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2013-10-04 11:34:35)
标签:

山东莱州

朱郭李家

金矿普查

矿权评估

财经

分类: 矿业经济

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
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经纬评报字(2009)第235号

 

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的委托,对转让探矿权提供价款参考意见所涉及的“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进行了评估。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进行了现场勘察、市场调查与询证,对委托评估的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在2009年6月30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进行了估算。
现将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1、评估机构
机构名称: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D座1502室;法定代表人:刘忠珍;“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编号:11020001;“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1999]00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编号:110000001141686。

2、评估委托方及探矿权人
评估委托方及探矿权人: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编号:事证第137000000426号;法定代表人:王其鸿。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原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位于我国第一大黄金生产基地招远市,成立于1958年,是以地质矿产勘查为主,工程勘察、基础施工和多种经营为辅的综合地质队。现有职工156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203人。

 

 

3、评估目的
为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转让探矿权提供价款参考意见。探矿权人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拟转让“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对“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进行评估,并处置探矿权价款。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方提供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4、评估对象及范围
本项目评估对象为: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T37120081102017085;探矿权人: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探矿权人地址:山东省招远市泉山路166号;勘查项目地理位置:山东省莱州市;图幅号:J51E016001;勘查面积:2.28平方千米;有效期限:2008年11月4日至2010年9月30日;勘查单位: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发证机关: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该探矿权为1998年换证项目,原探矿权名称为山东省莱州市焦家—马塘深部金矿普查。换证前勘查许可证号:勘鲁字(96)01370108,面积6.14平方千米。有效期限:1996年7月~1997年12月。
1998年,山东省莱州市焦家—马塘深部金矿普查探矿权依法进行了换证。勘查许可证号:3700009860070,面积4.6平方千米。有效期限:1998年9月30日~2000年6月30日。
2000年7月,该项目依法进行了首次探矿权延续,勘查许可证号为:3700000030192。面积为:3.6平方千米。有效期限自2000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2002年7月,该项目依法进行了第二次探矿权延续,勘查许可证号先后为:3700000230254、3700000430078。面积为:3.58平方千米。有效期限自2002年7月1日至2004年2月11日。2004年2月,该项目依法进行了第三次探矿权延续,勘查许可证号为:3700000430078。面积为:3.58平方千米。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12日至2006年2月11日。
2005年3月,“山东省莱州市焦家—马塘深部金矿普查”分立为二个探矿权,名称分别为:“山东省莱州市东季西南地区金矿普查”、“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金矿普查”。“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金矿普查”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为:3700000521491。面积为2.05平方千米。有效期限自2005年12月30日至2007年2月11日。
2007年2月,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延续,勘查许可证号为3700000730037。有效期限自2007年2月12日至2008年3月31日。
2007年9月,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与“山东省莱州市马塘东部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合并,勘查许可证号为3700000730693。面积为2.05平方千米。有效期限自2007年10月12日至2009年9月30日。
2008年11月,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与“山东省莱州市大冢坡南部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合并,名称为“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勘查许可证号为T37120081102017085。面积为2.28平方千米。有效期限自2008年11月4日至2010年9月30日。勘查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
点号  X坐标       Y坐标      点号   X坐标     Y坐标
1、120°06′15″  37°24′00″9、 120°07′30″37°23′30″
2、120°06′45″  37°24′00″10、120°07′30″37°23′00″
3、120°06′45″  37°23′15″11、120°07′00″37°23′00″
4、120°07′02″  37°23′15″12、120°07′00″37°22′49″
5、120°07′04″  37°23′14″13、120°06′34″37°22′49″
6、120°07′05″  37°23′15″14、120°06′30″37°23′00″
7、120°07′15″  37°23′15″15、120°06′15″37°23′00″
8、120°07′15″  37°23′30″
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勘查区,与1984年《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工作区、1986年《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工作区部分重叠;与1972年提交的《山东掖县焦家金矿区地质勘探报告》工作区极小部分重叠。(详见“勘查区与1984年、1986年、1972年工作区关系简图”)该探矿权自设立至本次评估基准日未进行过评估。探矿权权属无争议。

 

 

5、评估基准日
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对评估基准日的时限及评估委托方要求,本项目评估确定的评估基准日为2009年6月30日,在本评估报告中所采用的一切取费标准均为2009年6月30日的有效时点价格标准。

 

 

6、评估依据
《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报告》(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2009年1月);《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1984年12月);《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1986年12月);评估委托方提供及评估人员收集的有关资料;其他。


