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采矿权评估报告

(2014-09-30 22:14:47)
标签:

财经

周庵铜镍矿

兴业矿业

唐河时代

矿权评估

分类: 矿业经济

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采矿权评估报告

寰诚评报字【2014】第 034 号

 

 

黑龙江省寰诚矿产资源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受内蒙古兴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采矿权进行了评估,现将该采矿权的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1、评估机构:黑龙江省寰诚矿产资源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哈尔滨开发区南岗集中区长江路 209 号中浩华尔街 A 栋 23 层 8 号;法定代表人:李俊才;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2]02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230199100085614(1–1)。

 

 

2、评估委托人及采矿权人

 

2.1、评估委托人:内蒙古兴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新城区八家组团玉龙大街路北、天义路西兴业集团办公楼;法定代表人吉兴业;注册资本人民币伍亿玖仟陆佰玖拾肆万肆仟伍佰贰拾捌元;
   

2.2、采矿权人: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住所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叶山村;法定代表人张树成;公司注册资本:肆亿叁仟叁佰捌拾万元整;
  
3、评估目的
为内蒙古兴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而涉及的“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采矿权”提供价值参考意见。

 

 

4、评估对象和范围
根据《采矿许可证》(C1000002014083210135260),采矿权人: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以下简称“周庵铜镍矿”);开采矿种:镍矿、铜;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30 万吨/年;矿区面积:2.6089km2;有效期限:壹拾贰年,自 2014 年 8 月 20 日至 2026 年 8 月 20 日;开采深度:由-20 米至-1000 米标高.本项目评估范围即为上述矿区范围。


周庵铜镍矿采矿权由原“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勘探”探矿权勘探区储量计算范围转为采矿权。

 

 

2004 年 7 月,内蒙古兴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挂牌方式依法取得周庵矿区的探矿权,项目名称为“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矿普查”, 证号为 4100000410256,挂牌出让成交价 16.67 万元,探矿权人已足额缴纳探矿权价款。


2006 年 9 月,内蒙古兴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探矿权延续,项目名称为“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矿详查”, 证号为 4100000730088。


2006 年 9 月,内蒙古兴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把该矿权转让给其子公司—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7 年 6 月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探矿权延续,项目名称为“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矿勘探”。勘查面积 8.69 平方公里, 证号为 410000053057。
   

2007 年 7 月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该项目勘查矿种进行了变更,项目名称更改为“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勘探”。 证号为 4100000720562。
   

2008 年 3 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完成了勘查区内矿体较厚、品位较稳定的 12~40 勘探线之间的勘探工作,提交了《河南省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勘探报告》,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以“中矿豫储评字[2008]018 号”文评审通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57 号”文予以备案。

 

 

5、评估基准日:确定为 2014 年 8 月 31 日。

 

 

6、评估原则


7、评估依据

 

 

7.16、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2008 年 3 月《河南省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勘探报告》;
7.17、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2008 年 8 月 18 日“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57 号关于《河南省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7.18、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4 年 8 月《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方案设计》;
7.19、矿山经济技术资料;
7.20、其他。

 

 

8、矿业权概况
8.1、矿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
河南周庵铜镍矿位于河南省唐河县南部,行政区划隶属于唐河县湖阳镇叶山村的孙庄、西长营、曲庄一带,地理坐标为:东径 112°42′45″~112°45′05″;北纬 32°26′52″~32°28′20″。唐河至湖北枣阳的 240 省道从矿区通过,北距唐河县城 29km,南距湖北枣阳县城 44km,距焦枝铁路南阳车站 79km,距汉丹铁路枣阳车站 44km,距宁西铁路唐河站 30km,距沪陕高速唐河站 35km,交通方便.
   

该区地貌形态由桐柏山系西部余脉的剥蚀低山丘陵及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组成,东部高、西部低。丘陵山区海拔高度 417~130m,平原区海拔 130~90m。 该区属长江水系唐河流域,为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历年最高气温 41.70℃(出现在 1988 年 7 月 19 日),历年最低气温-19.0℃(出现在 1991 年 12 月 29 日),年平均≤+5℃的天数为 69 天,年平均气温 15.1℃。水系不很发育,且上游多为季节性水流。多年年平均降雨量 913.6mm,历年最大降雨量 1228.7mm,历年最小降雨量529.5mm,一日最大降雨量为 246.2mm(出现在 1965 年 7 月 10 日),历史上百年一遇日最大降雨量 418mm。降雨量多集中在 6~9 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60%左右。年蒸发量 1469.2mm,12 月份至次年 3 月为冰冻期,冻土层深度最深达 0.40m。年无霜期220~250d。冬季日照率为 48%,阳光充足。
   

