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肩撑不起中国网球的明天
(2011-06-05 10:37:16)
标签:
法网李娜撑起中国网球明天杂谈 |
分类: 体育评论 |
澳网决赛惜败之后,所有的人都清楚,李娜夺取大满贯冠军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只是,我们都无法相信,李娜会在她并不擅长的红土地上,这么快就将自己送上了后座。
她的夺完意义重大,丝毫不逊色于篮球场上的姚明,甚至超越了田径场上的刘翔,在中国乃至亚洲网球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将会记住这一天,这一天属于李娜,属于中国,属于中国网球。
喧嚣散尽,再回首繁华已成过眼云烟。30岁的李娜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也将中国网球带上了一个巅峰,但是风光背后,却是中国网球的满地凄凉。严格地讲,李娜代表着中国网球的现在,却并不代表着它的未来。我们很不能指望,已届30“高龄”的李娜还能将这种状态坚持多久。就在法网开始之前,甚至还传出过李娜退役的消息,这足以说明:不管李娜在网球界夺取了多少个冠军,创造了多少历史,哪怕她成了全满冠,成了世界第一,也不能说明中国网球已经来到了百花盛放、充满希望的春天。
李娜身后,有彭帅、郑洁在苦苦地等待破茧成蝶,只不过,以她们自身的条件,这一天恐怕永远也不能到来。而彭、郑之后,让人眼前一亮的网球小花,硬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让人徒生许多唏嘘。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像日本人怀念伊达公子一样怀念李娜,怀念她们无法被超越的世界排名,怀念罗兰加洛斯上空曾经响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曾几何时,我们的男网还有让我们叫得出名字的亚洲级网球名星,张山、潘兵之后,与女网金花盛放的空前繁荣相比,中国男网却在金花的绽放中悄然没落,连冲出亚洲都像中国足球一样成了一种梦想。除了资深的体育记者,又有多少人,能叫得出代表中国男队出征世界的网球队员的名字?
我们没有深厚网球运动的根基。在我的楼下,有两片场地,一片是连成一片的网球场,另一个是一个乒乓球室。不同的是,前者是收费的,每天有很多时间,蓝天绿草下的网球场空空荡荡。而乒乓球场却永远人满为患,因为它不需要收费。在中国,除了在大学里边有少数网球场不收费之外,社会上几乎所有的网球场都有着相对高昂的收费。网球,对于普通中国大众来说,依然是一项准贵族运动。中国拿乒乓球世界冠军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与全国亿万张免费的乒乓球桌必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李娜代表金字塔的尖顶,那么我们会悲哀地发现,她的这个金字塔根基是多么的脆弱。如果我们必须为李娜的成功而喝彩,那么,我们也必须为网球薄弱的根基而哭泣。
姚明之后,易建联还达不到他的高度;刘翔之后,中国田径还在世界三流徘徊;李娜之后呢?“我打开网球这扇窗,却发现长夜的凄凉”,法网封后的李娜在这个夜晚将注定收到无数的飞吻,但是吻别之后,凄凉会伴着长夜的寂寞慢慢浸蚀中国网球的肌体。“娜”肩已老,无法承载中国网球的明日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