7、评估实施过程
评估工作自2009年7月10日开始到2009年7月25日结束。
7.1  2009年7月10日~7月14日,接受委托、准备评估资料阶段。本公司接受委托方委托,明确此次评估的目的、对象、范围,确定评估基准日,签订探矿权价款评估合同书,拟定评估计划。
7.2  2009年7月15日~7月17日,评估人员李秀芝(注册矿业权评估师)、李岩(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项目负责人)、吴樾赴探矿权勘查区,由探矿权人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总工办毕明光先生、朱郭李家金矿项目负责人高树建先生带领勘察探矿权勘查区。
现场勘察内容:勘查区交通情况、勘查区内地质工作情况。经评估人员现场勘察,勘查区位于滨海平原地带,勘查区交通便利,距市区20千米左右。勘查区内地势平坦,地表为农田,农作物基本覆盖勘查区全区。地表施工的工作量已不可见,钻孔封孔标志被破坏,钻孔施工地点零星可见岩心。勘查区周围现无采矿活动。
评估工作人员与探矿权人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技术人员核实历年工作量,评估委托方补充提供评估相关的资料。

7.3  2009年7月18日~7月25日,评估小组按制定的评估方案,确定评估方法。组织专家对地质要素价值指数进行评判打分。评估工作人员按照既定的评估方法,选择合理的评估参数进行具体的评定估算,出具评估报告初稿并与委托方交换意见,经公司内部审核后最终提交正式探矿权评估报告。


8、勘查区概况
8.1 勘查区位置与交通
勘查区位于莱州市东北27千米处,北起乌盆吕家,南至大塚坡村,属金城镇管辖。勘查区面积 2.28平方千米。烟台—潍坊(206国道)公路、文登—三山岛公路从勘查区通过,烟台—潍坊高速公路从矿区东部的蚕庄通过,大家洼—莱州—龙口铁路从矿区西侧通过,北距龙口港35千米,水陆交通极为方便(详见勘查区交通位置图)。


8.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勘查区属丘陵与滨海平原过渡地带,东高西低,东部的望儿山海拔177.59米;西邻莱州湾,地势较平缓。区内年平均气温12.4℃,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600~700毫米。勘查区内无大的水系,冲沟较发育,雨季呈径流,旱季常干涸。勘查区周围大、中型矿山密布,有新城、焦家、河东、河西、望儿山、红布、东季、马塘等矿山,采金业发达,已成为本地区的经济支柱。区内主要农作物及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工业以农业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和海产品加工业为主。勘查区电力、水源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8.3 勘查区地质工作概况
1967年5~12月,山东省地质局803队开展了1:5万视电阻率联剖和1:1万激电中梯测量,完成工作量分别为40平方千米和3平方千米。据异常特征推断了二处构造破碎带和三处硫化物富集体。提交了《山东招远西北部徐家疃—朱桥地段电法工作报告》。
1968年4~11月,山东省地质局803队在该区南北两侧开展了1:1万激电中梯测量工作。推断硫化物富集带18条,修正了1967年用联剖法推断的构造部位。提交了《山东招远西北部金矿徐家疃—大塚坡地段激发极化法工作报告》。
1977~1987年,山东省地质局物探队在该区开展了物化探工作,提交了《山东省胶东西部金矿普查77—78年物化探工作成果报告》、《山东省胶东西部金矿普查激电工作成果报告》、《山东省胶东西部金矿普查掖北地区重力工作结果报告》、《山东省胶东西部金矿普查鲍李工区物化探工作成果报告》。
1967~1969年山东省地质局807队于1967年发现了焦家金矿床。该阶段工作范围南起朱桥、北至新城,控制断裂蚀变带走向长9千米,填制1:1万地形地质图43平方千米,1:2千马塘—龙埠地段地形地质图3.28平方千米。在此期间,山东省地质局物探队进行了大量的物探工作,为地质勘查提供了重要信息。
1969~1972年为焦家金矿床勘探阶段,地表布置探槽;中浅部以钻探配合穿脉坑道探求C级储量;中深部求得D级储量。1972年提交《山东省掖县焦家金矿区地质勘探报告》,经省地质局(72)鲁地审字第一号文批准C+D级金储量77920千克。
1984年12月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提交了《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提交的主要实物工作量(1967年至1984年)如下表: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1/万地质测量km2 19  硅酸盐样  个 10
1/万水文测量km2 48  人工重砂样个 1
1/2千地质测量km2 0.97  包体测温 个 10
机械岩心钻探 m 10310.23电子探针 个 29
取样钻    5792.78 单矿物样 个 7
手掘平巷    292.30  选矿试验 个 1
浅   井     346.15 钻探水文编录孔/米36/13603.20
探   槽     m3 784.20 钻孔抽水试验层/孔 2/2
试金样 个 1196 民井简易抽水试验眼 11
光谱分析 个 26 坑道水文地质编录 米 490.40
组合分析 个 33 坑道用水量观测 点/次 2/192
化学全分析个 地下水动态观测 点/次 18/2354
岩矿鉴定 个106  水样         个 64
小体重样 个 40  岩样         组 6
湿度测定样个 40 水文地质钻探基岩      孔/米 1/150.18
硫同位素样个 8  第四系         孔/米 68/504.40
探获表内B+C+D级金属量10649千克(包括已往提交的3714千克)及表外D级金属量488千克,伴生银金属量17.82吨,伴生硫2.11万吨。该矿床与焦家带其它矿床相比,其最大特点是主矿体位于破碎带主裂面(断层泥)之上。
1986年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1986年10月提交了《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如下表: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1/万地质测量km2 20  硅酸盐样 件 10
1/万水文测量km2 48  人工重砂样 件 1
1/2千地质测量km2 1.40  包体测温 件 10
机械岩心钻探 7644.51 电子探针 件 28
手掘平巷 米 161.90  单矿物样 件 7
浅   井 米 360.50  选矿试验 件 1(矿区)
探   槽 立方米 334  钻探水文地质编录 孔/米 13/3445.6
试金样 件 765  钻孔抽水试验 层/孔 2/2
光谱分析 件 30  民井简易抽水试验 眼 11
组合分析 件 22  坑道涌水量观测 点/次 2/192
化学全分析件 1  地下水动态观测 点/次 18/2354
岩矿鉴定 件 22  水  样        个 64
小体重样 件 25  岩  样        组 6
湿度样 件 25  水文地质钻探基岩 孔/米 1/150.18
硫同位素样件 8   第四系 孔/米 68/504.40
探获表内C+D级金属量4973千克,表外D级金属量515千克,伴生银金属量10.60吨,伴生硫2.23万吨。该矿床主矿体与焦家金矿床主矿体为同一矿体,即焦家主矿体南部延续部份,位于破碎带主裂面(断层泥)之下。