矿区位于唐河东岸直线距离约 11km 的二级阶地后缘,地表平缓,向唐河微倾斜,坡降由近山前的 7,至唐河岸边渐变为 2左右。矿区内地面标高 127~119m,相对高差 8m 左右。区内位于平原与低山、丘陵交汇地带,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红薯、大豆等,粮食自给有余。依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矿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无地震隐患。
   

8.2、矿区地质工作概况及所取得的地质勘查成果
   

1960-1961 年,河南石油队、水文队分别在本区测制了 1:20 万区域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

 

1977 年,郑州地校实习队与河南省地质十二队在本区东部进行了 1:5 万磷矿普查工作,填制了 1:2.5 万地质草图,对区内地层、岩性、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构造特征、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划分及观察研究,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区域性资料。同年,河南省地质局航测队在南阳地区进行了 1:5 万航空磁测,发现了豫 C-77-38、39、40、41、42 等异常,并建议对豫 C-77-39 号异常首先进行钻探验证。

 

1978-1981 年,河南省地质十二队对豫 C-77-38、39、40 航磁异常进行了 1:1万地面磁测,并分别进行了钻探验证,证实豫 C-77-39 异常为含铂镍超基性岩体引起。经对该含铂镍超基性岩体进行初步普查(完成工作量见表 1.4.1),提交了《河南省唐河县湖阳含铂镍超基性岩体初步普查地质报告》,圈出了六个矿体,估算了远景储量,其中镍 8.91 万吨,铜 3.82 万吨,铂+钯 7.41 吨,钴 0.21 万吨。
   

1990-1992 年,河南省地质矿产厅第四地质调查队在该区东部开展了新集、祁仪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对区内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
   

2006 年 8 月,受内蒙古兴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依据 1982 年河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调查队提交的《河南省唐河县湖阳含铂镍超基性岩体初步普查地质报告》,对唐河县周庵铜镍矿区进行了铜镍矿资源储量核查,于

 

2006 年 10 月提交了《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矿普查区与国家出资查明矿产地重叠区铜镍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核实(333)+ (334)?资源储量矿石量 2588.92万吨,镍、铜的平均品位分别为 0.43%、0.19%,镍、铜金属量分别为 111645 吨、48318吨,比原报告增加矿石量 460.2 万吨,镍金属量增加 22545 吨,铜金属量增加 10118吨。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对核查报告进行了评审,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提交了评审意见书,编号为中矿豫储评字[2007] 006 号。2007 年 1 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完成对报送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材料的备案,备案号为豫国土资储备字[2007]17 号。
  

2007 年 8 月,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对周庵铜镍矿进行勘探,于 2008 年 3 月提交了《河南省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勘探报告》,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以“中矿豫储评字[2008]018 号”文评审通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57 号”文予以备案。
  

8.3、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扬子古板块与华北古板块俯冲带内,含矿岩体属豫西南~豫南蛇绿岩带中的隐伏超基性岩体,处于秦岭~大别基性、超基性岩带南亚带、随枣岩群的西段。含矿超基性岩体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侵位于中元古界地层中。
  
8.3.1、地层: 区内西部第四系大面积分布,其下为新近系,东部出露一套中元古界朱家山岩群大雀山岩组。
(1)大雀山岩组(Pt2d): 分布在矿区东北部,面积约 0.4 平方千米,岩性为(炭质)白云石英片岩、黑云母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片状白云石英岩、浅粒岩、条带状白云石大理岩、石墨大理岩、大理岩等,局部见石榴斜长角闪岩。总体表现为以大理岩为主、大理岩与片岩互层产出的特点(图 3-1、表 3.1.2)。岩层总体走向近南北,倾向 260°~290°,倾角 30°~42°。岩石蚀变普遍,尤其在与超基性岩体接触部位蚀变更强,主要蚀变类型有次闪石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图版Ⅲ—1)、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局部矿化强烈,可构成镍铜矿体。
   

