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9个亿万富豪不是北大学术贫瘠的遮羞布

(2011-06-28 08:27:20)
标签:

北大

富豪

学术

遮羞布

杂谈

分类: 时事杂谈

11年,79位亿万富翁,据说在富豪榜单上,北大已经连续三年稳居榜首了。这是学界泰斗北京大学给我们的奉献。贵为北大掌舵人的周校长曾经为此狠狠地自豪了一番。

 

北大其实有更多的理由去自豪的。她的百年渊薮、她的学术传统、她的国学精神,很久很久以前她培养出的学术大师,至今还像满天的星星一样照耀着中国学术的天空;在她雍容的怀抱里,教育家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沃土里,曾催生出五四灿烂的火花,这火花飞溅开来,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不知从何时起,北大的传统开始没落。学术的制高点似乎变得可有可无,30年来,没听说过北大又诞生了什么大师,涌现了什么杰出的科学巨匠,最初的北大人还可以拿自己的传统遮遮羞,时日久了,羞涩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北大开始为芙蓉姐姐的到来而自豪。

 

新世纪的第十一个年头,距离北大诞生113年之际,北大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她培养的富豪冠绝中华,并为此而深深地自豪,却丝毫也没有为30年来没有培养出大师而自惭过。

 

这其实是时代的必然。

 

北大没有培养出大师,并不完全是北大的过错。北大而外,中国又有哪所大学比北大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了吗?答案是没有。我们知道橘逾淮南便为枳的道理,我们当然也知道当今中国大学的制度土壤,并不适合大师的生长,当北大学子纷纷被约谈的时候,我们早已经知道在这里产生学术大师只是一种奢望。而这个民族的文化土壤中,也太缺少适合大师生存的养料。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其实无法嘲讽北大的无能。

 

所有无能的学校都只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寻找自己的亮点,这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需要。北大也概莫能外。于是乎富豪恰如其分的横空出世,成了装点北大这张老脸的最新名片。

 

富豪之所以能为北大撑起门面,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唯金钱论早已深入人心。排名第一的北大富豪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北大极为雄厚的经济基础。而这种经济基础是北大日后成功的极为重要的要素。北大需要富豪为她撑腰。

 

另一方面,大师之所以不重要,是因为当今的大学本来就不需要大师来为自己挣脸。在中国办学,你能不能获得支持,不是因为你的学校里有多少大师,或者因为你培养了多少大师,上面就多拨一分钱给你。除了规定必须划拨的钱之外,没有人会多给你一分钱——除非你关系特殊,搞得掂领导,那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大师对于当今的大学并不重要,领导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有一群大师,不如有一个会与领导搞好关系的掌门人。

 

而富豪却不同。亿万富翁哪怕手中漏出一点小财来,都可以让经济并不是特别富裕的大学爽上好几把。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周校长的心情,他是真的高兴,我们也应该替他高兴,至少,有富豪在,北大的科研经费不致于太过惭愧。

 

在天平的两边,富豪的法码渐重,大师的法码渐轻。到了最后,所有的大学,都会拿大款当回事,而完全不会把大师当回事。

 

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把北大当成一所培养大款的学校吗?这种可能性至少在当今是不会被排除的。有要求学生成为大款的教授,就会有培养大款的大学。

 

再看我们的文化。北大没有认为自己没有培养出大师是件可耻的事情,而天底下的中国人,又有谁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耻辱了呢?他们嘴上骂着北大,自己却对富豪鼎礼膜拜。嘴里叹息中国没有诺贝尔获奖者,自己却奉行着哪里来钱快就去哪里的金科玉律。我们被眼前的经济利益蒙弊了双眼,早已经看不到一位大师带给全民族的无上光荣与价值。

 

当全民族都忙于追逐利益而罔顾学术的尊严的时候,当全中国人都只知道媚上而不愿亲近学识的时候,你不能指望北大还剩下一片净土,为你撑起这片天空。北大人在我们的体制与现实中来,最终要回到这样的体制与现实中去。北大人也吃五谷杂粮,只是高考的时候分数比大多数人高一点而已,北大人并没有高明到超凡脱俗的地步。

 

学术贬值金钱至上的时代,我们注定要失去很多,包括大师,也包括不朽的民族精神。但愿,我们不要失去得太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