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IDH大王周立功:非典型创业成功之路
(2015-07-05 15:24:19)
标签:
周立功创业故事成功之道财经自学成才 |
分类: 矿业人物 |
单片机IDH大王周立功:非典型创业成功之路
刘继顺
2015-07-05
2015年7月1日,我回祁东参加了周老先生(南方有色集团公司周南方董事长的父亲)的追思会。期间与周子恢先生谈到祁东经济发展状况与企业家时,他说:在资产上,周南方居第一;但在现金上,周立功居第一。
对周南方先生,我比较熟悉,他可是总资产达50亿元年产值近百亿元的铅锌锑铟硫冶炼企业--南方有色集团的掌门人,享誉桂湘和铅锌冶炼业。
而对周立功先生,则未曾谋面,一无所知。出于好奇,我便上网查阅。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ZLG、NXP、ARM、嵌入式系统、周工、周立功单片机和广州致远,扑面而来。
透过网上新闻及新浪博客“ZLG-周立功”的自传,他成长足迹与创业历程,在我们面前渐渐清晰起来:
1964年3月,周立功出生于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黎明村书香门第家庭。
1981年5月,在高考预选中以1分之差惨遭淘汰,无缘得见高考试卷;
1981年6月,入衡阳地区技工学校学习,凭自学做出了一台简易的单片机;
1983年7月,技校毕业后分配至祁东县化肥厂当维修电工,后调入湖南省铜套厂工作,做过电工和车工,设计和开发电磁阀、微机控制的自动化改造、低温辐射远红外加热技术,历任电工班长、团委书记、被评为省劳动模范与新长征突击手,破格晋升为工程师,期间到过阿克苏地区拜城援疆。
1990年10月(24岁),曾只身南下广东,先后在中山三乡镇香港维德电机厂(造吊风扇)和松岗镇保迪佳电子厂(现在的上市公司香港美亚,做出了国内第一个环形变压器与松下、先锋等国际大公司配套)打工。
1992年9月,以劳模推荐至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学习。
1994年9月,交流到广东,分配至佛山分析仪器厂工作,任党委书记。
1994年11月10日(30岁),辞职下海,以借来的2.5万元和两个表哥投入的6万元,共同创办广州强力电子发展有限公司,在广州五山科技街租柜台销售电子产品,后来代销Microchip产品,由于没有自己的开发工具,公司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1999年2月5日,因在广州强力电子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份、控制权及发展方向上,与两个表哥发生冲突,周立功离开强力公司,与太太以108万元注册创建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注册资金2650万元年营业额8亿元嵌入式系统研发与半导体芯片代理公司。
2001年5月,创立了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认证企业、广州市高端工控测量仪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Intel ECA全球合作伙伴和微软嵌入式系统金牌合作伙伴,在高端测量仪器市场、工业自动化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全套硬件、软件、定制服务与后台支持,坚持不懈地协助用户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增值。
2010年8月,收购了英国Sontia音频技术公司
周立功现任高级工程师、中国单片机协会理事、中国海洋大洋大学讲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创立周立功“3+1”创新教育模式,并在江西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实施。他的企业是嵌入式系统行业领导品牌,中国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嵌入式领域唯一一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育培育基地。
透过周立功的成长与创业历程,可以发现:
1、耳濡目染的书香熏陶
他爷爷读过三年私塾,当过钟表店3年的学徒,在汉阳兵工厂当过工人,做过生意,这在偏远的湘南祁东金桥黎明乡村,算得上有见识的能人了。大伯大舅叔叔都是文化人,父亲原为湖南大学机械系的学生,大三时因病退学成为了中学数学老师,母亲也是乡村中学教师。在他5岁时,爷爷带他去了北京、沈阳,6岁时,妈妈带他南下了广州。爷爷总说他长大了要么“不得了(变坏)”,要么“了不得(出息)”,还说“农村的骨头没有肉,变狗都要城里去”,“生意里面有咸味(利润)”。爷爷的话,时刻在周立功耳边响起,他立誓要做一个“了不得”的人,走出祁东,像大伯和大舅那样离开农村到北上广去。这种家庭文化熏陶,对周立功日后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曾学机械的父亲和爱好无线电与微机控制的叔叔周祖艳对其机械制作与无线电方面的启蒙。通过父亲大学同学陈应球老师找到刘吉和老师求教电路分析,通过周祖艳叔叔找到湖南大学的何诚与肖鸿猷教授到湖南大学旁听电子技术课程等。这是一般农家孩子所不具备的成长条件。
2、上技校与劳模班的命运垂青
周立功自小“顽皮”,学习全凭兴趣。小学时不认真听课,数学考试成绩很差,有“落花生、电灯泡”绰号为证。但当他明白道理后,从初中开始成绩直线上升。但终因对应试教育不适应,1981年高考预选时因差1分而败北,失去了进入高考大门的资格。高考失利的打击,促使他“幡然醒悟”,立志“终生学习”、“专注的力量成就梦想”。
所幸父母均为乡村中学老师,周立功有城镇户口而得以入衡阳地区技工学校学习电工,从此开启了他自学成才与创业之路。
否则为农村户口的话(在当时是没有读技校资格的),也许他只能当一辈子农民了!