(2)新近系(N): 岩性主要为含砾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砂砾岩、含砾泥岩。被第四系覆盖。底板埋深 1.00~129.76 米,厚 0~93.44 米,西部、南部埋藏深、厚度大,东部、北部埋藏浅、厚度小。新近系地层与大雀山岩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3)第四系上更新统琚湾组(Q3j): 区内大面积出露,岩性为砂砾石、流砂、砂质粘土,含铁锰质结核,含砾粘土。厚 0~77.52 米,西部较厚,东部较薄。第四系与新近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8.3.2、构造: 矿区大部分为第四系覆盖,仅东部小面积出露基岩。基岩出露区构造较简单,层间小揉皱和顺层断裂构造较发育,局部发育近东西向断裂构造。
  
 (1)褶皱: 区内为单斜岩层,局部发育小型褶曲,规模较小,多为顺层流动掩卧褶皱,反映该区地层的强烈变形、变质和构造活动的多期性。
  
(2)断裂: 区内断裂构造规模较小,最长者 10 余千米,一般长几千米。以北西、北东向两组为主,伴有北北东向小断裂。
①东西向断裂:该组断裂为横切地层的断裂,主要有 F1、F2 两条断裂。 F1 断裂位于基岩区南部,倾向 5°,倾角 70~85°,宽 2~8 米,由构造角砾岩组成,角砾成分主要为大理岩,其次为各类片岩,呈次棱角~次圆状,胶结较紧密,略具定向,具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蚀变。该断裂出露长度为 200 米,向西进入第四系,向东为窑场及植被掩盖,延伸不清;F2 断裂位于 F1 北约 100 米处,出露长约 80 米,宽 1~2 米,倾向 10°,倾角 50~65°,特征与 F1 相似。
②南北向断裂:该组断裂较发育,主要位于大理岩与片岩的接触部位,为顺层断裂(见图版Ⅲ—7),宽 1~3 米不等,由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组成,角砾成分以片岩为主,局部以大理岩为主。其产状与地层一致,倾向 260°~290°,倾角 30°~42°。
  

 8.3.3、超基性岩体地质特征
   

周庵矿区超基性岩体侵位于区域岩层变形和变质作用之后,即侵位于中元古界朱家山岩群大雀山岩组(Pt2d)上段变质岩层中。在大雀山岩组地层之上,为新生界地层覆盖。超基性岩体为隐伏岩体,深埋于地下,地表未见出露,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界限明显。围岩受到较轻的接触变质作用,控制岩体的断裂构造不明显。岩体埋藏较深,顶界埋深一般 300-400 米,底界埋深一般 750~850 米。总的来看,岩体顶界埋深西部浅(局部最浅 142.47 米),东部深(局部最深 458.63 米),中间略浅。两侧深,在突起带两侧,埋藏深度明显增大,在岩体的边界局部翘起。岩体底界埋深东部深、西部浅(与顶界相反),局部最深为 1028.53 米,最浅处为 337.99 米(为东部岩体边界处)。总体上反映出岩体西部厚、东部薄的特征。


岩体规模较大,长 2450 米,宽:西部 700 米,东部 1500 米,水平投影面积 2.25平方千米。岩体平面形态呈西窄东宽的不规则三角形,岩体轴向北东 40°。北部一般倾向 0°~20°,倾角 0°~10°;在东部(ZK3602~ZK4404 孔)倾向东,倾角约 30°。南部倾向 140°~180°,倾角一般为 0°~20°;在西部呈“岩墙状”(19 线),倾向 140°,倾角达 42°。岩石类型比较单一,根据矿物成分的含量变化、共生组合、蚀变程度,分为二辉辉橄岩、二辉橄榄岩、蚀变二辉橄辉岩及全蚀变岩(次闪石岩、蛇纹岩、绿泥~次闪石、次闪~绿泥石岩)等岩石类型。属二辉辉橄岩~二辉橄榄岩型,以二辉橄榄岩为主。除此之外,在岩体内部常见数量较多的基性脉岩。
   

其总体地质特征为:岩体侵位于区域变质岩中,呈侵入接触关系,淬火边不明显,与围岩界限清楚,局部有混染现象及硬玉类物质,围岩有角岩化、次闪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滑石化,既有高温接触变质,也有低温矿物构成的接触带。岩体分异作用比较明显,岩石类型属二辉辉橄岩~二辉橄榄岩型,M/F 比值 3.8~5.2,属铁质超基性岩。岩相由内向外呈环带状,未伴生辉长岩相。矿物成分:斜方辉石略大于单斜辉石,不含斜长石。岩体内分布有不穿入围岩的基性脉岩。认为该岩体成因类型属阿拉斯加与阿尔卑斯型之间的过渡类型。岩体形成可能为上地幔拉斑玄武岩浆直接结晶沿造山带构造冷侵位于区域岩层变形和变质作用之后,即岩体是在岩浆源地以原生分离熔融结晶形成,又沿板块俯冲带挤入构造带中的洋壳碎块。
   

