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相处,从减少反问句开始

(2006-08-28 15:34:53)
言谈之间,反问句的过量使用是非常有害的.
比如设定一个场景,下班回到家,夫人在厨房做饭,丈夫在客厅看电视.
夫人说:我都忙成这样了,你就不能搭把手吗?
丈夫说:嚷嚷啥呀?没看见我在看天气预报吗?
夫人说:看那破玩意儿有啥用啊?能当饭吃吗?
丈夫说:哎我说你怎么那么没文化呢?你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夫人说:就你有文化,你有文化你怎么连你儿子都辅导不了呢?!
丈夫说:看个天气预报就几分钟的事儿,至于你这么嚷嚷吗?
夫人说:嘿,你还有理了,这饭我还不做了,我看你吃什么?
丈夫说:不做就不做,我就不信还能把我给饿死?
这时,本来在里屋做功课的孩子看不过去了,过来说:一丁点小事,你们吵什么呀?
 
在这个过程中,反问句的使用对于争吵起到了高效力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使用和缓的陈述句,争吵即使发生,但是其烈度与节奏和上面的个例相比一定有很大的差别.尽管反问句不是消除摩擦的最根本原因,但却是人们在交往方面改进起来最容易最便捷的因素,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际相处的和谐度.
我的LP通过大量观察,发现了人际交往中滥用反问句的副作用,进而提出"家里尽量杜绝使用反问句"的倡议,因此获得上年度家庭内部的"诺贝尔和平奖".
 
忽然想起另外一则由服务员的反问构成的老故事:
几位老同志到一个餐馆去吃饭,
第一道菜上桌,老人问服务员:"这道菜是什么呀?"服务员说:"你们自己点的菜,你们还不知道是什么?"
第二道菜上桌,老人夹一口,跟服务员说:"这菜也太咸了!"服务员说:又不是我放的盐,跟我有什么关系?"
第三道菜是黄瓜,老人一看,就问服务员:"这黄瓜怎么这么老啊?"服务员看了看黄瓜,又看了看老人,说:黄瓜再老不是也没有你老吗?!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