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2020-05-25 04:43:07)
标签:

矿产勘查

矿业开发

经济地质

风险投资

财经

分类: 话说找矿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Exploration and Geology of Super-Large High-Grade Quartz-Carbonate Vein-Style Gold Deposit Related to Intrusive Rocks in Buriticá, Antioquia,Colombia
刘继顺 LIU Jishun

提要:弗里蒂喀(Buriticá,又译为武里蒂卡)超大型高品位金矿床(矿石资源量+储量约3800万吨,金金属11.34Moz/353吨,平均金品位9.3g/t),位于南美北安第斯构造-岩浆-成矿带的西带与中带过渡部卡尼亚斯戈达斯(Cañas Gordas)地体的中新世岩浆弧内,哥伦比亚至今已知三大金成矿带之一的中新世中考卡成矿带上。弗里蒂喀金矿赋存于侵入至白垩纪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与晚白垩世英云闪长岩内的中新世晚期微晶闪长岩-二长闪长岩株及其边部角砾岩筒中,主要受与南北向区域构造线大角度相交的NEE向-NE向裂隙系统的控制,次为其与NWW向-NW向裂隙系交汇部控制。围岩蚀变早期以钾化(黑云母化和少量钾长石化)和青盘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后期绢英岩化(绿泥石-绢云母-黄铁矿±冰长石化),往往叠加在钾化与青盘岩化之上,强烈的绢英岩化常见于石英-碳酸盐-贱金属金矿脉壁内。本矿床具有线性席状薄脉组系与体型浸染状-网脉状角砾岩两类重要矿化类型,以陡倾条带脉状与角砾状铁闪锌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自然金(包括明金)、银金矿、针碲银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富金矿包及延深大于延长为最大特征。与之类似的金矿床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Porgera金矿(25 Moz的黄金产量+保有储量和资源量,开采垂深>500m,潜在矿化垂深>1000m)和印度尼西亚的Kelian金矿(7Moz的黄金产量+资源量)。刘继顺(2020)认为,弗里蒂喀金矿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状金-银矿床。

在弗里蒂喀金矿区,目前已控矿带走向长1400m,垂深1600m。已知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仍未封边封底,特别是往深部仍有大的增储空间;最近在坑探过程中,又发现了1条新的陡倾高品位盲矿脉,首次发现1条缓倾高品位盲矿脉;周边Laurel、Electra、Adonis、Orión、Poseidón、Medusa等远景区已初步证实存在工业矿化。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金矿的资源储量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本区是长期封闭而战乱频仍又从未系统勘探过的绿地,找矿成功的典范。1990年代初以50万哥伦比亚比索起步,断断续续边采边探,艰难求生,历经多次借贷法律纠纷,终迎来2007年借壳反向收购于多伦多证交所上市融资1000万美元的光荣时刻。继之经多次融资,最终培育出现金成交量达10亿美元的矿山项目,令人可敬可赞!

本项目金矿品质良好,增储潜力大,勘查与开发前景看好。但同时存在着社区安全风险大、非法采矿难禁、员工盗金难查、脉陡薄细大规模量产难等风险。期待上述风险能消弥于无痕,顺风顺水,以超预期实现其收购价值。


引言
弗里蒂喀(Buriticá)超大型高品位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状金矿,位于南美北安第斯构造-岩浆-成矿带的西带与中带过渡部卡尼亚斯戈达斯地体的中新世晚期岩浆弧内,系哥伦比亚至今已知三大金成矿带之一的中新世中考卡(Middle Cauca)成矿带最北部的重要矿床,与侵入于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及英云闪长岩内的晚中新世微晶闪长-二长闪长斑岩株有关。此外,中考卡成矿带还有Marmato脉型+斑岩型金矿(6.3Moz)和La Colosa斑岩型金矿(金推断资源量12.9 Moz)。

一、弗里蒂喀金矿位置与交通
弗里蒂喀金矿区,位于哥伦比亚NW部的安蒂奥基亚(Antioquia)省麦德林市NW约91km处,首都波哥大NW约200km处,弗里蒂喀镇以南2km处。从麦德林国际机场,沿62号泛美公路往NNW向驱车行驶两小时,穿过Santa Fe de Antioquia自治市(矿区东南23km)的考卡(Cauca)河,之后向北转向弗里蒂喀镇。弗里蒂喀自治市2014年人口约6653人。弗里蒂喀项目区南部和东部有Pinguro 和希加布拉(Higabra)两个村庄,每个村庄只有几百人。

弗里蒂喀项目含80个授权矿地和申请待批矿地,总面积约700km2(图1)亚拉瓜(Yaraguá)矿山的蝙蝠脉带(Murcielagos)、圣安东尼奥脉带(San Antonio)和南脉带(Veta Sur)脉系,均产于7495号矿权许可证之内。中心坐标为6° 42' 19"N, 75° 54' 20"W,核心区面积约50km2。