1998年3月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该勘查区内开展地质普查工作,普查工作至2008年11月。在此期间陆续在勘查区开展了1:1万、1:2千地质测量、槽探、井探、地表浅钻及钻探等一系列地质工作,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蚀变带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实际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如下表:
工作项目      单位 完成工作量 备 
1:1万地质测量 km2 2.28 
1:2千地质简测 km2 2.28 
槽    探       m3 273.36 
浅    井       374.63 
浅    钻    697.59 
机械岩心钻探 4691.49 
基本分析样品 件 611 


8.4 区域地质概况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之鲁东地盾的胶北隆起西北部,沂沭断裂东侧。区域内地层简单,岩浆岩广布,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并控制了金矿床(点)的分布。
新生界第三系五图群朱壁店组地层呈小范围分布于区域北部小庄家村西,主要岩性为含砾长石砂岩、硬砂岩及粘土质砂岩。新生界第四系地层为一套松散堆积物,在区内广泛分布。
区内以断裂构造发育为其突出特征,按其展布方向的差异将其大致分为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两组。
区内岩浆岩广布,以新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为主体,大面积展布;新太古代五台—阜平期马连庄超单元、栖霞超单元(原划为胶东群)分布于焦家断裂带以西;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侵入玲珑超单元内,区内派生脉岩不甚发育。


8.5 勘查区地质
勘查区位于焦家断裂带的马塘地段,北起南吕,南至大塚坡。区内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广泛分布;以断裂构造发育为突出特点;岩浆岩广布。

 

8.5.1 地层
勘查区内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除东部丘陵区有部分基岩出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
东部丘陵区为由灰褐色亚粘土、砂质亚粘土和含砾砂组成的残坡积物;西部沿海平原为由含砾和贝壳的中—细—粉砂组成的海积物,南部由浅黄色含砾砂土、粘土组成的冲积物和由黄褐色卵石、混粒砂、含砾砂土组成的冲积物。地层厚度0.5~20米,一般3~8米,最厚可达40余米。


