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高温,使我们对冷空气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期盼.冷空气带给北方的是真正的冷,是清凉-干爽和夏季退役的三合一感受;而冷空气赠予南方的几乎是本年度最有价值的一场降雨和降温.其实夏季的天气本身就是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之间你进我退,你驻我扰,你疲我打,你退我追的制衡关系.9月4日的冷空气,南下过程中走得磕磕绊绊,终于在臃肿的副热带高压的领地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浇灭火炉中的火,终结秋老虎的先驱者.
今天又一股实力更强的冷空气踏着先驱者的足迹挥师南下,进一步巩固前几天轰轰烈烈的降温运动的成果,宜将剩勇追穷寇,防止秋老虎卷土重来.他的路会走得很顺畅,因为"敌人"已经损兵折将,少有招架之功.
本来并无善恶美丑的冷暖空气之间的两场遭遇战,人们却怀有强烈的心理倾向.因为今夏副热带高压过于强悍,以高压政策无理制造高温,高温猛于虎!于是当冷暖空气风云际会,强力PK的时候,我们所有大众评审都暂时成为冷空气的拥戴者.
而对于北方地区而言,白露时节的冷空气往往催生着秋天,这股冷空气的光临之时或许正是今年北京秋天的开始.据说秋天的天气有助于提高人的智商,就每天拿出一分钟的时间看看天空毛茸茸的卷云飘舞的样子,尝试翻译一下来自西伯利亚的风的声音原文,感受露和霜,象<诗经>一样感受露和霜;感受秋雨,象学者一样感受秋雨.一分钟就足够了,否则会造成秋天里诗人的通货膨胀.秋天来了,人们从着装上开始把自己包裹起来,但思想和情感除外.
今年北京的夏天很江南,并没有太多的炎热和熏蒸感,空气和风均富含润肤养颜之功能.郁达夫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度过了三个夏天,他的感受是"夏天最热的时候,顶多不过三十四五度,这种大热的天气,全夏不过十天的样子",前些年我一直羡慕郁达夫先生.但今年北京的大热天气只五六天的样子.这个夏天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前一篇:从校长那里学到的
后一篇:预报,就是一种可能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