8.4、矿体特征
  
8.4.1、矿体: 区内铜镍矿化主要集中在岩体的内接触带蚀变壳内,在岩体顶、底板围岩中和岩体内部二辉辉橄岩与二辉橄榄岩两相带的接触部位局部见有矿化。K1 矿(化)带产于岩体顶部蚀变带中,构成“上矿带”; K2 矿(化)带产于岩体底部蚀变带中,构成“下矿带”。K1、K2 矿带产状分别与岩体的顶、底板一致;K3 矿(化)带产于岩体内部蚀变带中。各矿(化)层与围岩均呈渐变过渡关系,无明显界限。
   

K1-Ⅰ矿体:位于 K1 矿化带中,分布于 19-44 线之间,控制矿体长度约 1820m,宽 80-1060m,呈中间宽两端窄的板状(层状)体,形态不规则。平面上总体展布方向约 40°。矿体埋深291.57- 546.07m,赋存标高为-168.24- -425.59m。与岩体顶板形态类似,矿体在中部埋藏较浅,形成一近东西向弧形突起带,其两侧埋藏深度明显增大。矿体厚度为 1.06~31.96m,平均厚度 10.97m。矿体中部及东南部厚,东部、北部薄,西部变化大。矿体厚大部位品位一般较高。工业矿体矿量为 2057.17 万 t,镍、铜金属量分别为 86393t、37730t,平均品位分别为 0.42%、0.18%。
   

K2-Ⅰ矿体:位于 K2 矿化带中,分布于 03-44 线间,控制矿体长度为 1500m,宽 350~1100m,呈中间宽、两端窄的不规则板状体。矿体埋深 456.48-990.87m,赋存标高为-328.77-  -872.59m。与岩体底板形态类似,矿体西部深、东部浅,且在 2-40 勘探线岩体南部边界矿体迅速抬高,矿体产状较陡。矿体厚度为 1.62-69.40m,平均厚度为 28.22m。矿体中部及东南部厚,西部、北部及岩体四周薄。矿体厚大部位品位一般较高。工业矿体合计矿石量为 3276.81 万 t,镍、铜金属量分别为 143793t、58686t,平均品位分别为 0.44%、0.18%。
   

K3-Ⅰ矿体:位于岩体内部的二辉辉橄岩于二辉橄榄岩接触带,分布于 19 线上,有 2 个钻孔控制,控制矿体长度为 380m,宽 1600m。矿体埋深 469.56-874.41m,赋存标高为-343.36- -766.29m,产状较陡,形态呈弧形,产状变化较大,弧顶较缓,两翼较陡。矿体厚度为 10.15~19.38m,平均厚度 16.70m。工业矿体合计矿石量为 66.87 万 t,镍、铜金属量分别为 2073t、201t,平均品位分别为 0.31%、0.03%。
   

8.4.2、矿石质量:矿石自然类型为浸染状矿石;工业类型为超基性岩含镍(铂钯)硫化物矿石。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方黄铜矿、马基诺矿等。脉石矿物有蛇纹石、次闪石、绿泥石、橄榄石、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等。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晶、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细脉、网脉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以浸染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为主,局部见有致密块状构造和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中主要有益元素有:Ni、Cu、Co、Pt、Pd、Au、Ag、Os、Ir、Ru、Rh、Cr2O3、S 等,其中 Co、Pt、Pd、Au、Ag 可综合回收利用,有害元素:P 为 0.002-0.022%;As 为 0.0002-0.0003%,含量较低,对矿石加工选冶无影响。 矿石品位较低,主导矿种镍品位一般为 0.2-0.4%,矿石品级为贫矿石级。
   

8.5、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选矿试验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完成,试验规模为小型试验室试验,建议工艺流程为一粗二扫四精混合浮选,工艺指标及条件为:
磨矿细度:-0.074mm 88.05%; 浮选时间:每次粗、扫选各 5 分钟,每次精选各 7 分钟; 药剂用量:硫酸铜为 200g/t,SC 为 100g/t,TNF 为 84g/t; 连续磨矿浮选工艺闭路试验分选指标:精矿镍、铜品位分别为 7.14%和 3.20%,镍、铜回收率分别为 64.77%和 72.46%;精矿中伴生的 Co、Au、Ag、Pt、Pd 品位分别为 0.27%、2.13g/t、25.01g/t、2.99g/t、2.71g/t,回收率分别为 37.35%、75.77%、16.74%、74.45%和 67.48%。


