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肯定,少夸奖
比如,“你这么做是对的!”“你这样做很好!”“你这样做很勇敢。”具体什么样的事实应该做的要多肯定,但是“你真聪明!”“你是个乖宝宝!”这样的泛泛又容易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的夸奖应该少一些。几年老师当下来,发现好孩子夸出来的真不多。
2.多观察,少评论
观察孩子细节的变化容易帮助我们掌握孩子的成长方向,但过多的评论却容易让小孩子手足无措(他听不懂),让大孩子心生反感。不如让他们自己谈谈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怎样的看法,包括解题也一样,与其帮他讲解作业检查作业,不如让他给你讲讲他的作业,既是检查也是总结。
3.多放手,少操心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也有自己的特点特长,如果什么都管,希望孩子样样出色,件件事优于他人,可能结果反而不如人意,眉毛胡子一把抓总归是哪哪都抓不好的。让孩子顺应他的天性去发展,把握好底限——哪些事你绝对不能做、那些事你必须要做——这就够了。这小半年来工作上的事挺烦心,加上懒,很少看朋友们的育儿博客,也不看那些育儿书了,曾经那些小小的焦虑就都消散不见了,看着小鱼儿慢慢地会走路了,会蹦一个一个词了,感觉每一天都是惊喜。平常心的孩子更容易有幸福感。
4.多做事,少说话
孩子有考试失败的时候,这时候怎么办?安慰?批评?但孩子越大,讲话越不管用。原因可能是:通过听来获取信息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听到的还是自己不喜欢的话,或者根本触动不了内心的话,那还有什么心情去认真听呢?我也许会找老师拿一张同样的试卷来,找一个比较恰当的机会(孩子愿意,氛围良好),陪着他再做一次。如果做完了,成绩大幅度提高,证明孩子确实有实力,克服粗心、情绪波动等问题一定能重获好成绩,孩子的自信就有了;如果成绩基本没什么变化,也就说明孩子的这一期学习确实存在问题,让他在掌握错题之后来给我说说这题的解法,及时查漏补缺。
其他还没想到,先写点,为将来小鱼儿班主任布置家长的家庭作业作准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