弗里蒂喀项目区系多山深切割地形(比高500m-1500m),以陡峭山谷和平缘山峰为特征,东面考卡河谷海拔约600m,矿区最高海拔2200m。年平均温度从17°C-26°C不等,平均年降雨量为1.69 m,1月和2月为干旱期。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 弗里蒂喀金矿区地理位置与矿区地貌图


二、弗里蒂喀金矿勘探与开发简史
弗里蒂喀金矿区,采金历史可追索至前哥伦布时期,西班牙人到来之后采金更盛。那时主要露天开采残坡积砂金矿和浅层坑采高品位脉金矿,利用水洗重选法富集。在弗里蒂喀金矿区,发现有老古采硐,据传弗里蒂喀镇有400多年历史,是安蒂奥基亚最古老的市镇之一。

1960年代,Castro (1960)和Feininger (1965)对本区开展过地质调查,重点是铅矿化,但结果没有发现金矿,认为铅矿化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1990年代,包括Gran Colombia Resources Ltd(GCR)在内的多家初级矿业公司在该区过数次地面测绘和采样调查。成果如下:1) GCR圈定了亚拉瓜矿山以西热液蚀变区700m x 400m,公路堑剖面刻槽样最高含金7.9克/吨。2)在Man Le Mano远景区,亚拉瓜矿山以南1km处,见有硅质角砾岩内的块状石英-褐铁矿蚀变带,其中的民采平硐刻槽样含金最高5 g/t、银150 g/t和锌4.6%锌,GCR开展的网格地表采样,在此民采平硐附近发现了数处异常,注意到矿化产于Tonusco断层的西侧。3)在Est La Estera远景区(亚拉瓜矿山以南2km处),有一100长的民采平硐,因垮塌而暂停,据报道平均含金12g/t,银>1000g/t,区内的Sulliman脉和Pulpito脉厚0.5m左右,含金5 g/t。4)San Augustin溪,位于亚拉瓜矿山以北1km处,在沉积岩内见有40m宽的硫化物矿化带,其西北有老古采硐,火成岩与沉积岩接触带样品平均含金1.45 g/t和银24.3 g/t。5)La Guacamaya远景区,位于弗里蒂喀项目区东北部的Clara溪以北,沉积岩和闪长岩体间的接触角砾岩岩屑样平均含金2.7 g/t。

1992年9月28日,美国阿肯色州人Robert W. Allen 来到了哥伦比亚麦德林第23公证处,以50万比索注册成立了Grupo de Bullet S.A.(Bullet),获得了弗里蒂喀自治市亚拉瓜矿山的特许经营权,主要开采脉状金矿(现称为亚拉瓜矿山的蝙蝠脉带金矿脉),实际是小规模非正规边采边探。

2001年-2007年间,采矿工程控制蝙蝠脉带矿脉走向长约470 m、延深160m(3个中段),累计产生了11694盎司的黄金,开采矿石量与品位不详。

2007年4月26日,大陆黄金公司(Continental Gold公司)于百慕大注册成立。2007年5月23日,CG de Colombia(大陆黄金公司哥伦比亚分公司)成立,大陆黄金公司正式开业。2007年12月20日,大陆黄金公司完成了1000万美元的定向增发,最终完成了Grupo de Bullet S.A.(Bulletco)公司的哥伦比亚弗里蒂喀项目的收购(融资,左手倒右手,为上市准备)。

2008年-2009年,大陆黄金公司开始地质填图、采样、地磁、IP测量、钻探,边探边采,兴建了35吨/日的重选厂。通过坑探和14000m岩芯钻,发现了圣安东尼奥脉带脉(距蝙蝠脉带脉以北130m处的平行脉)和南脉带脉群。开拓了3个中段(一中段标高1484m,二中段标高1430m和三中段(San Felipe,标高1370 m)及3个矿山入口。 一中段沿蝙蝠脉带控制长470m;二中段经110m石门工程穿切蝙蝠脉带,沿脉控制310 m;三中段经200m石门工程穿切蝙蝠脉带,沿脉控制100 m。2008年生产了黄金1826盎司(56.8kg);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生产了4698盎司(146kg)。

2010年3月1日公布Snowden等提交的“Continental Gold Limited: Buriticá Gold Project – Geological and Exploration Review ,November 2009”报告。该报告没有估算弗里蒂喀项目的资源储量,但认为目前新发现的圣安东尼奥脉带矿脉、南脉带矿带和亚拉瓜角砾岩可作为重点勘探目标;亚拉瓜矿山蝙蝠脉带脉及其延伸段的勘探,系超前勘探性质;重选、浮选和氰化效果良好;勘探重点:对圣安东尼奥脉带脉的走向和倾向延伸系统勘探(地表钻探、坑内钻探和坑探),力求在亚拉瓜矿山附近发现新的高品位矿脉;对南脉带低品位全岩可采矿化带和亚拉瓜角砾岩带,继续地表钻探控制;公司提出的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8个月期间的勘探预算769万美元(20500m地表和井下钻探,及25600件样化验,评价矿脉、角砾岩和靶区靶位优选,不包括与采矿相关费用)是合理的。