8.5.2 构造
焦家断裂带在勘查区范围内控制长1400米,纵贯全区,沿马连庄超单元与玲珑超单元接触带展布。破碎带宽100~370米,总体走向30°,倾向北西,倾角20~40°,局部陡至70°,呈上陡下缓演变趋势。平面和剖面上均呈舒缓波状延伸,沿走、倾向破碎带膨胀夹缩显著。最大控制斜深已达1300米。以灰黑色断层泥(厚2~40厘米)为标志的主裂面连续分布,以主裂面为界,上盘依次为变辉长岩质碎裂岩带、碎裂状变辉长岩带;下盘依次为糜棱岩、角砾岩(不连续)、碎裂岩带、花岗质碎裂岩带、碎裂状花岗岩带。
依据断裂与成矿的关系,该断裂的发展演化过程可分早期控矿断裂、中期成矿断裂和后期散矿断裂。经由断裂产状为依据进行的一系列投影计算可知,成矿前控矿断裂为左行压扭性质;中期成矿断裂为右行张扭性质;成矿后断裂活动为压扭性质。由此可见,成矿前后该断裂经历了挤压—引张—挤压的过程。
紧靠主裂面之下的糜棱岩、角砾岩、碎裂岩及花岗质碎裂岩带控制了焦家金矿床Ⅰ号主矿体。马塘②号主矿体受主裂面之上的碎裂岩带控制。

 

8.5.3 岩浆岩
勘查区范围内以焦家断裂带为界,以西(上盘)为新太古代五台—阜平期马连庄超单元,以东(下盘)为新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二者呈断层接触。

8.5.4 矿化蚀变特征
矿化蚀变带严格受焦家断裂带控制,位于玲珑超单元二长花岗岩与马连庄超单元变辉长岩的接触带上,二长花岗岩一侧较为发育。破碎蚀变带区内长1400米,宽100~250米,最大370米,走向30~32°,总体走向30°。倾向北西,倾角20~50°。该带沿主裂面发育有2~40厘米厚的连续而稳定的断层泥,主裂面以上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变辉长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变辉长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主裂面以下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糜棱岩(少量)、黄铁绢英岩化角砾岩、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各蚀变岩带之间为渐变过渡关系(局部缺乏其中某一蚀变岩带)。蚀变强度以主裂面向两侧逐渐减弱。矿化与蚀变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Ⅰ号主矿体赋存于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带内。

 

 

8.6 矿体特征
分布于184~216线的马塘金矿床②号主矿体,赋存于主裂面之上并紧靠其展布,本次将其确定为②号矿体。矿区南邻的寺庄金矿床Ⅰ—1号主矿体已延入本次工作区,本次工作将其仍称为Ⅰ-1号。
②号矿体地质特征:矿体位于184~216线,地表至-600米标高范围内,地表走向长200米,-150米标高走向长440米,-470米标高走向长400米,沿倾斜侧伏长约750米。-600米标高以上,沿走向基本封闭,沿倾斜尚未封闭,有继续延伸或尖灭再现趋势。赋存于主裂面之上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并紧靠主裂面展布。单工程矿体厚0.29~17.75米,单工程金品位1.35~20.04×10-6,平均银品位12.10×10-6,平均硫品位1.89%。
Ⅰ-1号矿体地质特征:为寺庄矿区主矿体,分布于248~280线间的-321~-926米标高间,赋存于主裂面之下0~36米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局部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中,呈似层状展布。沿走向及倾向具明显的舒缓波状,具分枝复合、膨胀夹缩现象。矿体产状与主裂面产状大体一致,走向17~24°,平均20°,倾向北西,倾角27~35°,平均倾角31°。工程控制走向长480米,控制斜深202~1192米。单工程矿体厚度1.53~23.82米,平均10.40米。单工程矿体金品位1.21~5.46×10-6,平均品位3.03×10-6。
该矿体浅部及北侧已延入本次工作区内,并有继续延伸趋势。

 

 

