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

(2011-05-09 11:06:05)
标签:

育儿

分类: 小鱼的成长日志

    眼下,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截至5月4日,年宁波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90例,绝大多数是5岁以下儿童,其中3岁儿童占到82%,61%为散居儿童(指没有在学校或幼托机构的儿童)。所有报告病例中,重症病例7例,其中死亡5例,4例为外来流动儿童。

    今天,小王把这个消息带给我,他夫人是传染病科的医生,说最近医院急性传染病大多是手足口病,而且因为症状初期与感冒发烧差不多,所以家长常会疏忽,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而死亡往往是耽误治疗,内出血而死。

    前年,笑的女儿就生过这个病,当时她挺头疼的,但没有孩子的我对此也没什么太大反应,如今是真正感到了紧张。面对这个还不会说哪儿疼只会哭的小婴儿,他的每一次哭闹都让我牵肠挂肚。不过不管是什么情况,知道了,就先作好准备,从预防开始。

 

    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定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传播渠道: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

  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预防: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