2010年3月,Continental Gold公司,借Cronus Resources Ltd.壳反向收购于加拿大多伦多证交所上市。

2011年12月24日,Mining Associates Pty Limited为Continental Gold Limited撰写了《Mineral Resource Estimate Of The Buriticá Gold Project, Colombia》咨询报告,报告认为:弗里蒂喀项目包括历史悠久的亚拉瓜地下狭窄的金矿脉和尚未开发的南脉带矿脉带,两者被NW向断层所分隔开。金、银和锌矿化是安山岩中的高品位碳酸盐-贱金属金/银脉角砾岩系统。亚拉瓜脉系主要呈直立状产出,走向东西向,而南脉带脉系也直立产出,走向055-060度。矿脉宽数厘米到数米不等,大多小于1m。根据钻探和坑探工程资料(235个钻孔总进尺52635m和682件坑探刻槽样总长1605m),首次进行了符合NI43-101标准的矿产资源估算。估算结果表明,以金品位3g/t作为边界品位所圈出的亚拉瓜和南脉带矿段,截止2011年6月,探明+控制矿石资源量110万吨,金金属0.63 Moz(品位17.8g/t)、银金属1.5 Moz(品位42g/t)和锌金属8482吨(品位0.8%); 推断矿石资源量690万吨,含金2.5 Moz(品位11.4g/t)、银9.5 Moz(品位43g/t)和锌3.99万吨( 品位0.6%)。建议继续沿走向和倾向控制及加密钻探,以增加资源量,提升储量。

截至2015年5月11日,完成亚拉瓜矿山、南脉带(Veta Sur) 和 Laurel地表钻探和坑内钻探736个,总进尺27.1003万米;坑道刻槽4048条,总长7215米,按3g/t作为边界品位。探明+控制矿石资源量1289万吨,金金属4.48Moz(品位10.8g/t),银金属13.98Moz(品位34g/t);推断矿石资源量1560万吨,金金属4.5Moz(品位9.0g/t),银金属14.7Moz(品位29g/t)。

2016年2月,JDS提交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截至2015年7月31日,探明+控制矿石储量1372万吨,金金属3.71Moz(品位8.4g/t),银金属10.72Moz(品位24.3g/t)【边界品位3.8 g/t,黄金价格950$ /oz,汇率COP:$ 为 2850】。

2016年,哥伦比亚政府与FARC(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达成和平协议,区内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但非法采矿如旧。

2017年,纽蒙特矿业公司(Newmont Mining,纽交所代码:NEM),以高于市场46%的价格,斥资1.09亿美元收购了大陆黄金公司弗里蒂喀项目19.9%的股份。

2018年9月,1名大陆黄金公司员工在弗里蒂喀镇附近前往工地时被枪杀,当月3名大陆黄金公司地质师在Ochali村勘探营地被枪杀,据称是原FARC成员所为。大陆黄金公司股价跌至16个月低点2.72加元。在此之前的2017年7月,有6名安全承包商因其弗里蒂喀特许权向该公司提供服务而惨死,原因是关闭非法采矿硐。

2012-2018年,亚拉瓜矿山共生产5.0962万吨矿石,产黄金3.4333万盎司和白银3.5138万盎司。

截至2019年1月30日,完成亚拉瓜、南脉带和Laurel地表钻与坑内钻1083个,34.5086万米;亚拉瓜矿山和南脉带坑道 刻槽样5374条,采样长9281m。以3g/t为边界品位,探明+控制矿石资源量1602万吨,金金属5.32Moz(品位10.32g/t),银金属21.00Moz(品位40.76g/t);推断矿石资源量2187万吨,金金属6.02Moz(品位8.56g/t),银金属26.22Moz(品位37.28g/t)。

2019年12月3日,紫金矿业以13.3亿加元(约合人民币70.3亿元,10亿美元)宣布收购大陆黄金100%股权(其第一大股东纽蒙特黄金公司持大陆黄金约19.9%股权,其高管占股1.6%),2020年3月5日交割完毕。

2020年3月5日,纽蒙特公司宣布,已成功地将大陆黄金公司19.9%股权和可转换债券以2.6亿美元现金出售给紫金矿业公司。纽蒙特称高价卖出大陆黄金公司股份将支持其严格的资本配置方法,改善其投资级资产负债表,将过多现金返还给股东以及投资于高回报项目。

目前矿山有3个主要通道,南斜坡道(South Ramp,开口海拔标高1750m)、亚拉瓜斜坡道(亚拉瓜 Ramp,开口标高1550m)和希加布拉山谷主平硐(开口海拔标高1155m)。南斜坡道于2012年12月开建,到2018年12月,>2km的13%坡度的斜坡道已通达整个南脉带脉系及南部脉系,掘进完成南斜坡道至南脉带脉系中心的250m长的穿脉,以及部分沿两条矿脉的120m长的沿脉工程。亚拉瓜斜坡道于2014年7月扩建重启,至2018年12月已完成>4km扩宽与掘进,并可进入亚拉瓜脉系先存3个中段150m垂深(一中段、二中段和三中段)。希加布拉山谷主运输道建设于2012年12月开建,到2018年12月,已经完成了>2.6km掘进,以连接规划中的亚拉瓜斜坡道和南脉带斜坡道,以及亚拉瓜和南脉带矿床的垂直网络开拓系统。3000吨/日选厂及相关设施(3.7km排水系统、索道、废水处理、充填厂、道路和33km的110kv输变电系统等),于2017年在希加布拉山谷开建,目前已基本完工。

