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是我的婆婆,这几个月来全家最辛苦的人。从我上班至今,小鱼儿白天几乎全是婆婆一个人带的,吃喝拉撒,婆婆一手搞定,在没人搭把手的情况下。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婆婆怎么做到一人兼顾那么多事的。
说说我最佩服婆婆的那些事吧。
第一,干净。婆婆家里永远是干干净净,井然有序的。月子里住婆婆家,婆婆整衣服时,我看见比如像羊绒衫这样的衣服都整整齐齐一件一件躺在各自的口袋里,叠得服服帖帖。婆婆说,这样衣服不会皱,也能有效地防蛀。婆婆带的小鱼儿也总是干干净净的,偶尔地眼角出现湿疹迹象,婆婆总能很快地消灭它们,换了我,估计就没那么容易了。每天早晚,婆婆都给小鱼儿洗干净手和脸,抹好面油,每次吃完饭,也都给小鱼儿擦把脸,洗下手。即使在隆冬腊月,小鱼儿的脸上都是滑滑嫩嫩的。还没小鱼儿时,我就跟小可说,孩子得多跟跟奶奶,养点干净有序的好习惯,别跟他爸妈似地不讲究。
第二,宽容。我是那种表面看着温和,其实很犟的急脾气,而且很敏感任性。婆婆从来不曾说过我什么,别说一句重话,连批评都没有过。过去常听说带孩子时婆媳最容易出现矛盾,但在我们家,这似乎是不存在的,感觉反倒是有了孩子后,我和婆婆关系更亲近了,我也开始慢慢会对着婆婆撒娇放赖加偷菜了
。其实新旧观念是肯定会存在的,但婆婆总会先尊重我的意见。比如喂奶这事,很多的老人都觉得宝宝哭了就是饿了饿了就要吃,所以全由着孩子,但我和婆婆说了为什么我要让小鱼儿定时定量吃饭的原因之后,将这个原则落实最好的就是婆婆。现在我偶尔周末带小鱼儿,还常要偷个懒,缺顿加顿什么的,但在婆婆手里,小鱼儿该喝奶时喝奶,该吃粥时吃粥,连苹果、喝水的时间都很有规律。还有加辅食,问到不少同事朋友,都说外婆或奶奶带孩子时觉得奶喝了不饱,所以奶喝的少、饭吃得多,但婆婆一直都以奶为主,现在小鱼儿估计到了厌奶期,婆婆跟他斗智斗勇,尽量地保证他每天的奶量。
第三,耐心。一时做得好不稀奇,一世做得好不容易。说实话,我就是典型的第一种,而婆婆属于第二种。头三个月,我对宝宝可上心了,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但上班之后,就越来越懒,有点三分钟热度过了的趋势。而婆婆八个月如一日,每天有序地安排着小鱼儿一天的生活,陪他玩耍,和他说话,教他看图,哄他睡觉,喂他吃饭,带他散步。在我看来,养孩子第一要耐心,孩子不是编好的程序,能完全依照大人的指示做事,所以带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耐心平和地待孩子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至关重要。第二要有序,孩子的秩序感天生就很强,如果有意识地加强这种秩序感,孩子便很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两点,婆婆都比小可和我做的好。
婆婆的优点还有很多,总而言之,婆婆是个妥帖温和善良勤劳的人,人缘很好,走出去,常能碰上和她问好的人,别人跟我说起婆婆来,总是“汪老师人多少好,多少会做啦”,一个人如何,不看有多少人面对她时赞美她,而是看她身后,会有多少人对她竖起大拇指来。
周日是母亲节了,送给妈妈一个亲手做的蛋糕,妈妈,祝您节日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