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马丽春
(2013-03-26 12:15:07)
标签:
马丽春野草地海心何冰凌刘湘如 |
分类: 散文随笔系列(原创) |
多年前,袁平出版散文集《漂泊的女人》,请我作序,我把序言发给马丽春发表,她短信回答:“不可”。我说袁平的散文写的不错啊,她答:“现在自费出版的书太多太烂了。”我说:你看看她的书吧,她不再回答我。几天后,马丽春发来短信:袁平的书我看过了,写的不错,序言太长节选发吧。
爽快,直来直去,是非分明,黑白分明,线条分明,这就是马丽春。
和马丽春接触,你无须设防,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方就是方圆就是圆,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绝不东拉西扯拖泥带水。对于我辈不谙社会经营之道的文人,她不会让你感到很累。
人生常常是随性变化,我天真的猜想,大概因为马丽春有线条分明的性格,她爱上了书画,因为书画在白纸上造型,也是黑白分明线条分明的。
有一回,我从上海回肥,袁平请我吃饭,这时她与马丽春已经是性格相投的朋友了,因为她从不给马丽春投稿,无利益关系,所以相处很自然。席间,马丽春突然让我看她的手机,手机有什么好看的?啊,原来是看几幅字,问我写的如何?我琢磨了半天,感觉不错,颇有些质朴柔润兼带一些俊雅的风气,我回答说:这字不错啊,谁写的呢?
袁平在一旁偷笑,几个人同时笑,有人告诉我,这是名动华夏的大书法家写的呢。
原来,原来这字是马丽春自己写的。我调侃说:敢情是士别三日刮目相视啊,你什么时候成为书法家了?
这就是马丽春,她总在你不知不觉时寻找自己选择自己,发掘自己别样的智慧和潜能。
很多人都在寻找自己生活的风景,有的人终其一生平庸无为,有的人则不断显露出生命的色彩。印象中尚算纯粹的马丽春,有时会让你琢磨不透:从她快人快语的性格看,我以为她是北方人,其实她是南方人;从她自然流畅的文章看,我以为她是学文科的,其实她是医学硕士出身;以为马丽春要立志当作家了,她却又去攻书法了;正以为她专攻书法了,她却又去画画了……她就是这样,让你感觉她的生活有女人的浪漫也有男人的丰富多彩。
我们来说说马丽春的字画,有人说,书兴体现人性,马丽春爽朗质朴的性格,也体现于她的字上,圆润中带一些质朴,质朴中带一些流畅,有时候,她想探索一些沉锤滞刀的笔法,有时候,他的字显出一些古朴苍劲,也还有些含蓄和刚柔兼济的运笔,显然,她想学习先师们的风格,不管学的如何,但她在向你宣示她的独特的努力方向……从理论上讲,中国书法发展史是人性不断觉醒、生命不断高扬的历史,通过书法的学习和创作实践,不断完善自身。
所谓书画同源,写字的人最后大都画画,这也是马丽春画画的缘起。
据我所知,马丽春画画在她的书法之后,但功效却在字之上。我最近看过她的一些画,线条和用墨都很有讲究,她的画多为小品,往往简单的几笔勾勒,显现出她的努力和探索,老道的画家都知道造型手段在于“线”,通过各种不同的“线”,抒写自己心中的景致,“线”在画家的笔下有很重要的意义,许多繁复的事物,仅仅通过几条富有生命力的“线”,就能表达出来,看得出马丽春的努力,她的绘画线条用的颇为讲究,在这方面进展的很是顺利。再就是用墨,看得出马丽春也做过不少探索努力,比如疏密相间,留白用墨,这些她已经掌握的很见些功夫了。小品讲究简约而又韵味,她画的山的气韵,树木和流水,小路,都有些牧歌般的情调,如同黎明的爽朗,黄昏的幽静,在她的感觉中,已经很是见到一些功夫了,很是那么一回事了。
当然,从更高角度上认识,如何将构图紧密结合于所画内容的“经营位置”,达到布局中色、线、形的变化对比与呼应,实现虚实、疏密、开合、起伏、繁简、聚散的相生相应的高妙效果,这些是马丽春正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文章和书画都能让人变得优雅细致,如果说马丽春以前的性格有点大大咧咧,那么醉心于书画之后,我发现她越发的变得细腻了,更女人化了,有时候我看她的博客和微博,发现她在家里一会儿拖地,一会儿抹桌,一会儿做饭,一会儿画画,一会儿做运动健身,我留言说,你的生活过的很是秩序井然幸福有范儿啊,她说她上午刚去博物馆参加过一个画展,还给人画了几幅画,下午是自在过日子的时光了。
我很是羡慕这种生活,更为感慨,这年头不缺少事业型的女人,更不缺少家庭型的女人,而能把两者都结合的惟妙惟肖的女人,一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女人。
在安徽新闻文化界,马丽春算是一道小小的风景,她做医生,当心理指导,写作,出书,写字,画画,聚朋友,办读书沙龙,每一件都做得有模有样。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道风景,那道美丽灿烂的风景,或许就是我们正在倡导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