2020年4月30日,武里蒂卡金矿生产流程全线贯通,首批合质金下线,拉开了打造年产8吨黄金矿山的序幕。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是世界级超高品位大型金矿,拥有黄金资源量353吨、平均品位9.3克/吨,地下开采,设计日处理矿石量3000吨,达产后年均产金约8吨,将成为哥伦比亚最大的现代黄金矿山。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黄金的全部维持成本为975美元/盎司,适用于黄金销售预期的成本为750美元/盎司。

三、大地构造背景
弗里蒂喀金矿区,位于南美北安第斯构造-岩浆-成矿带的西带与中带过渡部卡尼亚斯戈达斯地体的中新世岩浆弧内(图2、图3)。其大地构造演化涉及自中生代至近代3大板块(太平洋板块-纳斯卡板块、加勒比板块和南美板块-圭亚那地盾)的相互作用。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始新世和中新世)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增生事件,造就了现今众多火山-沉积-侵入岩带的分布格局。这些火山-沉积-侵入岩带与金多金属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乃至早期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关系,并从阿根廷、秘鲁-智利,穿过厄瓜多尔,一直追溯到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哥伦比亚的区域性岩石构造与地貌构造(山脉与山间盆地)和岩浆弧的分布,控制了哥伦比亚数条近南北向贵金属-贱金属矿化,即西部乔科(Choco)金矿带、中部中考卡金矿带和东部Segovia金矿带及远东的加里福尼亚(California)成矿区。弗里蒂喀金矿区,恰处于中考卡成矿带北部,发育有脉状和角砾岩型金矿化,成因上与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有关。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2.南美西北部岩石构造和地貌构造图,示弗里蒂喀金矿位于卡尼亚斯戈达斯地体东缘中新世岛弧上(Cediel等, 2003)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3.南美北安第斯中考卡金成矿带及弗里蒂喀金矿位置图

四、弗里蒂喀金矿区地质

1.基底岩石—早白垩世巴罗佐(Barroso)组火山-沉积岩
弗里蒂喀矿区所出露的基底岩石,系白垩纪卡尼亚斯戈达斯群巴罗佐组玄武质-安山质熔岩、火山碎屑岩及上覆沉积岩,有时有显往西变新的具枕状构造的海相玄武岩,走向NNW,呈中至陡倾缓倾伏开阔褶皱状,局部显弱的轴面劈理,经受过绿片岩相变质(图4)。上覆沉积岩呈厚数米-230m不等透镜体产出,主要为暗色碳质-钙质页岩、粉砂岩、燧石岩及凝灰岩所组成,具层纹状构造(页岩单层厚2cm~5cm,粉砂岩单层厚10cm~30cm,燧石单层厚5cm~40cm),具不对称寄生褶皱(图5、图6)。据菊石和有孔虫化石,将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定为早白垩世Barremian期至Albian期(Castro和Feininger,1965;Etayo等,1980)。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4. 弗里蒂喀金矿区域地质图 (Lesage G.等, 2013)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5.白垩纪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Lesage G.,2011)

2.晚白垩世英云闪长岩体/岩脉
在弗里蒂喀矿区的东部和西部,出露晚白垩世纪英云闪长岩体(西部称弗里蒂喀英云闪长岩株,东部称Sabanalarga或Santa Fe de Antioquia英云闪长岩基)。在东部Sabanalarga英云闪长岩基与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接触带上,岩石高度破碎和强烈蚀变,显S形变形组构和石英重结晶现象,且沿接触带追索至地形低洼处,进而认为两者呈断层接触(Tonusco断层,弗里蒂喀金矿以东约1km处)(图4,图6)。Sabanarga岩基系块状、细粒-中粒英云闪长岩(斜长石35%、蚀变镁铁质矿物40%-绿泥石+绿帘石、石英15%、绢云母5%等)。西部弗里蒂喀英云闪长岩株,呈东西宽2.5km而南北长10km的椭圆状露头,与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的接触性质,因蚀变与浮土覆盖不明,但推断接触带走向约为NNE5°,大致平行于Tonusco断层带。弗里蒂喀英云闪长岩株系含角闪石的等粒中粒英云闪长岩(平均含40%石英、40%斜长石、20%角闪石、微量锆石和钛铁矿),有时见晚期结晶之石英眼或主晶石英(oikocrysts)及与更镁铁质岩浆(辉长岩)混合的迹象。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6. 白垩纪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与晚白垩世弗里蒂喀英云闪长岩株(Lesage G.,2011)