8.6、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概况
矿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新近系松散沉积物的孔隙内,其分布规律主要与地层孔隙发育程度有关,并受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赋存于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和裂隙内,其发育规律与与溶蚀程度、裂隙发育特征有关。矿区内地下水的水量随地质构造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水质良好,矿区内施工了 9个抽水试验孔,概略估算出单孔涌水量 12001.28t/d。矿体顶底板均为隔水性较好的岩层。总体来说,本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根据工程地质实测数据,矿体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稳定,抗压、抗拉、抗剪强度均较高,物理力学性质稳定,工程地质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矿区内地下平缓,地层稳定,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矿区地质环境良好。

 

 

9、矿山开发利用现状
 矿山截止 2010 年 3 月,已经施工完成的工程有: 主井,井筒净直径 Φ5.6m,井口标高为 130.0m,井底标高为-471m,现已完成竖井掘砌,准备二期开拓工程; 副井,井筒净直径 Φ7.5m,井口标高为 130.0m,设计井底标高为-892m,目前竖井至-790.5m,并完成掘砌工作;东风井,井筒净直径 Φ4m,井口标高 126.0m,最末服务水平为-310m,目前一期已经完成进入二期开拓,完成开拓 260 米;西风井,井筒净直径 Φ4m,井口标高为 120.8m,最末服务水平为-310m,目前已完成竖井井筒掘砌工作。办公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尚未进行外墙装饰。矿山设计生产能力为 10000t/d,基建井巷工程与之匹配。矿山基建工作自 2010年 3 月已停工四年,目前矿山正在进行复工前期准备工作。

 

 

10、评估实施过程
10.1、接受委托阶段:2014 年 9 月 15 日,内蒙古兴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周庵铜镍矿采矿权评估,委托人向本公司阐明本次评估的目的、评估基准日等有关事宜,并将相关资料提交本公司。
10.2、尽职调查阶段:2014 年 9 月 16 日~9 月 18 日,我公司评估人员李俊才(矿业权评估师、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等在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的陪同下,对周庵铜镍矿进行现场勘察,同时进行产权验证和查阅有关材料,征询、了解、核实矿床地质勘查、矿山建设和生产经营等基本情况,指导企业准备评估有关资料,实地考察矿山的建设情况,现场收集、核实与评估有关的地质、设计、财务资料等;对矿区范围内有无矿业权纠纷进行了核实,调查矿产品销售价格。
10.3、评定估算阶段:2014 年 9 月 19 日至 2014 年 9 月 24 日,依据委托方提供和评估人员收集的评估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确定评估方法,完成评定估算,形成评估报告初稿,进行公司内部三级审查,与委托方交换意见,并对评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10.4、提交报告阶段:在评估报告经过严格审查及修改后,2014 年 9 月 25 日,打印、装订评估报告及其附件,向委托方提交正式的评估报告书。

 

 

11、评估方法
根据《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并参照《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鉴于周庵铜镍矿为建设矿山,经济技术资料较齐全,具备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的适用条件。因此,本项目评估确定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
  
12.1、评估指标和参数选取依据: (1)本项目评估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是以《河南省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勘探报告》及其评审备案证明备案的资源储量为基础;  (2)其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选择,参考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唐河时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方案设计》(以下简称《铜镍矿方案设计》)、矿山提供的资料以及有关的技术经济规范与评估人员掌握的资料确定。
  

12.2、备案保有资源储量
 根据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2008 年 3 月《河南省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勘探报告》及其备案证明,截至 2008 年 3 月 31 日,周庵铜镍矿采矿权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331+332+333)矿石量 9754.90 万吨,Ni 金属量 328388吨,Cu 金属量 117534 吨,伴生 Pt 金属量 18401 千克,Pd 金属量 15703 千克,Au金属量 12157 千克,Ag 金属量 402218 千克,Co 金属量 13095 吨。
   

