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源卡特巴阿苏金矿-金腰带上的明珠

标签:
卡特巴阿苏金矿花岗岩蚀变岩型财经 |
分类: 话说找矿 |
新疆新源卡特巴阿苏金矿-金腰带上的明珠
-花岗岩内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刘继顺
2014-03-27
一、发现与勘查历程
卡特巴阿苏金矿床,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城以南约30km,西天山南缘那拉提山主脊两侧。区内地形切割强烈,坡陡沟深,最高海拔3650m,最低海拔2540m,相对高差500-1100m。雨雪较多,植被发育,浮土很厚,基岩露头少。工作条件极为艰苦。
2004- 2005 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与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物化探所合作, 完成“新疆新源县那拉提一带铜金1: 10 万化探普查”的地质勘查中央专项资金项目(83°00′-84°00′E,43°00′-43°20′),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于2005年底,提交“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山一带铜金化探普查报告”。
2006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开展化探异常初步查证时,发现了卡特巴阿苏地区5个铜金化探高异常区(其中有样品含金高于1克/吨)。以此为依据,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登记了卡特巴阿苏金矿探矿权。
2007年8月17日,海南美盛集团有限公司和乌鲁木齐市义德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出资组建新疆美盛矿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人民币,由海南美盛集团控股,开展新源卡特巴阿苏地区金矿风险勘查。
2008年6月,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七分队开展卡特巴阿苏异常查证。在一次路线地质调查将要结束时,杨维忠在山坡边首次发现了一处金矿化露头-不足1m宽的褐铁矿化蚀变花岗岩露头,初步判定是黄钾铁矾化带,便采了两个8公斤的化验样品。经化验,金含量达7.2克/吨。接着在该条矿化带附近,又发现了一条金矿化蚀变带。
2009年,开展了地表地质填图和预查,发现金铜矿化产于构造蚀变的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但所采样品,经化验仅个别样品金品位高于1克/吨(最高3.1克/吨)。除在卡特巴阿苏地表发现一些矿化线索外,并无实质性突破。主要原因是区内植被发育,第四系覆盖严重,基岩露头少。经论证,决定修路,对地表矿化开展钻探和坑探深部评价工作。
2010年,获得“新疆新源卡特巴阿苏金铜多金属矿详查”探矿证(T651200802005060),修通了往卡特巴阿苏的简易公路,开展了槽探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完成了3个各200m深钻孔和总长1800m平硐,在平硐内发现了高达300克/吨的金矿样品。
2011年,完成了钻探2500m(10个钻孔),孔孔见矿。圈出长2.5km宽60-300m金矿化蚀变带(含工业金矿体9个、金盲矿体6个、低品位金矿体20个、盲铜矿化体6个,总计41个矿体),初步估算333+334类金资源量9.8吨,铜金属量422吨。
2012年,“新疆新源卡特巴阿苏金铜多金属矿详查”探矿证顺利延续,完成钻探2.5万米(57个孔)、槽探和坑探,使金铜矿化蚀变带延长至3km。据称:卡特巴阿苏4号主矿体,经估算333+334类金资源量26吨,平均品位5.7克/吨;全区估算333+334类金资源量53吨,平均品位3.51克/吨。
2013年7月,开展新源县卡特巴阿苏金矿勘探,设计钻探4万米、坑探3km,提交全区详查报告,部分地段达到勘探程度,2014年4月提交储量报告。
目前,勘探还在进行中。累计投入资金1.5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修筑通往矿区的简易公路。据称:新疆美盛矿业公司计划2015年建成矿山,拟采选规模3000吨/日,年处理矿石量60万吨。
二、地质特征
卡特巴阿苏金矿处于西天山那拉提成矿带中段。那拉提成矿带,据称为天山成矿带-中亚成矿带上的金腰带。
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那拉提岩群中深变质岩、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火山岩及灰岩、碎屑岩。
区内侵入岩繁多,其中大面积出露石炭纪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还有少量基性-超基性岩。可见少量泥盆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及二叠纪花岗斑岩和花岗岩。
区域构造为那拉提南缘断裂和北缘断裂。其中那拉提北缘断裂总体呈北东东向展布,长数百公里,断层破碎带宽数十米,倾向南,系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分界断裂。
含矿岩体为石炭纪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体,属于I型富钾高碱磁铁矿系列。控岩断裂为超岩石圈那拉提北缘断裂带。
矿体主要产于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黄铁矿化及硅化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少量(铜矿体)产于岩体与灰岩接触部位。那拉提北缘断裂(F2 逆断层)横贯全区,含金岩体夹持于 F3和F7 次级断层间。
据赵树铭、杨维忠、王敦科和宋安强(2012,矿床地质,31卷增刊,825-826,卡特巴阿苏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介绍:
矿化蚀变长 2500 m,宽 60-300m。以金品位>2.5g/t,在地表圈出金工业矿体 9 个,隐伏金矿体 6 个;以金Au 品位1.0-2.5g/t,圈出低品位金矿体12个、隐伏金矿体14个,隐伏铜矿(化)体5个,总计46个矿体。
矿体总体上呈NEE向,局部为近EW向,倾向南,倾角20-72度,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尖灭再现局部膨大。矿体地表长40-600m,均厚0.67-14m,平均品位2.56-9.98g/t;低品位金矿体平均含金11.01-2.45g/t;隐伏铜矿(化)体平均含铜0.19-0.42%。
金一般以独立金矿体产出,少量以伴生金的形式产在铜矿体中。矿石类型分为块状、脉状、稀疏浸染状类型,主要含金矿物为黄铁矿和自然金,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和斑铜矿。
矿石具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及少量黄铁矿石英细脉状结构,块状构造,部分为碎裂状构造。矿石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及少量绢云母、黑云母和方解石。
围岩蚀变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找矿标志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孔雀石化、黄铜矿化、蓝铜矿化和钾硅化。
矿体与矿化蚀变带形态不规则,与围岩无明显界线,总体分布于断裂带内,但并非严格受断裂控制。含矿热液沿断裂带运移,在分支断裂、断裂交汇部位的节理、裂隙密集段,交代形成富矿体。
卡特巴阿苏金矿床类型,大多认为属于与酸性岩体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少数认为属于斑岩型铜金矿床。
附:
海南美盛集团公司,组建于2007年,以海南京邦矿业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旗下有直属与控股公司12家,以矿产勘探与开发为主线,涉及房地产、能源投资、实业、旅游、市政建设、高科技产业投资及农业综合开发领域,董事长陈农。其中美盛板块有新疆美盛矿业、和静美盛矿业、河南美盛矿业投资与河南美地矿业投资4家公司,与新疆地矿局及河南地矿局联合,开展风险地质勘探,拥有采矿权3个,探矿权36个(达详查以上探矿权10个);中稷板块有昌江中稷大地矿业公司,主要从事昌江铁矿贫矿石精选,2002年投产,设计年产量100万吨铁精选,年缴税金8000万元以上;京邦板块有海南京邦投资公司,生产锆钛砂矿,2002年起探明锆矿物20万吨、钛矿80万吨,拥有文昌昌洒鹿马岭和白岭一带近20平方公里的采矿权,年产毛矿6万吨采矿设施和年生产加工能力达4万吨中矿的精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