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兔年,我化身小白兔

到目前为止,除了宝宝的米粉是购买的之外,其他辅食都是我自己做的,几次在超市宝宝的辅食柜前徘徊,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买辅食的念头。前两天和朋友说起宝宝辅食的添加,她说我小题大做,与其浪费时间做这些,还不如省出时间陪宝宝,最后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知道你爱做菜,但现在做了妈妈,这些事能省还是省了吧。这让我挺委屈的,在自己的博客里说说我花时间自己做辅食的原因吧。既不是要体现我对宝宝的爱心,也不是因为自己做辅食多有营养多健康,而是为了养成他不挑食的习惯。
从添加辅食的目的来一一分析原因吧。
第一:补充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营养
据我所知,母乳在四个月后就会缺铁,配方奶会缺什么我不清楚,但根据配方奶不及母乳的说法,纯粹吃配方奶最终也会导致营养不全面吧,这时就必须加上蛋黄来补充铁元素。
自己做辅食:与购买的辅食相比,营养肯定不会全面,但不全面我们可以用多种来补,至于DHA什么的,鱼肉里也有很多,只是鱼肉上不会写着含DHA罢了,成品辅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第二:增强消化机能,让肠胃适应消化各种食物
添加辅食可以增加唾液及其消化液的分泌,增强消化酶的活力,促进牙齿发育,增强消化机能,训练婴儿的咀嚼吞咽能力。
自己做辅食:种类比较多,当宝宝适应了辅食添加后可以一天一种或者采用不同的食物搭配(要注意食物相克),食物的细腻程度可以由自己掌控,从最初的果汁菜汁,到现在的果泥菜泥粥糊,由最初的稀到现在的稠,我始终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孩子的肠胃应该慢慢适应稍微粗糙的食物,为将来自己咀嚼食物消化食物作准备。没吃过买来的辅食,只听说它们比较细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在这条目的上保留我自己的看法。
第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及时添加辅食有助于神经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视觉和触觉。
在这一点上,自己做和买现成的应该差不多。都有丰富的颜色、在味道,不过自己做的可能触觉上可以胜出,因为我发现打的菜泥糊有相对比较长的纤维,打的果泥糊里有细微的果泥颗粒,自己捣的香蕉泥也不可能是完全细腻的糊状。总之,差异很大。
第四:培养宝宝用奶瓶之外的进食方式
通过添加辅食训练宝宝用勺、杯、碗进食的能力,逐渐停止奶瓶吮吸,渐渐适应普通的混合食物,最终达到断奶的目的。
这一点,两者也差不多,估计没什么辅食能通过奶瓶的小口,从添辅食的第一天起,我就改用勺了,连喝水都用勺,这一来,宝宝喝水的量比用奶瓶时增加了。
第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个人认为,所谓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养成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乐于接受各种食物的习惯。
自己做辅食:争取在一周岁前不添加调味品,尽量保持食物本身的滋味。到目前为止,宝宝尝过橙子、草莓的酸,没成熟的猕猴桃的酸涩,苹果、梨、香蕉的甜,白菜的鲜,雪里蕻的苦,蛋黄的香,除了猕猴桃的味道他表示无法接受外,连雪里蕻汁他都接受了。婴儿的味觉是一张白纸,在往上面添加什么内容时应当慎重又慎重,一旦味道添加到比较厚重时,再想减下来就比较困难了。
这一点是我选择自己做辅食的关键,在宝宝的辅食上我不求做的漂亮做的味美,只求保留相对多的营养,保证尽可能的卫生,更重要的是不添加额外的滋味,尤其是好吃的滋味。
而购买的辅食,大多都是好吃的,也有不含糖分的辅食,但总不至于比我做的辅食更难吃吧,那为什么好吃,我就不得而知了。
