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贺岁十五年

(2009-12-31 16:09:32)
标签:

杂谈

                         中国电影贺岁十五年       

       中国电影贺岁片迄今为止已走过十五年,十五年虽系豆蔻年华,但已不是弱冠少年,我们应该给它举行成人礼。贺岁片对中国电影是个电影奇迹;对中国文化是个文化现象;对于市场是个产业奇迹。检视贺岁片的当下,回望它走过的路,展望它的前程,无论是业内人还是观众,都有很多话要表达,因为年终岁尾,谁也无法回避谁也离不开贺岁电影、贺岁话题。

 

贡献:贺岁电影不但成为中国电影奇观,也成为年度文化现象

    贺岁电影从1995成龙的《红番区》开始,自此之后一发不可收。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使国产贺岁电影成为年度文化现象和经济奇迹。自此贺岁电影开始作为一个档期,作为一个类型不断红火、不断成熟。最初的贺岁电影只是个档期概念,只是在中国的春节前后人们要推出以喜庆吉祥为特色的电影给观众送来一份吉祥、祝福、欢乐。换言之,贺岁电影成为岁尾年初的文化节庆献礼。随之,这种文化现象转换成成一种经济现象,得到观众热情接纳和追捧,成为一种潮流和消费时尚,就跟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的春晚一样,中国观众每年春节之前都期待贺岁电影,都争相一睹贺岁电影,分享贺岁电影带来的快乐和喜庆。

    从艺术角度看,贺岁电影在中国电影艺术格局中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样式和类型。从档期电影发展到贺岁类型,这是一大进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积淀,在这个档期里,人们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举家携幼去看电影的现象是一种文化上的团圆,带动了观影热潮。近几年来,每年的贺岁电影都占国产电影全年度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比如今年的贺岁片收入预计20亿,而全年国产电影票房将突破60亿,可见贺岁电影在中国电影格局中的意义;从产业角度看,它推动了中国电影市场,推动了贺岁片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电影类型上的成熟。贺岁电影这一类型,是中国电影文化上的贡献,15年初步形成类型风格段落。

    近两年贺岁片呈现总的特征:1.张扬娱乐精神,表达人生祝福,比如《三枪拍案惊奇》,《熊猫大侠》都是喜剧,《三枪》的首日票房达到2100万,创国产电影单日收入历史新高;2.重温经典,触摸圣人。比如《孔子》,《十月围城》。《十月围城》是以孙中山去香港筹款这一天的活动为主线,既有娱乐片的框架,又有重温思想做支撑。在形式上都是视听大餐,视听盛宴。

    如此看来,贺岁片作为一个整体类型不适合表达沉重的主题,在艺术形态上不适合承担前卫、先锋精神,既然叫贺岁类型,就是满足人们追求趣味的愿望。比如《非诚勿扰》就是在经济危机中给人们送去的温暖话题,寓意只要坚持和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贺岁片既是个类型,有基本规范、基本追求、基本样式,同时在整体类型有风格性、多样性,有武侠、喜剧,惊险,动作。《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孔子》、《花木兰》、《风云2》在表达方式上,叙述手段上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避免单调。《十月围城》不仅是今年贺岁档翘楚之作,也是今年国产电影翘楚之作。它在创作上给我们提供启示:好看就是硬道理。贺岁片就是在不断锤炼创作者创作电影的能力,这对中国电影形态上有好处。强调观看性,同时不忽略艺术精神和思想力量。

    无论作为档期电影还是类型电影,发展到今天,贺岁电影都构成视听盛宴,都推进中国电影发展,推动产业,推进艺术进程,都对培育中国电影市场,培养中国电影观众功不可没。贺岁电影不但成为中国电影奇观,也成为年度文化现象,其受关注度,欢迎度,是任何文化现象无法比拟的。

 

