、参与互动机会少,理论无法转化为实践行为”等。
在“如果您觉得在知识上有欠缺,那么主要欠缺的是——”学员回答统计结果是:
有11%的学员认为自己对数学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欠缺;
有2%的学员认为自己对“文化修养方面的知识”欠缺;
有40%的学员认为自己对“现代教育理和先进教学理念”欠缺;
有31%的学员认为自己对“小学数学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欠缺;
有39%的学员认为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方面的知识”欠缺;
有50%的学员认为自己对“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欠缺。
在 “如果您觉得在能力上不强,那么主要是——”学员回答统计结果是:有21%的学员认为自己对“加工、处理教材的能力”不强;
有16%的学员认为自己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不强;
有36%的学员认为自己对“调节控制教学内外诸因素的能力”不强;
有62%的学员认为自己对“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不强。如学员回答在“在本期培训和研修过程中,您最想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他们普遍认为主要有:“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评价日常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等。
又如,学员在回答“在本期园丁工程集中培训学习或基地研修过程中,您希望采用何培训研修的方式? 请按您最喜欢到一般喜欢或不喜欢的顺序排列。选项分别为:a.专家讲座;b. 看示范课、听专家评课;c.课例研究(由学员选择课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共同研讨教法、修改教案、微格教学、集中上课反思、互动评课等);d.主题探究(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引导发现和探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e.行动研究(个人发现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尝试实践探索,互评反思总结,再次尝试实践,认识总结规律。即从自己的问题角度出发,经由自己的反省、思考与实践行动来修正或改变自己所持有的主观理论等);f.其它方式(请写出来)。”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员选择的次序是按c ,e,d,b,f,a排列。
经过调查,我们比较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到参培学员的现状,掌握了学员培训学习的需求,也为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研制集中培训和基地研修的方案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二是精选专题内容,精选研修基地,精聘专家导师,精心进行施教。我们认为培训研修的重点在于务实,关键在于有效。因此,本次培训和研修立足于学员把新课程的理念向教学实践行为转变的目的上,切实摆脱培训脱离实践,研修没有实效的场面,真正实现第二期“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提出的本次培训和研修所达到的“五个一”的基本目标,切实提高参增学员的课堂教学和研究的水平、课堂教学质量和校本课题研究的能力。
(1)精选专题内容。结合我们六年来组织指导我区小学开展数学新课程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从事小学数学新课程实验师资培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经过广泛征求有关市县教研部门和学科专家指导小组成员的意见,针对本期学员的现状和学习需求,在设置培训内容时,突出以学习“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培训研修的重点,体现了以学习中微观内容为主,以教学行为变化为目标,以理论培训研讨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核心,以基地研修为内化与理解,以校本研修为应用与拓展,以促进专业成长为主旨的指导思想来精选了27个培训专题,结合学员对参培内容的不同需要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集中培训与研讨共安排了200个学时。实践证明,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是比较合理的,能做到学员学得会,用得上。
(2)精选研修基地。我们认为,研修基地领导重视的程度、研修基地资源与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基地研修效果的优劣。由于本期参培学员均是来自我区42个国家级贫困县县城和乡镇小学的数学教师,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城市的骨干老师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进行基地研修时会因自身客观因素、自己的依赖心理和以为自己的能力不如城里的老师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为了能有效地指导学员开展基地研修,确保学员基地研修的有效性,我们还征询了第一期A类园丁工程学员关于如何有效地开展基地研修的意见,最后我们决定把研修基地选在南宁市的小学。在南宁市教科所及有关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在南宁市精选了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南宁市南湖小学、南宁市秀田小学、南宁市朝阳路小学等9所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作为本期学员的研修基地,为学员基地研修提供了良好的研修场地。
(3)精聘专家导师。本次培训我们能充分整合以用好各级专家的人力资源。除了我中心和培训部的四位小学数学专职教研员外,我们还选聘了学院成教院副院长李红,小教培训部主任余维文以及我中心干训室的覃
(4)精心进行施教。一是集中理论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结合相关专题的讲座安排了由基地学校指导教师和外聘的特级教师给学员上了15节现场课,专题培训做到典型案例研讨引路,专家学员互动对话,专题讲学理论提升。通过看课、议课、评课、对话、讲座,讲学专家与参培学员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这样做的作用有二:一是学员能亲自聆听自专家们的第一手信息,更利于理解专家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观;二是学员可以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疑难困惑,亲自向专家提问,得到专家的面对面的指导,学员更易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事实证明,这样的培训研讨活动效果是较为理想的。各位讲学的专家、学者,或严谨、或风趣,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深入浅出的风格给学员诠释深奥的理论知识,同时现场解答学员的疑问,点评学员的研究专题,指点研究方法,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免了以往的专题讲座大而空的现象,做到了专题理论培训的实效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