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花拍吕洞村2023-02-05

标签:
媒体新春走基层吕洞村作者毛子泰编辑毛里林 |
分类: 文旅中国 |
新-春-花-拍-吕-洞-村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实习生
指导老师:湖南卫视新闻中心首席摄像师龚文斌
早就听说,湘西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而吕洞村(见下图)便是其中折射湘西这片神奇而美丽土地的一面微镜子。2014年1月23日早上,我随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新闻中心采访组前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夯沙乡吕洞村拍摄“新春走基层·直播吕洞村”特别节目片花。
从湖南省会长沙出发,经过长达5个小时长吉高速公路(Changsha—Jishou Expressway/Autoroute Changsha à Jishou/長沙?吉首高速道路)的旅行,我们的采访车队抵达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稍作歇息后赶往山路崎岖、藏于吕洞山中的神秘古老苗寨吕洞村。进入吕洞山区境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奇山连绵,瀑水相叠;吕洞村寨错落有致,传统习俗保存完整,建筑风貌依旧(见下图)。一路汽车旅行的颠簸令我们疲惫不堪。一到达苗寨的村口,我们就被苗民热情奉上的拦门酒灌得兴奋不已,全身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听着惊天动地的鼓声,喝着甜美的苗家米酒,这个神秘苗寨的面纱行将被我们揭开。
关于“拦门酒”,《360百科》是这样介绍的:“通常有两种酒:一种是包谷酒,苗家人用自己种的包谷自己酿造。包谷酒浓烈甘醇,喝后脸庞通红发烧,会立马产生一种顶天立地、豪气十足的男子汉剽悍气魄;另一种酒是糯米酒,苗家人叫甜酒。这种酒由妇人专事酿制,用高寒山区云雾中生长的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圆颗糯米为原料,用百年老瓦缸密封。此酒汁浓、清凉、甘甜、味香、口感可人,男女老幼皆宜。”
其实早在真正走进吕洞村之前,就被这一带沿路两边的别样风光所吸引。这里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散发着野性的山土味。虽然这里远远比不上城市的繁华,却是令无数游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悠然自得地走在只能容纳一人行走的山间小路上,你可以尽情地享受着乡土气息的清香。远处一座座苗寨风格的民居坐落在山腰上,犹如点缀在连绵起伏的绿色海洋中,更是让古老的苗寨风光锦上添花。山腰还珍藏着苗民历代开垦的一层一层梯田。
《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是如是描画梯田风光的:“故其田畴,由山麓以至山腰,层层垒叠而成,上为细长之阶梯形。最著者,如保靖所属之千丘田,其名称如其形也。其他类似地方亦多。”这些旁山而建的梯田,就像一条条迎风飘扬的彩带环绕着,缤纷多彩,向着世人展示着苗乡风情的多姿多彩,呈现出另一种独到的风景线。这里的山川、河流、泉水、苗房、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副副实在是令人令人无法描述的仙境,宛如一处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深入苗寨,场面更加令人兴奋:苗民们正在搬动着一个个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大鼓(见下图),置于山腰的梯田上,组合成一个圆形的阵型。每个鼓都有2个或3个人敲打,2人在鼓的两面各敲击一面,另一人在鼓的侧面伴节奏。村里一群热情奔放的苗民击打着一阵阵欢快的迎宾鼓,显然是迎接我们采访组一行的到来。我们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摆设好摄像摄影机器,各就各位,准备开始拍摄。领鼓舞者的一声击鼓,拉开了一场“大戏”的序幕,阵阵鼓声缭绕在吕洞山中,回响在山寨上空,传递至苗寨的各个角落,实在令人震撼。
太阳缓缓落下;一丝余晖渐渐消失。在村支书的组织下,我们与苗民开始了一场场面壮观的联谊篝火晚会。两团巨大的火焰照亮了整座山寨,映红了吕洞山寨的上空,联谊狂欢开始了。听着苗家三姐妹(见下图)唱着令人着迷的吕洞山之恋歌,看着强壮有力苗民干净利落地秀着苗族武技,......。随着篝火的渐渐熄灭,我们只能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苗寨这场特别的“春晚”。
24日清晨4点,我们从苗寨出发前往山顶拍摄吕洞山日出。到达山顶之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清晨的山顶刮着大风,真可谓寒气逼人。等到7点时,太阳才缓缓的从雾中悄然出现。也许是我们来的季节不太对,并没有先前预料之中的日出感觉,令人有些许遗憾。拍过日落,我们驱车来到村寨祭祀之地。只见彩旗飘飘,祭台由青石垒成,祭台上摆放着格式各样的祭品,祭台两旁挂着两个牛的头骨,祭台后就是被世人称之为苗寨的“圣山”吕洞山。
在这里,我们收获颇多,苗家三姐妹唱山歌,两姐妹在树林里嬉戏,苗哥与苗妹对唱苗族山歌等场面一一地留在了镜头里。拍完此地之后,我们最终来到村支书家里打糍粑(见下图),把煮熟的糯米放入木槽中,两位苗哥哥你一下我一下的拿着木槌敲打着糯米。把糯米打成一团,然后用蘸满油的双手把糯米团挤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其娴熟的技巧令我们大饱眼福。
这便是吕洞村,一块珍藏着无数苗族文明财富的宝地,一个苗族文化杰作的代表,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