8.7 矿石特征
矿石结构:常见的矿石结构有半自形晶粒状结构,自形晶粒状结构和碎裂状半自形晶粒状结构,有时见有填隙结构、包含结构、文象结构和乳滴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矿石以浸染状、脉状、细脉浸染状以及斑点状构造为主,其次为角砾状及交错脉状构造。
矿石矿物成分:金属矿物主要有银金矿、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长石等;表生矿物主要有褐铁矿等。
矿石的化学成分:金为主,其次为银,银可作为伴生有益组分加以综合回收利用,铜、铅、锌含量低,硫可通过选矿富集加以回收利用。
金的特征:矿石中早阶段中的金矿物(银金矿、自然金)反射色呈浓金黄色;晚阶段中金矿物呈淡金黄色—黄白色,成色743.19~748.25,属中等成色银金矿范围。银金矿呈浅乳黄色,呈粒状、枝叉状,主要分布于黄铁矿裂隙及石英晶隙内,其次分布于黄铁矿晶隙、黄铁矿石英晶隙及包于黄铁矿中。银金矿粒度以细粒为主,中粒次之。
金矿物的赋存状态根据金矿物与其他矿物的依存关系,可分为裂隙金、晶隙金、包体金三种。
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为原生矿石;矿石工业类型为易选低硫型金矿石。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浮选精矿经氰化浸出,浸渣含金2.45g/t,金浸出率98.3%,总回收率95.52%,进而说明本矿床矿石与浮选精矿均系易选、易浸出矿石。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认为原生矿石属于易选矿石,采用浮选—氰化工艺是适宜的,能获得较好指标。但由于有极少部分金呈微细粒与脉石和黄铁矿连生与较粗的和极细的单体存在,给浮选带来困难,须注意进一步采取强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回收率。


8.8 水文地质条件
金矿床主要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与海水无联系;下含水带为较封闭的储水构造。岩体的透水性很不均匀,矿坑涌水量也不很大。属底板进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裂隙充水矿床。


8.9 工程地质条件
勘查区虽处于大破碎带中,但矿体及其顶底板的力学强度较高,稳定性良好。①号矿体中下含水带也无残留水头,不会出现不良的工程地质现象。该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一较简单类型的矿床。


9、评估方法
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设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早在1972年,勘查区外围焦家金矿工作区进行勘探,提交有《山东省掖县焦家金矿区地质勘探报告》表明区域内找矿前景较好。
1984年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的《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涉及到该勘查区,后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于1986年在马塘开展普查工作,编写提交了《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1998年设立探矿权后至2008年11月,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在勘查区内开展了1:1万、1:2千地质测量、槽探、井探、地表浅钻及钻探等一系列地质工作,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蚀变带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了解。
通过一系列的地质工作,基本查清了勘查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形态、产状及与成矿的关系;查清了矿脉的数量、规模、产状、展布规律及含矿性,较详细地研究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对区内矿体进行了控制,通过各种样品分析、测试及研究基本查清了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有用组分及伴生组分的含量;大致查清了矿区内的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普查圈定矿体3个,求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矿石量553981吨,金金属量3126千克,平均金品位5.31×10-6。基本达到了勘查区普查阶段工作要求的控制程度。
按照《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勘查区基本达到普查阶段。
根据《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规定的探矿权评估方法类型及适用条件,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勘查区的勘查工作程度为普查且已进行较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报告和地质资料,并已取得了比较具体的可满足评判价值指数的地质、矿产信息,确定本项目评估采用成本途径的地质要素评序法。计算公式为:式中:P——探矿权评估价值;PC ——基础成本;α j ——第j个地质要素的价值指数(j=1,2,…,m);α ——调整系数(价值指数的乘积,α=α1×α2×α3×…×αm);m ——地质要素的个数。Ui ——各类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完成的实物工作量;Pi ——各类地质勘查实物工作对应的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ε ——岩矿测试、其他地质工作(含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工地建筑等间接费用的分摊系数;F ——效用系数;F =f1×f2;f1——勘查工作布置合理性系数;f2 ——勘查工作加权平均质量系数;i ——各实物工作量序号(i=1,2,3,…n);n——勘查实物工作量项数。


10、评估参数确定依据
本项目评估人员依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中地质要素评序法的计算特点,按照相关性和有效性原则,对评估对象勘查区内的实物工作量的进一步找矿的地质意义、施工质量、地质信息资料的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认真分析和选取。
10.1评估采用的实物工作量依据为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1984年12月编制的《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1986年12月编写提交的《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和2009年1月编写提交的《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报告》;
1972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提交的《山东省掖县焦家金矿区地质勘探报告》工作区与本项目评估勘查区极小部分重叠(约0.017平方千米),重叠部分无山地工程,该报告未提及面积性地质工作情况,因此该报告实物工作量不参与计算;
10.2评估采用的实物工作量圈定范围:根据证号为T37120081102017085的勘查许可证载明的勘查区拐点圈定的范围。实物工作量系1984年至2009年多次地质工作位于该范围内的形成的。
10.3评估采用的实物工作量取价标准依据: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