12.3、动用资源储量: 矿山正在建设中,没有动用资源储量。
   

12.4、本次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
本项目评估,(331)、(332)按基础储量全部参与评估计算,(333)根据《铜镍矿方案设计》取可信度系数 0.6 折算后参与评估计算。则:评估利用资源储量=2096.89+2540.53+5117.48×0.6=7707.91(万吨) (矿石量)
   
12.5、采矿、选矿方案及其技术指标
根据《铜镍矿方案设计》,矿山地下开采,竖井开拓,中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房柱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采矿综合回采率 84.2%,综合矿石贫化率 7%。矿山设计工艺流程为: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二段连续磨矿流程、一粗二扫四精混合浮选流程。选矿工艺技术指标为:精矿产率为 3.77%,精矿镍、铜品位分别为 7.10%和 3.195%,镍、铜回收率分别为 64.00%和 72.00%。精矿中伴生的 Co、Au、Ag、Pt、Pd 品位分别为 0.27%、2.13g/t、25.01g/t、2.99g/t、2.71g/t,回收率分别为 37.35%、75.77%、16.74%、74.45%和 67.48%。

 

12.6、可采储量
根据《铜镍矿方案设计》,周庵铜镍矿没有设计损失量,本项目评估也不考虑设计损失量。则:可采储量=(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回采率=(7707.91-0)×84.2%=6490.06(万吨)  (矿石量).计算的可采金属量为:Ni 218620.92 吨,平均品位 0.34%;Cu 79734.37 吨,平均品位为 0.12%;伴生可采金属量为:Pt 9296 千克,平均品位 0.14g/t;pd 7933.16千克,平均品位 0.12g/t;Au 6141.72 千克,平均品位 0.09g/t;Ag 203200.53 千克,平均品位 3.13g/t;Co 6615.59 吨,平均品位 0.01%。
   
12.7、产品方案: 根据《铜镍矿方案设计》,本项目确定评估采用的产品方案为铜镍混合精矿。
   

12.8、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周庵铜镍矿《采矿许可证》证载生产规模及设计生产规模均为 330 万吨/年。本项目评估据此确定生产规模为 330 万吨/年(其中:达产期 4 个月,达产期生产能力为设计的 85%)。矿山服务年限根据公式计算为 21.20 年。其中:建设期 3 年,自 2014 年 9月-2017 年 8 月;达产期 4 个月,自 2017 年 9 月~12 月;生产期 20 年 10 个月,自 2018 年~2038 年 10 月。
   

12.9、销售收入: 年销售收入=∑(年产品产量×产品销售价格)
  

12.9.1、产品产量
产品方案为铜镍混合精矿,正常生产年采出矿石量 330 万吨。年精矿金属产量=原矿产量×平均品位×(1-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年精矿 Ni 金属产量=330 万吨×0.34%× (1-7%)×64.00%=6616.37 吨;年精矿 Cu 金属产量=330 万吨×0.12%× (1-7%)×72.00%=2714.73 吨;年精矿 Co 金属产量=330 万吨×0.01%× (1-7%)×37.35%=116.84 吨;年精矿 Au 金属产量=330 万吨×0.09g/t× (1-7%)×75.77%=220.06 千克;年精矿 Ag 金属产量=330 万吨×3.13g/t× (1-7%)×16.74%=1608.53 千克;年精矿 Pt 金属产量=330 万吨×0.14g/t× (1-7%)×74.45%=327.28 千克;年精矿 Pd 金属产量=330 万吨×0.12g/t× (1-7%)×67.48%=253.14 千克
   

12.9.2、产品销售价格
本项目销售价格评估按 2009 年 9 月~2014 年 8 月 5 年平均市场价格确定。根据评估人员收集的网上资料和计价系数,确定销售价格如下。
                            评估采用销售价格表
元素       单位        平均价格    计价系数   增值税税率  不含税价格
 Ni         万元/吨     13.8774       70%        15%           8.30
 Cu         万元/吨       5.7646       40%        17%           1.97
 Co         万元/吨     26.7981       35%        17%           8.02
 Au       万元/千克   29.362         82%                          24.08
 Ag       万元/千克    0.5527        72%        17%           0.34
 Pt       万元/千克     33.602        30%        17%            8.62
 Pd       万元/千克    15.419        30%        17%            3.95
根据以上金属产量及其销售价格,假设本矿山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则 2018年后正常生产年销售收入计算为 70867.92 万元[刘继顺注:价格偏高,销售收入偏高]。
            
   

