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老师助我发表处女作2022-05-20
标签:
中国旅游报编辑刘江本文作者毛里林辽宁大学桃花盛开摄影毛子泰 |
分类: 文旅中国 |
桃花盛开之时有南北地域之分,中国大陆每年桃花最先盛开的地方可能是湖南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大约一月底至二月初)。然而,也不乏五月初才桃花盛开的地方。此图便是2012年5月在被誉为“辽阔大地”的辽宁大学蒲河校区所拍摄到的。
毛子泰/摄影(Photo by Mao Zitai/La photo de Mao Zitai)
刘江老师助我发表处女作
湖南长沙 毛里林
虽然“《桃花源记》与桃花源”是一篇我发表在《江南游报》上很短很小的微型文章(见附1),但它却是我在报刊杂志上变成铅印的第一篇作品,即处女作。作为一个高中英语教师,我当年能在《江南游报》发表处女作无疑得益于《中国旅游报》的编辑刘江老师。虽然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去过不少海外的城市。可惜,我一直很少有机会去首都北京,即使去过北京的唯一一次也是时间非常吃紧的公差。遗憾的是,我始终未能与刘江老师谋面,因而只能一直将他装在心间。自从发表处女作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就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30年过去了,我先后在《江南游报》、《上海旅游报》、《旅游时报》、《上海学生英文报》、《东方时报》、《拉萨晚报》、《湖南日报》、《海南日报》、《中国旅游报》、《德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以及《湖南教育》、《高中生》、《中小学英语教学》、《教育测量与评估》、《教学考试》、《今日中学生》、《英语世界》、《英语学习》等杂志发表大大小小的文章数百篇。发表这些文章的动力都源自两点:一是自己对写作的热爱;二是刘江老师亲笔为我修改文章“《桃花源记》与桃花源”的莫大鼓励。我至今仍保存着于我而言是极其宝贵的东西。下面是当年《中国旅游报》的退稿通知单和刘江老师的亲笔修改手迹。
附1:刊发《江南游报》的处女作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
毛里林
在我国,有许多因古人笔下的名篇佳作而身价百倍的名胜古迹。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岳阳楼;苏轼前、后《赤壁赋》与赤壁等等。然而,受益于古人名作最多的莫过于湖南名胜桃花源。
隐于桃林之中的“穷林桥”,因《桃花源记》中“欲穷其林”之句而得名。
始建于明朝的“水源亭”,取《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之意。
充满神秘色彩的“秦人古洞”,是根据“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句意而凿。
砖木结构的“豁然轩”,是根据“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语而建。
古色古香的“千丘田”,是依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等语布置。
擂茶飘香的“延至馆”,是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之意命名。
因此,有《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蓝本之说。不管此说是否确实,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假如没有《桃花源记》,桃花源的名气绝不会如此之盛。
发表档案:
文章署名:旅林(毛里林笔名)
报刊名称:《江南游报》
报刊栏目:名作与名胜
刊发时间:1986-12-16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第二中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