11、主要参数选择及计算
11.1有关有效实物工作量确定原则
按照《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要求,凡计入勘查成本的实物工作量必须是有关的、有效的。根据委托方所提供的资料中记载的以往历次地质工作所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结合本项目勘查区勘查矿种和勘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凡符合下述确定原则的,均确定为评估采用的实物工作量。原则如下:
11.1.1本勘查区以金为目标所完成的勘查工作量,为评估采用的实物工作量,参加重置计算。以往公益性地质工作形成的实物工作量,不参加重置计算;
11.1.2在地质报告或有关正式资料中,由于质量等问题已确定为报废工作量的,不作为评估采用的实物工作量,不参加重置计算;
11.1.3 评估采用的工作量限定为评估探矿权勘查区块内的实物工作量,勘查区以外的实物工作量不参加计算;
11.1.4当委托方提供的实物工作量与地质成果中以往地质工作所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有矛盾时,取核实后的实物工作量,参加重置计算;
11.1.5 凡属于踏勘、矿点检查、各类样品采集和实验测试、岩矿鉴定、资料综合整理、报告编写等工作量,已列入间接费用中,不再进行重置计算。
11.2 评估利用的实物工作量单价选取依据
11.2.1 地质测量:该探矿权勘查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岩层产状平缓,岩相稳定。普查勘查区内含金岩层轻度变质,地质构造较简单。参照《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地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区。
1984年报告提交1:1万水文地质测量,地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区,按正测取价。
2009年提交的报告中实施的1:2千地质测量为修侧,单价按正测取价标准的77%计算。
11.2.2机械岩心钻探:勘查区内施工的机械岩心钻探工程揭露的矿石多为中细粒变辉长岩、二长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参照《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岩石级别为Ⅷ级。
钻孔单价在岩石级别为Ⅷ级内按深度取价。孔斜80度单价按预算标准的1.2计算;孔斜85度按预算标准的1.10计算;项目年度工作量>300米、≤500米的按预算标准的1.0计算;项目年度工作量≤300米的按预算标准的1.15计算;项目年度工作量>500米、≤800米的按预算标准的1.05计算。
11.2.3 槽探、浅井:勘查区内施工的槽探全部布置绢英岩化矿化蚀变带上,且探槽深度规格均在3米以上;浅井深度在5米至30米内,揭露第四系和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碎裂岩等。参照《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槽探的地层分类应属土石方;浅井的地层分类应属风化岩层。
槽探按61.00元/立方米预算标准取价。浅井预算标准在风化岩层预算等级中按深度取价。
11.2.4 浅钻:勘查区内施工的浅钻预算标准参照《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按深度取价。孔深0至20米的按156元/米;孔深超20米的按169元/米。
11.3 评估利用的实物工作量
根据上述原则,评估人员对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勘查区范围内的各时期(自1984年始至2009年)的地质工作的原始资料进行了核实,并根据《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1984年)、《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1986年)、《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报告》(2009年)中提交的实物工作量确定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勘查区范围内列入评估范围的实物工作量。
11.3.1  1984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编写《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该报告提交了该队自1967年至1984年在该勘查区及外围的实物工作量,该阶段工作量主要针对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工作区范围坐标东经120°06′52″~120°07′15″;北纬37°09′09″~37°11′02″,工作区面积2.03平方千米。工作区与“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勘查区部分重叠,工作区内实物工作量大部分位于探矿权勘查区内。本项目评估该阶段实物工作量选取根据《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提交的位于探矿权勘查区内的核实后的实物工作量。
经核实,264ZK611、256ZK637、256ZK635三个钻孔为1980年至1983年完成的工作量(计1026.24米),1984年提交的报告附表中未计入。2009年1月提交的普查报告此三个钻孔重复提交。本项目评估将此三个钻孔工作量调回至1984年提交的工作量中。
      评估利用的1984年提交的实物工作量表           (表1)
序号 项目  单位 1984年提交工作量 评估利用工作量 备 
1:1万地质测量 km2  19.00       0.00 重复工作量
1:1万水文地质测量km2 48.00       2.28 
1:2千地质测量 km2 0.97       0.00 重复工作量
机械岩心钻探 10310.23   4719.66  部分工作量
取样钻 5792.78    1348.93 
槽   探 m3 784.20     784.20 
浅   井 346.15     197.95 
手掘平巷 292.30     0.00 评估区外
水文地质钻探m(基岩)150.18  0.00 
    (第四系)504.40  0.00 