12.10、固定资产
12.10.1、固定资产投资额
                                                                                     

矿山财务数据及设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万元           评估取值
  分类           在建工程   设计增加      合计              分类            金额
井巷工程    11709.48   22584.27  34293.75   井巷工程        37854.11
建筑工程    2551.83     20320.13  22871.96   房屋建筑物      25246.51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         31577.73  31577.73   机器设备        46817.32
安装工程                      10836.20  10836.20      其中:原值    40014.80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0338.30  10338.30      进项增值税    6802.52
                                                    合计          109917.94
合计             14261.31     95656.63  109917.94  其中:原值      103115.42
备注:(1)矿山长期待摊费用建筑工程费用;(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扣除土地费用后加权平均分摊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中;预备费及建设期利息不参加计算;(3)在建工程在评估基准日列示;设计增加固定资产按建设期 3 年平均投入。
   
12.10.2、回收固定资产残(余)值、更新改造资金及回收抵扣设备进项增值税
井巷工程按财务制度规定计提维简费、不再采用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留残值。回收房屋建筑物、设备的残值按其固定资产原值乘以固定资产残值率计算。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及《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井巷工程更新资金不以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考虑,而以更新性质的维简费及安全费用方式直接列入经营成本;房屋建筑物和设备采用不变价原则考虑其更新资金投入。按照《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及有关部门的规定,结合本矿房屋建筑物特点、矿山服务年限,本次评估确定房屋建筑物按平均 25 年折旧年限计算折旧,残值率为 5%。经计算,在评估计算期末回收余值 4939.90 万元。按照《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及有关部门的规定,结合本矿设备特点、矿山服务年限,本次评估确定设备按平均 12 年折旧年限计算折旧,残值率为5%。经计算,在 2029 年回收残值 2000.74 万元,同时投入更新资金 46817.32 万元
                 
根据国家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关规定,本次评估在矿山生产期内,产品销项增值税抵扣当期材料、动力进项增值税后的余额,抵扣设备进项增值税;当期未抵扣完的设备进项增值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生产期各期抵扣的设备进项增值税计入对应的抵扣期间的现金流入中。

 

 

12.11、流动资金
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按固定资产资金率估算流动资金。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有色金属矿山固定资产资金率为 15%-20%,本项目按 17.5%的固定资产资金率计算,则:流动资金为 18045.20 万元〔109917.94×17.5%〕。流动资金按生产负荷分别在 2017 年 9 月投入 15338.42 万元,在 2018 年投入 2706.78万元。评估计算期末回收全部流动资金。


 12.12、经营成本及总成本费用
根据矿山财务数据和《铜镍矿方案设计》,并结合矿业权评估有关规定,按制造成本法确定的矿山单位原矿生产成本费用如下:
  矿山采选成本费用取值估算表   单位:元/吨原矿
                设计数据        评估取值
项目       采矿   选矿  合计  采矿  选矿   合计
材料费    12.18   15.37 27.54 10.41 13.14  23.54
动力费     9.41   27.73 37.14  8.04 23.70  31.74
职工薪酬费28.49    2.19 30.69 24.67  2.19  26.87
修理费     3.42    2.08  5.50  3.42  2.08   5.50
折旧费    29.53    9.85 39.38              12.51
维简费                  10.00              10.00
 其中:折旧性质           5.41               5.41
     更新性质            4.59               4.59
安全费用                10.96              10.96
其他制造费用1.71  0.66   2.37 1.71   0.66   2.37
管理费用                 33.75             12.20
 其中:折旧费              9.17              4.30
      摊销费                                1.26
矿产资源补偿费                              5.01
     安全费用                              10.41
财务费用                 11.15              2.30
合计      84.73  57.89 187.51 69.21 41.77 137.98
 注:(1)材料费、动力费按设计数据折算为不含税;(2)安全费用根据“ 财企〔2012〕16 号”文确定地下金属矿山为 10 元/吨;尾矿库为 1 元/吨,折算为原矿后按 0.9623 元/吨;(3)维简费按“中色财字〔91〕第 379 号”文《关于提高有色金属统配矿山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标准的通知》文确定为 10 元/吨,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折旧性质维简费按井巷工程采用工作量法确定为 5.41 元/吨,其余 4.59 元/吨为更新性质维简费;(4)折旧费按房屋建筑物 25 年、机器设备 12 年、残值率统一为 5%重新计算;(5)财务费用按流动资金中70%为银行贷款,贷款利率按自 2012 年 7 月 6 日起执行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6.00%计算;(6)管理费用中:折旧费、摊销费在折旧费中统一计算,安全费用单列,矿产资源补偿费按评估采用的销售价格重新计算为 4.30 元/吨;(7)外包部分成本列入职工薪酬费中,评估取值按其 85%进行估算。
单位原矿总成本费用为 137.98 元/吨[刘继顺注:深井矿山制造成本偏低]。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折旧性质的维简费-财务费用。 单位原矿经营成本为 117.76 元/吨。