技校毕业后,先后在祁东化肥厂和湖南省铜套厂当电工和车工,迷上了微机控制与自动化改造,很快成为电工班长与厂团委书记,并破格晋升为工程师,先后被评为衡阳地区和湖南省劳模与新长征突击手。在此期间,周立功展现出了他一点而通的学习能力、机敏灵巧的动手能力和果敢创新的才华。
即使如此,要当选上劳模的几率也是十分渺茫的。这一次命运垂青,正是他1992年保送至中国纺织大学劳模班的必要条件。
3、喜欢鼓捣,特立独行
周立功儿时喜欢鼓捣些小制作,1980年代初在技校与工厂时,凭自学制造了一台简易的单片机,并积极参与工厂电磁阀、微机控制的自动化改造、低温辐射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研发。
不甘于当一个小工人拿一点固定工资,毅然只身南下广东打工。
1992年劳模班归来,已就任厂党委书记而在别人看来发展前途无限的他,却决绝地辞职下海当个体户,销售电子产品。
尔后由销售到技术咨询与开发,由广州强力电子发展有限公司,到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单片机与技术支撑及开发方面,盈得了国内外大公司的认可。
4、贵人相助与花莲地震
在确定代理芯片销售与IDH作为公司发展方向过程中,周立功多次强调了北航的何立民、复旦的陈章龙、东华理工的周航慈、清华的邵贝贝教授的引领作用,他特别指出:是何立民教授,在他人生之初帮我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改变了一生;是陈章龙教授,前瞻性地分享未来发展方向,及时纠正前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从1994年至2000年,周立功的公司虽有获利,但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中。
转机来自于台湾花莲地震。本次地震致全球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芯片的主要产地台湾各晶园厂停工,波及整个全球IT市场。2001年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严重缺货,Atmel的代理商一下子将AT89C2051单片机和AT24C02 E2PROM的售价翻了几倍。而当时周令功恰从新加坡进了一批芯片,将LPC764单片机和CAT24WC02打包以14.8元的价格,一次性卖给一个用户100万套。基于NXP中国市场价格策略的调整,代理商周立功乘胜追击,使NXP成为了Atmel的强劲对手。
5、锐意进取,勤奋笔耕
自高考预选失利后,他幡然醒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勤奋学习与工作,而笔耕不止。
还在祁东当工人的1987年,就发表了《工业低温辐射远红外节电技术》系列论文。
从2003年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周立功主编的《周立功单片机公司策划系列丛书》40余本。
6、周立功的话
由于电子和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局势,您一定要明白:您距离失败永远只有6 个月!
尽管我们不能改变制度,也不一定能够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因为没有人能够阻止我们不断进步,如果失败或者失意,那只能怪我们自己无能,怪我们自己不善于学习,不能怪别人没有给您机会,更不能怪这个社会。
宋江就曾经说过:“潜伏爪牙卧荒丘”。只有先做好准备蓄势待发,届时您的才情与机会犹如火山爆发不可阻挡,后面一定有很多人排队求您。
并非名师就一定出“高徒”,大多数的情况恰恰是“高徒出名师”。
大凡成功的创业者,之所以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怀抱改变世界的野心!
初创者,尽可能跳过阶段0,采用购买改进方式。
综上所述,周立功草根出身(虽然出生于书香门第,但地处偏僻的家庭对其创业未提供过实际性帮助),求学受挫(没有良好的学历记录),仅凭不务正业和不安现状的野心与一腔热血,瞄准目标后,刻苦自学,顽强打拼,在IT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他是一个不甘现状的非典型创业成功者,与盖茨、乔布斯有着些许相似之处,是年轻创业者可资参考的坐标!
在仰佩他的同时,祝福他的事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