11.3.2  1986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编写提交了《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该报告提交了1980年至1986年施工的针对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实物工作量,工作区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6′38.05″~120°07′35.40″;北纬37°23′54.1″~37°23′21.6″,工作区面积约2.03平方千米。工作区与“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勘查区部分重叠。本项目评估该阶段实物工作量选取根据《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提交的位于勘查区内核实后的实物工作量。
经核实,1986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编写提交的《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提交的1:1万地质测量、1:1万水文地质测量为同一工作区1984年完成的工作量,本项目评估视为重复工作量不计入;提交的位于勘查区内的机械岩心钻探、槽探、取样钻、浅井工作量与1984年《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提交工作量重复。本项目评估以上地质工作工作量以1984年报告为准。 
1986年提交的1:2千地质测量与2009年提交的1:2千地质测量属重复性地质工作,评估不利用。
    评估利用的1986年报告提交的实物工作量表           (表2)
序号 项目      单位   1986年工作量  评估利用工作量 备注
1 1/万地质测量 km2 20     0.00     重复工作量
2 1/万水文地质测量km2 48     0.00 
3 1/2千地质测量 km2 1.40     0.00 
4 机械岩心钻探 7644.51    0.00 评估区外
手掘平巷 161.90     0.00 
浅   井 360.50     0.00 
探   槽 m3 334     0.00 
水文地质钻探m(基岩)150.18 0.00 
     (第四系)504.40 0.00 

11.3.3  2009年1月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编写提交了《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报告》,报告总结了自1998年至2008年底该队在勘查区内的工作量。通过核实,参与评估的主要工作量如下表:
   评估利用的2009年报告提交的实物工作量表          (表3)
序号  项目    单位  2009年工作量 评估利用工程量 备注
1 1:1万地质测量 km2 2.28 2.28 
2 1:2千地质简测 km2 2.28 2.28 
3 机械岩心钻探 4691.49 3615.81 2005-2008年施工
取样钻 697.59 696.00 
槽   探 m3 273.36 273.36 
浅   井 374.63 374.63 

11.4 现行价格及重置直接成本
现行价格根据《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进行确定。根据“地区调整系数适应地区与图例”,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勘查区属华北平原地区,参照地区调整系数适应地区分类,该地区调整系数为1.0。本项目评估采用的价格标准及计算重置直接成本见下表。
       重置直接成本计算表                    (表4)
序号 项目 规格标准 单位 工作量 调整系数 重置成本(元)备  
1:1万水文测量复杂程度-Ikm2 2.28 1.0  2111.28  1984报告
1:1万地质测量复杂程度-Ⅰkm22.28 1.0  5136.84 
1:2千地质简测复杂程度-Ⅰkm22.28 1.0  30219.14 2009报告
机械岩心钻探Ⅷ      米 8335.47  1.0 6600116.25 
槽   探土石方 立方米  1057.56  1.0 64511.16 
浅   井风化  岩层米 572.58 1.0 389462.35 
浅   钻Ⅶ 米 2044.93 1.0 328057.08 
合                 计 7419614.10 

11.5 间接费用(ε)
间接费用是指岩矿测试、其他地质工作(含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工地建筑等。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规定,间接费用按重置直接成本的30%提取,即7419614.10×30%=2225884.23(元)。

11.6 效用系数的确定
11.6.1  质量系数及各类勘查工作的效用评述
11.6.1.1 机械岩心钻探
评估利用了朱郭李家金矿勘查区内自1984年至2009年施工的共计18个钻孔。勘查区圈定了两个金矿体,其大部分钻孔布置在勘探线或矿脉。
1984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编写的《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共完成机械岩心钻探11个(包括2009年重复提交的三个钻孔)。该阶段钻孔布置在勘探线附近,找矿的目的性较强;各孔岩心取样率均达到设计要求的80%以上;各孔均符合质量要求;孔深校正误差较小,符合规范要求;除水文观测孔外其余钻孔封孔符合质量要求。在施工的钻孔中除216ZK606钻孔见矿外其余钻孔均未见矿,地质工作成果欠佳。因此该阶段质量系数取0.95。
2009年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编写的《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报告》提交的2005年至2008年底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共7个,钻孔按240米×200米原则布置在各勘探线周边,工程布置符合规范要求;钻孔岩心分层采取率为100%,质量符合要求;所有钻孔经测量,孔斜百米误差不超过1°;孔深校正误差均少于1‰,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该阶段钻孔见矿率较好,有三个钻孔见矿,对后续勘查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该阶段质量系数取1.30。
综上,评估采用各阶段钻探工程质量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为1.10。