很多习惯,要养在孩子未知人事之前,当他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时,再养习惯就艰难了。
所以,就这一点来说,我认为自己做辅食意义重大。
这就是我坚持自己做辅食的原因,即使在过去上班的时候,我也尽量做到一日水果一日蔬菜,现在放了寒假就一顿蔬菜一顿水果一顿米粉,确实自己做辅食耗费了不少经历,但占用的基本还是休息和上网的时间,而且得感谢鱼爸的支持,是他让我腾出手来制作辅食。
此外,做辅食也得注意尽量不要一顿做了吃三顿,这样既少了营养也不卫生,有的蔬菜水果放久了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常,我做剩下的水果都给鱼爸解决,至于蔬菜类辅食,基本都是用做菜用的边角料做的。
目前,辅食的添加以汁、糊、泥为主,训练宝宝对各种食物的适应性。而七个月后,要让宝宝慢慢学会用上颚碾碎略带颗粒,食用量也要慢慢增加。到了十个月后,辅食才开始占到宝宝一天摄取的总热卡的1/2,并学会用牙床或乳牙咀嚼。
我给宝宝制定的辅食添加计划大致如下:
四个月前二十天:果汁、菜汁,三天换一种;1/8个蛋黄,三天吃一次;米粉5克一次,一天2-3次,有一顿可能添加果汁或菜汁,调的仅仅比奶浓一点。
四个月后十天:果糊、菜糊,两天换一种;1/8个蛋黄,隔天吃一次;米粉5克一次,吃法同上。
五个月:果泥、菜泥,比之前要稠,但比较甜的水果泥吃的要少一些;1/4个蛋黄,有时蒸成蛋黄虾皮羹,隔天吃;米粉5克略多(25克的米粉分4顿吃),泡的比之前要稠一点,一天2顿;蔬菜粥糊偶尔一顿。
六个月:在之前的基础上,计划开始添加鱼泥、鸡肝泥,原则是尽量少量。
七个月:加烂面、蔬菜粥或者荤(不是指肉)粥,尽可能弄的碎一点,颗粒小一点。不过骨头粥不宜给宝宝吃,一方面骨头碎容易卡住宝宝的喉咙,二来钙的吸收没有脂肪的吸收多。
八个月及以后:还没想过。
此外,还有一些碎碎念:
蛋黄是补铁的,在4个月后一定要加。但因为蛋黄不易消化,量必须要慢慢地增加,否则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蛋清在9个月前不能实用,为什么不能没去查。此外,不要将蛋黄与米粉或果泥蔬菜泥拌在一起给宝宝吃,会影响营养的吸收,而橙汁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肝、鱼之类荤菜在宝宝适应了果蔬之后添加,量不宜过多,容易饱肚,会影响配方奶摄入,导致营养不全。
食贵有节,古人云:“若要小儿安,须受三分饥与寒。”饮食过量除营养过剩外,还可能会伤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不良。
食宜清淡,如果宝宝吃多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就会积食,积食久了会成痰,然后会化热,痰热是很多疾病的根源。
食应暖,宝宝的饮食要注意保暖,凉了的奶或食物往往是宝宝拉肚子的祸根。
食有定量食有定时,在小鱼儿奶奶的全力配合下,小鱼儿现在的进餐时间和量基本都是非常有规律的。4-5小时一顿奶,中间一顿水一顿辅食,现在习惯养成了,他一闹就知道是到吃饭时间了。这个习惯使宝宝在固定的时间产生大量的消化液,便于食物更好地被吸收。
现阶段小鱼儿的食谱和进食时间如下:
1点:配方奶200毫升。
6点:配方奶200毫升。
7点:白开水60毫升。
8点半-9点:米粉/果泥/蔬菜泥一份。
10点半-11点:配方奶200毫升。
12点-12点半:白开水40-60毫升。
2点半-3点:配方奶200毫升。
5点:米粉/果泥/蔬菜泥一份。
6点:白开水40-60毫升。
7点-7点半:米粉一份。
8点:配方奶200毫升。
具体的时间要根据他半夜那顿什么时候吃来定,基本就是这样的量与进食时间了。
小白兔,乖又乖,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
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鱼儿。

偶尔,也要适当装酷一下。麻麻说,这招对付小姑娘最有效。
但爸爸说,不会抛媚眼肯定是不讨小姑娘喜欢的。
我想,这方面听爸爸的肯定没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