3.中新世晚期弗里蒂喀微晶闪长-二长质斑岩株/岩脉
在弗里蒂喀矿区,中新世晚期微晶闪长质和二长闪长质陡倾岩墙状岩株和岩脉,呈细粒-中粒不同程度的斑状结构,侵入于白垩纪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及晚白垩世英云闪长岩体中,具侵入/热液角砾岩边和硅质角岩晕。其中最大的中新世晚期侵入体,称为弗里蒂喀侵入杂岩体(BIC),呈走向NEE5细长状产出,出露约1.2km2,在空间上与亚拉瓜和南脉带脉系等紧密相关。其形成时代为7.4 ±0.1Ma(Lesage,2011),与中考卡带上的斑岩型和浅成低温型矿化有关岩体形成时代6-8 Ma年龄相当,如Nuevo Chaquiro、Marmato、La Colosa矿区以及西北部的Poseidon地区和南部的Orión地区。中新世晚期中性侵入杂岩和岩脉,代表了深部中新世岩基的岩枝部分,在岩石地球化学性质上,与分异的和混染的大陆-岛弧钙碱性岩套相吻合(图7)。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7.中新世晚期弗里蒂喀安山玢岩-微晶闪长-二长质斑岩株/岩脉(Lesage G.,2011)

4.侵入/热液角砾岩筒
中新世晚期弗里蒂喀侵入杂岩体与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接触带上,常常发育一套强烈蚀变矿化的基质支撑或碎屑支撑的多组分角砾岩,如亚拉瓜角砾岩筒(图8)。角砾成分系次棱角-次圆状碎屑(即玄武岩、燧石、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安山岩),基质为微晶闪长岩,常见叶裂状安山质岩屑,表明角砾岩形成时温度很高。碎屑百分比在50%-90%之间,平均碎屑粒径1cm-5cm之间,但局部可达20cm或25cm。因缺乏地表露头,亚拉瓜角砾岩筒规模和几何结构没有很好地控制。目前在1675m海拔标高的地表干河床及井下1484 m海拔标高均已控制到亚拉瓜角砾岩筒,多个钻孔业已控制到蚀变矿化角砾岩,因此,推测亚拉瓜角砾岩筒直径在100-200 m之间,垂深>400m,系中新世末期中性岩浆侵入时形成的侵入/热液角砾岩筒。亚拉瓜角砾岩筒的蚀变矿化程度通常高于能干性围岩,常见浸染状硫化物和具硫化物边的碎屑,一般为低品位矿化带(含金0.2 g/t-1.2 g/t),局部可达4.0 g/t(Bargmann和Dominy,2009)。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8.弗里蒂喀金矿区侵入/热液角砾岩(Lesage G.,2011)

5.弗里蒂喀矿田构造
在弗里蒂喀矿区,褶皱构造不甚发育,早期褶皱作用使巴罗佐组岩石变形,表现为砂页岩单元中的不对称寄生褶皱。
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区域构造线表现为近南北向,以陡倾南北向断层纵贯全区为特征,在形态上类似于远东的控岩控矿考卡-罗梅拉(Romeral)大断层系(地体碰撞拼贴的缝合带)。这些南北向构造因一系列共轭NNE向-SWW向断层组所错移和弯曲。弗里蒂喀矿区的容矿断层以NEE向(亚拉瓜脉系走向70-80)-NE向(南脉带脉系走向50)陡倾断裂系为主,常成为主矿脉构造。NWW向断层与NEE-NE向断层交汇处,往往形成宽厚的蚀变矿化带或角砾岩带,构成低品位大规模可采矿段。NW向断层(如Tonusco断层),横切亚拉瓜和南脉带主脉系,显示出的倾滑位移和脆性变形特征。NEE向和SWW向断裂带,往往表现为水系线、糜棱岩和断层泥特征,在成矿后似乎没有大的位移,但脉系和蚀变带的几何形状与分布,受成矿期活动断层-破碎带的控制。近东西向断层,主要控制了角砾岩、矿化和热液蚀变带的分布,似乎错移了早期的南北向线性构造,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交汇部位,控制了低品位全可采矿体的产出(图9)。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9.弗里蒂喀金矿田成矿构造与主矿脉分布(CGI, 2018)

四、弗里蒂喀金矿化特征

弗里蒂喀金矿床的成矿具有如下特点:
 
1.容矿岩石:

主要有三类,其一为蚀变闪长岩(中新世晚期弗里蒂喀侵入杂岩),其二为蚀变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其三为蚀变侵入/热液角砾岩(中新世晚期)。亚拉瓜脉系主要产于蚀变闪长岩和角砾岩中,而南脉带脉系则主要产于蚀变火山-沉积岩和角砾岩内(图10)。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0.弗里蒂喀金矿区白垩纪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岩、晚白垩世英云闪长岩、中新世晚期闪长岩-三长闪岩体、含矿角砾岩体与陡倾薄细主矿脉分布剖面示意图(CGI,2019)