 

 

12.13、销售税金及附加
本项目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以应交增值税为税基,根据国发[1985]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 448 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和财政部财综[2010]98 号《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本矿纳税适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为 1%、教育费附加费率为 3%、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为 2%。应交增值税为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销项税以销售收入为税基,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8]171 号《关于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适用的产品销项税率为 17%;产品进项税率为 17%(以材料费、动力费为税基)。根据国家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关规定,自 2009年 1 月 1 日起,新购进设备(包括建设期投入和更新资金投入)进项增值税,可在矿山生产期产品销项增值税抵扣当期材料、动力进项增值税后的余额抵扣;当期未抵扣完的设备进项增值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抵扣完设备进项增值税后的正常生产年份(以 2019 年为例)计算如下:年产品增值税销项税额=年销售收入×销项税率=70867.92×17%=12047.55(万元)
年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年材料费+年动力费)×17%=(7768.20+10474.20)×17%=3101.21(万元)。年抵扣设备进项增值税额=0.00 万元
年应交增值税额=年产品销项税额-年产品进项税额-年抵扣设备进项增值税额=12047.55-3102.21-0.00=8946.34(万元);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增值税额×城市维护建设税率8946.34×1%=89.46(万元);年教育费附加=年增值税额×教育费附加费率=8946.34×3%=268.39(万元);年地方教育费附加=年增值税额×教育费附加费率=8946.34×2%=178.93(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本项目资源税税额标准为9 元/吨,则正常生产年份:年资源税=年原矿产量×单位原矿资源税税额=330 万吨×9 元/吨=2970.00 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合计=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年资源税=89.46+268.39+178.93+2970.00=3506.78(万元)


12.14、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矿业权评估中,企业所得税统一以利润总额为基数,按企业所得税税率 25%计算,不考虑亏损弥补及企业所得税减免、抵扣等税收优惠。正常生产年份(以 2019 年为例)企业所得税计算如下:
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年销售税金及附加=70867.92-45533.14-3506.78=21828.00(万元)
年企业所得税=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税率=21828.00×25%=5457.00(万元)
   

12.15、折现率
    折现率是指将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其基本构成为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之和。无风险报酬率选取通常可以参考发行的中长期国债利率或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来确定。风险报酬率根据勘查开发阶段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和财务经营风险报酬率累加确定。本项目评估无风险报酬率根据 5 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确定为 4.75%。风险报酬率中的勘查开发阶段风险主要是因不同勘查开发阶段距离开采实现收益的时间长短以及对未来开发建设条件、市场条件的判断的不确定性报酬率取值,取值范围在 0.15%~3.00%之间。本项目评估取值 1.70%。行业风险是指行业性市场特点、投资特点、开发特点等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取值范围在 1.00~2.00%之间。本项目评估取值 2.00%财务风险包括产生于企业外部而影响财务状况的财务风险和产生于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两方面,取值范围在 1.00~1.50%之间。本项目评估取值 1.30%。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本项目折现率取 9.75%。

 

 

13、评估假设
本评估报告所称评估价值是基于所列评估目的、评估基准日及下列基本假设而提出的公允价值意见:

 

14、评估结论:评估小组在充分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及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评估程序,选取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计算,确定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采矿权(评估计算服务年限 21.20 年,动用可采储量矿石量 6490.06万吨,Ni 金属量 218620.92 吨,Cu 金属量 79734.37 吨;伴生可采金属量为:Pt 9296千克,pd 7933.16 千克,Au 6141.72 千克,Ag 203200.53 千克,Co 6615.59 吨)评估价值为 40198.37 万元人民币,大写人民币肆亿零壹佰玖拾捌万叁仟柒佰元整

 

 

15、有关问题的说明

16、评估报告使用限制

17、评估机构和评估责任人
评估机构:黑龙江省寰诚矿产资源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俊才
项目负责人:李俊才(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
报告复核人:洪广禄(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高级经济师)

 

18、评估报告日
本评估报告日为 2014 年 9 月 25 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