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天气原因"航班延误的背后

(2006-12-05 10:07:29)

 

真正影响航班运行的天气基本有五项:(1)台风,(2)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3)强降水(强降雨、强降雪),(4)大雾(尤其是能见度≤500米的浓雾天气),(5)风切变(在很小范围内,风速风向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陡然差异)

但据统计,真正由于天气原因而导致的航班延误只占航班延误总量的1/4到1/3。实际上,非天气原因所造成的航班延误往往也被人“习惯性”划入天气原因,因为天气属于不可抗力,这个理由冠冕堂皇,听起来理直气壮。而天气如何影响航班?候机的乘客无从知晓。

即使真的是天气原因,航班又是怎样被延误的呢?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

前些天我准备乘坐早晨7点多的航班从北京到某市(为避免对号入座,简称M市)。非常疑惑也非常羡慕地看着别的航班的乘客纷纷登机,但到8点钟才听到广播通知:“我们抱歉地通知您,您乘坐的航班由于天气原因不能正常起飞,起飞时间待定。”

于是我们乘客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待定”。这时我马上拨通M市机场气象值班人员的电话,他说目前8点大雾,能见度是550米,不够600米的降落条件。但预报10点钟之前大雾肯定消散,因为冷空气锋面过境,很快就起风了。这时我踏实了,毕竟这个延误只是一个很短暂的煎熬。

时间缓慢地到了上午10点钟,我又打通M市机场气象值班人员的电话,对方告诉我:当地机场九点钟能见度为600米,9:20分能见度迅速提高到2公里,能见度已经完全具备降落标准。临近10点钟,能见度又进一步上升到近10公里。这时我再次来到值班经理柜台询问,得到的答复却是:电脑系统的显示目前M市的能见度仍是600米。

据了解,各地机场的气象实况监测和短时预报是每半小时上传一次。这是常规的情况,如果出现影响航班的天气状况,应当根据变化随时沟通或者加密观测上。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这样应变处置机制,而且每半小时一次的滚动更新的实况和预报也不能及时显示!

当我向值班经理很确凿地介绍M市最新天气状况后,他简单地说:我们再查查。过了好一会儿,他告诉我:能见度是已经转好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对方机场随时沟通呢?他的回答是:北京一天有多少航班啊!

大约上午11:30分左右,我们的航班驶入跑道,等待起飞。比原定时间延误了四个小时。仔细地算一算,这四个小时,其中有两个小时是真正的天气原因造成的延误,而另外的两个小时实际上是效率低下的人为原因造成的进一步延误!而这种在天气原因基础上的雪上加霜型的人为延误,乘客却并不知晓。

而在M市机场,很多人询问:北京来的航班为什么延误这么长时间?值班人员的回答是:北京一直有大雾,航班不能起飞。但实际的情况是:北京从早晨开始一直阳光灿烂。

航班终于到达了,乘客们也就渐渐地淡忘了这一次看似普通的航班延误。但相关人员多么应该从这样的事情中找到延误中的非天气原因,别老让老天爷一揽子地代人受过。

  航班延误的次数少了,时间短了,是利人利己的事情,机场和航空公司多些效益和口碑,我们乘客少生点气,少受点罪,老天爷也少背点黑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