2.矿体产状:

金矿体主要呈NEE向(亚拉瓜脉系走向NEE70-80)-NE向(南脉带脉系走向NE50)陡倾-直立薄脉状(单条脉宽0.2-1m)近平行排列的主脉组产出,被称为脉域带(vein domains zones)矿体,常呈条带状,且具特富金矿包段。脉域带含数条金矿脉,在某些情况下仅含单条脉,走向长度>300m,是矿液多次注入的场所,系整个弗里蒂喀成矿系统的补给通道(图11、图12和图13)。

其次,金矿体呈宽矿化带产出在NEE-NE向与NWW-NW向断裂交汇处或侵入/热液角砾岩筒处,具陡倾低品位大吨位全岩可采性质,称宽矿化带(Broad mineralization zones ,BMZ)矿体,常呈浸染状和网脉状。宽矿化带是主脉系与NW向断裂/脉系(即世纪脉Centena脉)交汇或与岩性接触带变化(如角砾岩)交汇所形成的构造扩容区,通常产于角砾岩与巴罗佐组火山岩(南脉带)或巴罗佐组与闪长岩(亚拉瓜)间的接触带,与多条近平行的细脉和浸染状硫化物相吻合。 岩性对宽矿化带的定位和几何形状,具强烈的控制作用:对于巴罗佐组玄武岩和粉砂岩,矿化蚀变晕较窄,并倾向于“浓集”矿化(矿化带较薄,构造较清晰,局部品位较高,主要矿化系统宽约50m);而对于角砾岩和少量闪长岩,矿化蚀变晕范围较广,倾向于大宽度(150 m)上出现多条狭窄矿脉和浸染状硫化物-细脉扩容带,与矿化角砾岩紧密相关。
最近对亚拉瓜脉系穿脉采样控制时,在西部圣安东尼奥脉带脉及其上盘脉(HW脉)之间的1175m海拔标高分层,首次发现了缓倾的高品位Cassandra脉。沿Cassandra脉连续135m长,平均金品位33.4克/吨,银24克/吨,宽2.62米,目前尚未控制到边到底。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1. 弗里蒂喀金矿床脉金矿石((Lesage G.等,2013)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2. 弗里蒂喀金矿床脉金矿石(Lesage G.等,2013)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3. 弗里蒂喀金矿陡倾条带状石英-硫化物金矿脉(CGI,2020)

3.蚀变组合:

早期以钾化(黑云母化和少量钾长石化)和青盘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后期为绢英岩化(绿泥石-绢云母-冰长石-黄铁矿化),往往叠加在钾化与青盘岩化之上;常发育有多期绢英岩化。强烈的绢英岩化(绢云母-冰长石化,Lesage等,2013)总是见于碳酸盐-贱金属与贵金属脉壁内(图14)。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4. 弗里蒂喀金矿床蚀变分带与陡倾薄细脉带-宽矿化带剖面示意图(CGI,2019)

4.矿石特征:

弗里蒂喀金矿石矿物有黄铁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磁铁矿、辉锑矿、自然金、银金矿和针碲银矿等,而脉石矿物则以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高岭土、冰长石、绿泥石、绿帘石为主。矿石构造有中-大脉状、角砾状、浸染状、条带状、细脉状-网脉状和晶洞状构造,矿石结构有包含结构、交代结构、出溶结构等。成矿元素主要有Au、Ag、Zn、Cu、Pb、Sb、Bi等,有害元素有As。弗里蒂喀矿床具有明显的成矿元素与矿物的分带性,辉锑矿主要集中在浅部,而锌赋存于整个矿床中,黄铜矿则在深度较富集,因此,Cu:Zn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在南脉带主脉组中。

5.成矿阶段:

1)最早为斑岩型矿化,以钾化(黑云母和钾长石)和磁铁矿化为特征,与黄铁矿、条带状石英脉(B脉)和低品位金矿(0.3g/t-1 g/t)和铜矿化(0.1%-0.3%)有关;斑岩矿化主要残存于矿体下盘和小部分地段,因后期与碳酸盐-贱金属-贵金属矿化相关的绢英岩化叠加,基本上消除了斑岩型矿化迹象。

2)阶段I热液脉状贵金属矿化,以条带状富贱金属(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等)及碳酸盐与石英脉石为特征;在近平行窄脉系中,亦呈(扩容)角砾岩脉产出,占据亚拉瓜主脉组和南脉带主脉组的大部分区域,但品位通常低于高品位主脉。

3)阶段II系独特的高品位金矿化,常常呈富金矿包产于局部横张带内,并作为矿脉和角砾岩脉叠加在阶段I矿化之上;阶段II的矿化特征是碳酸盐脉石中富含游离金(可见金),与毒砂、金碲化物、辉锑矿等硫化物和硫盐矿物共生。

6.控矿因素:

弗里蒂喀矿床的定位,空间上与中新世晚期中性岩体侵位及其与周围巴罗佐组火山-沉积单元的接触带有关。多次岩浆侵入,导致了多次矿化注入事件,形成各类侵入/热液角砾岩体。与岩体侵入有关的热液对流系统,导致了典型的斑岩型蚀变矿化的形成。碳酸盐-贱金属金矿脉和绢英岩脉壁代表了该成矿系统的后期低温阶段,并叠加在所有早期事件和岩性上。矿脉的注入与沉淀,受构造、岩性接触带、岩石类型和变形期间的脆-韧性行为的控制与影响。各种NE向、EW向和NW向脉系的并置,与脆-韧性递进变形有关。构造地质学研究表明,先存的白垩纪断裂格架(NEE向和NS向断层等),在中新世事件期间被活化,这种框架控制了中新世晚期弗里蒂喀侵入杂岩体和后来的含金脉系的就位(图15)。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5. 弗里蒂喀金矿山金矿脉、主金域带、宽矿化带分布图(CGI,2019)

7.矿床类型:

弗里蒂喀金矿床主要与叠加在早期斑岩型矿化之上的石英-碳酸盐-贱金属硫化物金矿脉有关;含金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后期混有大气水;成矿温度从斑岩矿化至热液矿化,从380°C逐渐下降到250°C(Lesage等,2013;Aerne和Kretz,2014);金矿化具明显的成矿元素与矿物的分带性,主要产于与近南北向区域构造线大角度斜交的NEE向裂隙系统内,并受岩性的控制,单条矿脉延深大于延长。弗里蒂喀矿床,在成因上,曾被划分为中等硫化浅成低温热液脉系,或低硫化浅成热液型特殊亚类碳酸盐-贱金属金矿脉系(CBM)。然而本矿区常见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和磁铁矿等中高温矿物,且硫化物含量很高,形成深度远深于1km,故前人曾称之为中温热液金矿床。在此,刘继顺称之为侵入岩有关的石英-碳酸盐脉型金-银矿床。

五、弗里蒂喀金矿项目评述

(一)金矿品质良好,增储潜力大,勘查与开发前景看好

弗里蒂喀金矿是哥伦比亚至今已知三大金成矿带之一的中新世中考卡成矿带最北部的重要矿床。中考卡带赋存有富金-铜斑岩矿床(最大的是2800万盎司黄金的La Colosa金矿和360万吨铜与560万盎司黄金的Nuevo Chaquiro铜-金矿)以及脉状金多金属矿化,走向上长800km以上,在空间上似乎均与中新世晚期高位侵入的中性小岩体有关。

据刘继顺(2020),弗里蒂喀金矿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状金-银矿床,具有线性席状薄脉组系与体型浸染状-网脉状角砾岩两类重要矿化类型,以陡倾条带脉状与角砾状铁闪锌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自然金(包括明金)、银金矿、针碲银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富金矿包及延深大于延长为最大特征。与之类似的金矿床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Porgera金矿(25 Moz的黄金产量+剩余储量和资源量,开采垂深>500m,潜在矿化垂深>1000m)和印度尼西亚的Kelian金矿(7 Moz的黄金产量+资源量)。

自2008-2018年底的系统地表钻探、坑内钻探与坑探(1083个钻孔共34.5086万米进尺和坑探刻槽长9281m),控制主矿带长约1400m,垂深约1600m,以3g/t为边界品位,共圈出10条主脉域带和3条宽矿化带(图16和图17)。截至2019年1月30日,所获得的金矿石资源量+储量约3800万吨,金金属11.34Moz(合353吨),平均品位9.3g/t。这表明弗里蒂喀金矿床系超大型富金矿床。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6.弗里蒂喀金矿山一中段、二中段和三中段坑道复合平面图(CGI,2011)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7.弗里蒂喀金矿山南脉带斜坡道、亚拉瓜斜坡道与希加布拉主运输平硐分布及采区示意图(JDS,2016)

目前钻探与坑探表明,在弗里蒂喀金矿区,已知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仍未封边封底,特别是往深部仍有大的增储空间(图18);据2020年3月公司公告,在坑探过程中,又发现了1条新的陡倾高品位盲矿体,首次发现1条缓倾高品位盲矿体,预示着还将发现更多的盲矿体;周边Laurel、Electra、Adonis、Orión、Poseidón、Medusa等远景区已初步证实存在工业矿化。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金矿的资源储量增长是不言而喻的。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8.弗里蒂喀金矿1号宽矿化带未封底

区内为峡谷深切割地貌,海拔标高600m-2200m。目前最低标高主平硐见矿标高1175m(硐口标高1155m),地表见矿标高在1750m左右(地表及浅部往往为手工民采势力范围),在600米垂幅范围内采矿,当系统贯通后,可实现自然排风排水,大大地增加了采矿的安全性,降低了采矿成本;同时坑探+坑内钻探,降低了探矿成本(图19)。
 哥伦比亚弗里蒂喀超大型高品位与侵入岩有关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勘查与地质

图19.弗里蒂喀金矿希加布拉山谷3000吨/日选厂(CGL,2019)

就美国阿肯色州人Robert W. Allen先生1986第一次来到哥伦比亚,1992年以最初50万哥伦比亚比索投入金矿的寻找与开发。长期封闭而战乱频仍又从未系统勘探过的绿地-哥伦比亚安第斯成矿带,充满了发现的机会。Allen先生最初以30吨/日选厂断断续续边采边探,艰难求生,经历过多次借贷法律纠纷,终迎来2007年借壳反向收购于多伦多证交所上市融资1000万美元时刻。继之经多次融资,最终培育出现金成交量达10亿美元的矿业项目,令人可敬可赞!

