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秋喀·新闻汇 |
——访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讲解员杨艳梅
本报记者 李中华 文/图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殷墟参观游览。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十几分钟前,在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殷墟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7月13日下午,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讲解员杨艳梅迎来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的第一批游客——来安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10余名北京大学学生。
像往常一样,杨艳梅带领着大家参观了殷墟博物馆、车马坑和妇好墓。在她尽量平静的声音里,掩饰不住的是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杨艳梅告诉记者,殷墟申遗成功的消息是13日15时16分传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霎时间沸腾了,有的同志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面对殷墟申遗成功后迎来的第一批游客,杨艳梅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说,现在我们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讲解员,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把讲解工作做得更好。
在6年的讲解工作中,杨艳梅已经记不清迎接了多少批来殷墟参观的海内外客人。游客最多的时候,杨艳梅一天要接待6个参观团。她回忆说,在“五一”黄金周的时候,讲解班的全体同志都很辛苦。一天的讲解下来,大家的嗓子都是哑的,咽喉片是随身的必备品。
记者曾经多次聆听杨艳梅的讲解,但每一次都能从中得到新的知识。杨艳梅说,殷墟的研究工作在不断的发展,自己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平时,她非常注意有关殷墟知识的收集,经常向研究殷墟的专家学者请教殷墟研究的最新成果。刚刚听了杨艳梅讲解的来自北京大学的一位同学对记者说,杨老师的讲解思路清晰,科学准确,热情而富有深度。
辛苦的工作换来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崇高的荣誉。杨艳梅所在的讲解班被光荣地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而杨艳梅自己也光荣地成为市人大代表,并荣获“十佳讲解员”、“三八红旗手”、“劳动技术能手”和“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面对今后的工作,杨艳梅说,殷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自己的讲解工作要再上一个台阶。今后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和讲解技巧,多学习关于殷墟的学术知识,在讲解中更加注意“因人施讲”,并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内在的联系,迎接全世界的朋友们来殷墟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