隐忧:满汉全席不是十里宴席

    贺岁电影最值得人们隐忧的——“泛贺岁现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1.贺岁档期过于漫长,今年更是长达93天,从2009年11月20日的《熊猫大侠》《火星没事》《我的唐朝兄弟》到2010年初七即2010年2月20日。漫长档期已超出贺岁本身的含义,明显看出发行商、制片商在无限扩大这个档期,吸引观影热潮。首先从11月20日进入贺岁档就让人匪夷所思,其实贺岁档只包括:圣诞周,元旦周,春节周。今年这样漫长的档期让更多影片加在其中混战,造成资源浪费,就像众人一起赶庙会,虽然热闹却拥挤不堪。国产电影的八分之一影片拥挤在这个档期内,造成贺岁档期泛化,失去本身的意义。应该浓缩贺岁档期,精挑贺岁片,在众多节目中精选,满汉全席不是十里宴席,否则容易让人造成审美疲劳,影响贺岁档的公信度。2.我们希望影片种类繁多,风格迥异,但今年古装片过多,当代题材过少,缺乏《非诚勿扰》那样的片子,整体色彩偏重,幸好尚有《十月围城》。艺术家、制片商都把贺岁目光都投放在古代题材上,造成一窝蜂开发,使作品缺乏新意。这是一种重复开发,跟风的行为,难得人们关注警醒。3.高扬娱乐精神是对的,但不能忽略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今年众多作品满足于感觉上的兴奋,停留于浅表层面,娱乐之后陷入精神空虚。

 

褒贬:“娱乐和情怀兼备”PK“插科打诨逗你乐,捧腹之余无情怀”

    《三枪拍案惊奇》自从上映一来就遭来网友和业界一片热议,赞誉和批评都有。我认为,放在贺岁档的文化背景下考察《三枪》,张艺谋的艺术努力无可厚非,无论是从市场角度,还是观赏角度,张艺谋的目的已经达到。近几年,张艺谋的电影把自己艺术努力放在祭台上,他孜孜以求的是影片的娱乐力量,推进电影行走市场的能力。从产业化,工业化,市场角度上评价,张艺谋电影是功不可没的,他对贺岁电影的努力可以理解,有益无害的,他的作品只是贺岁而已,供你娱乐一番。但要是把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放在整个中国电影文化背景下来看,放在张艺谋过往电影背景下考察,张艺谋又让人们期待落空,就《三枪拍案惊奇》改编自科恩兄弟的《血迷宫》,让众多小品王担当主演,足见其市场追求十分明显,但实际上呈现给人们的是世俗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没有一分责任担当。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插科打诨逗你乐,捧腹之余无情怀”。从创作形态上,严重让文学精神缺失。全片没有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严重暴露出张艺谋对艺术形象的疏离,冷落,蔑视,从人物命名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所有人只是表现一种娱乐,而非文学精神。整体建构力量的疲软,让热爱张艺谋的观众大失所望。

    而今年贺岁电影翘楚之作《十月围城》同样具有强势的娱乐精神。剧情起伏的危机感,剑拔弩张的故事结构,观众看后畅快淋漓,故事亮点语意深长,情节走向支撑影片结构。既有故事内涵,又有社会情怀,推进艺术的时代情怀,众多明星加盟更带来观赏效应。《十月围城》是近年贺岁电影的突出成就,值得研究,它也支撑了今年国产片一片风光。

 

结语:贺岁片话题也成为贺岁电影现象的一部分

    贺岁片引来人们的热议,有些观众网民的评价我们把它当成贺岁片现象一部分。期待也好,失望也好,指斥也好,都对中国电影前行有益,是中国贺岁电影文化现象有机组成部分,我期待贺岁电影关注研究中国电影的历史规律,希望贺岁电影前景比现在更好,明年比今年更好。和中国电影一样都处在大繁荣,大发展的初始阶段。中国的贺岁电影不仅要赢得中国市场也要占据国外电影圣诞档,带着中国的文化形象,输出海外,为中国电影、中国文化赢得更大荣光!

 中国电影贺岁十五年中国电影贺岁十五年


——本文发表于《电影》杂志2010年1月总第10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