(三)社区安全险大,非法采矿难禁,员工盗金难查,脉陡薄细难量

1、社区安全风险
FARC曾经长期在弗里蒂喀自治市活动。虽然2016年政府与FARC达成和平协议,但2018年9月先后发生两起大陆黄金公司员工/地质师被枪杀事件,据称均为原FARC成员所为。此前的2017年7月,还有为大陆黄金公司服务的6名安全承包商被杀。此是否与纽蒙特公司2017年进入大陆黄金公司而2020年3月闪退的原因之一,不得而知。

2、非法采矿风险
弗里蒂喀金矿区系数百年的历史采金区,民采金矿自古兴盛。弗里蒂喀镇在2011年时只有2400余人,到2014年时已达6800人,目前本镇人口已过1.2万。这些人大都是奔着打野矿非法采金而来的,尾大难掉。虽然政府一方面规范手工采矿作业者,另一方面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者,但这无形中给护矿安保公司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3、员工盗矿风险
因矿脉时常出现明金风暴品位和富金矿包,民间辨识自然金经验丰富,上班员工顺手牵羊偷金藏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一直是黄金矿山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这给矿山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难度。

4、大规模量产风险
因矿山绝大多数为直立薄细脉(<1m),开拓工程量:可采矿石量比值大,要保证2000吨/日-3000吨/日供矿量,难度不小。其实不必过份在意处理量的最大化,只要利润最大化就好!

当然,这些投资风险,在收购之前一定是经过充分考虑并论证过的。期待上述风险能消弥于无痕,顺风顺水,以超预期实现其收购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以发表时间为序)
Ego, F., Sébrier, M., and Yepes, H., 1995, Is the Cauca-Patia and Romeral fault system left- or right-lateral?: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 22, p.33–36.

Corbett, G.J., and Leach, T.M., 1998, 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 number 6, Southwest Pacific Rim Gold-Copper Systems: Structure,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pp 1-236.

Cediel, F., Shaw, R.P., and Cáceres, C., 2003, Tectonic assembly of the northern Andean block: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Memoirs, v. 79, p. 815–848.

Bargmann, C.J., and Dominy, S.C., 2009, Buriticá gold project: Geological and Exploration Review – November 2009, Snowden Mining Industry Consultants Project No. L00138,127 p.

Jones, K., A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of a helicopter borne magnetic/radiometric survey flown by MPX on behalf of Continental Gold Limited at the Buritica Project Area, Columbia;Geophysical Consultant Report to Continental Gold, August 2011.

Lesage, G., 2011, Geochronology, petrography,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and  flui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uriticá gold deposit, Antioquia department,Colombia: Unpublished M.Sc. thesis, Edmonton, Canada, University of Alberta,98 p.

Vigar, A.J., and Recklies, M., 2011, Mineral resource estimate of the Buriticá gold project, Colombia: Mining Associates Pty Limited, NI 43-101 Report,191 p.

Lesage, G., Richards, J.P., Muehlenbachs, K., and Terry, L., 2013,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Flui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te Miocene Buriticá Gold Deposit, Antioquia Department, Colombia: Economic Geology, v. 108, pp. 1067–1097.

Bennett, A., Tahija, L., Vigar, A.J., Recklies, M., Guzmán, Jarra, A.P. and Rykaart, M.E., December 2014 - Buriticá Gold Project, Antioquia, Colombia, Preliminary Economic Assessment; an NI 43-101 Technical Report prepared for Continental Gold Limited by M3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272p

Aerne, U.M., and Kretz, P.D., 2014, Magmatic and Hydr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Buritica Carbonate Base Metal Gold Deposit,Antioquia Department, Colombia. Unpublished MSc Thesis: Swiss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Zurich.

Mining Associates Ltd., Independent Technical Report And Resource Estimate On The Buriticá Gold Project 2015, Buriticá Gold Project, Colombia, May 2015

Correa, T., Obando, M., Zapata, J.P., Rincon, A., Ortiz, F., Rodriguez, G., Cetina, L., 2018. Geologia del Borde Occidental de la Plancha 130 Santa Fe de Antioquia. – Memoria Explicativa. Servicio Geologico Colombiano, Medellin.

CONTINENTAL GOLD,NI 43-101 Buriticá Mineral Resource 2019-01,Antioquia, Colombia,Effective Date: 30 January 2019,Report Date: 18 March 2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