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小暑

(2014-07-07 11:08:33)
标签:

健康

       今年77日小暑节气。在小暑期间,718日入伏。

        暑者,热也。“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老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虽曰小,但全国有近29%的地区,极端最高气温的纪录诞生于小暑期间(大暑期间为26%,其后依次为立秋、夏至、芒种、小满)。

       而从高温日数、平均气温指标来看,大暑甚于小暑。换句话说,小暑更具爆发力,更擅长创纪录;大暑更具耐久力,更擅长上演连续剧。所以小暑大暑,名份虽有大小之分,但都是制造高温的高手,都是热浪锦标赛中最热门的选手,只是主项稍有差异罢了。

 

聊小暑

    小暑之热不亚于大暑,小寒之冷不逊于大寒,所以不能因其而轻视。生活中,断不能随便轻慢名为小X的种种…

    小暑时节,往往热浪纵横,难得一丝清爽之风。在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中,无论降水还是气温,都开始呈现出极端性。

    暑期,有些地方逐步进入雨季,而有些地方陆续遭遇伏旱。所以有些地方是 “小暑一场,大水汪汪”;而有些地方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谚语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其实不光是蒸煮,还有烧、烤、煎、熬等等,天气以各种方式烹饪着鲜嫩多汁的我们。

    暑,古人所说的六淫之一(风、寒、暑、湿、燥、火)。如果气候异常或者天气变化过于急骤;超出了一定限度,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聊小暑

    古人云:“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但我们往往太“贪”---太贪凉,“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有些病往往就是吹冷气吹出来的,吃冷饮吃出来的。盛夏时节,饮食宜温软、清淡。

    夏无怒,秋莫愁,但愿人无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厄尔尼诺
后一篇:伏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