11.6.1.2 槽 
评估共利用勘查区内施工的10个探槽,大部分探槽垂直布置或平行布置在勘探线和矿化带上,选择矿体露头的地方施工。探槽底一般不小于0.8米,基岩掘穿深度大于0.3米,探槽一般挖掘深度超过3.00米。
评估利用的1984年报告提交的5个探槽,该部分槽探工程记录简单,图件内容不完整,参照取样记录,该阶段槽探工作质量一般。因此该阶段质量系数取0.90。
2009年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编写的《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报告》提交了5个探槽,工程部署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质量较好,对矿体控制的目的性较强。探槽工程施工取得地质成果较好。因此该阶段槽探工作质量系数取1.00。
综上,评估取各阶段槽探工程质量系数加权平均值为0.93。


11.6.1.3 浅 
评估采用的浅井工作共40个,其中1984年报告提交的浅井共27个;2009年报告提交的浅井共13个。
1984年提交的浅井工作均布置在勘探线上,规格采用1.2×1.4米,工作目的为揭露矿化蚀变带。该阶段浅井工作分布较集中,对控制矿化蚀变带的走向与特征起到了必要作用,工作质量好。因此该阶段浅井工作质量系数取1.20。
2009年报告提交了13个浅井,此阶段浅井目的性较强,均为控制Ⅰ-1号矿体。浅井规格1.2×1.4米设置,施工至29米深,有效地控制了矿体走向及其他特征。质量较高,对后续勘查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该阶段质量系数取1.30。
综上,评估取各时期提交的浅井工程质量系数加权平均值为1.27。

11.6.1.4 取样钻(浅钻)
勘查区内参与评估计算的取样钻共154个,其中1984年报告提交的取样钻共130个;2009年报告提交的取样钻共24个。
1984年提交的取样钻均布置在180至224勘探线上,工程布署针对性较强。取样钻用于地质测量和追索、圈定含矿蚀变带,沿勘探线布置,孔距5至10米,基岩平均采取率83%,终孔岩(矿)心一般较完整,达到地质目的。因此该阶段质量系数取1.20。
2009年提交取样钻工作量布置在232′至256勘探线上,布设的24个钻孔作为浅井的有效补充,工作效果较好。224线布设该工程主要控制②号矿体,其余钻孔控制Ⅰ-1号矿体,钻孔质量较好,取得地质成果较多。因此该阶段质量系数取1.30。
综上,评估取各时期提交的取样钻工程质量系数加权平均值为1.24。


11.6.1.5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测量
综合各时期提交的测量类工作量,总体上该区域上涉及到本勘查区的地质测量为1984年提交的1:1万水文地质测量;2009年提交的1:1万地质测量、1:2千地质简测。
勘查区实施两种比例尺地质测量,在野外采用追索为主辅以穿越法,重点放在矿化带、接触带及构造带上。工程部署符合地质规范。主要矿体的界线、勘探线、探矿工程等采用测量和工程编录成果资料精确勾绘。
水文地质测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调查了勘查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观测了勘查区范围内地层水文特征。
地质测量基本达到地质工作目的,施工质量较好,对发现矿化带,调查了解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必要性较强,各项工作符合规范要求。综上,质量系数取1.30。


11.6.1.6 间接费用
本项目评估包括的间接费用有:试金样、光谱分析、组合分析、化学分析、岩矿鉴定、小体重样、湿度测定样、基本分析样、工程点测量、报告编写等。
采样选择在矿体露头处,样沟均沿矿体厚度方向布置,按不同的矿体,不同的采样选择在岩矿露头处,样槽布置于探槽、浅井、浅井。样沟均沿矿石厚度方向布置,按不同的矿石类型、品级连续刻取。采样符合规范要求,质量较好。所有岩矿鉴定、光谱分析等实验室分析工作,按规范进行,各项工作符合勘查工作要求,达到良好水平。工程点测量准确、资料齐全、记录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范围内目前提交的报告包括:《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报告》、《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2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1号矿体详细普查地质报告》。以上三个报告章节齐全、内容完整。根据现行《固体矿产勘查/矿山地质报告编写规范》,报告基本符合其中“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有关要求。根据现行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资源量分类符合规定,资源量估算合理、可信度较高。
综上,采样工作、样品分析、报告编写等工作均满足地质工作要求。符合勘查规范要求。间接费用综合质量系数取1.10。

 

 

11.6.2 加权平均质量系数
综合前述勘查区内各类勘查工作效用的评述评判,根据上述说明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确定加权平均质量系数为1.11(详见附表七)。
11.6.3 勘查工作布置合理性系数
勘查区主要采用钻探、槽探、浅井、取样钻等手段,并辅助采用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测量的勘查技术方法追索圈定矿(化)体,必要性一般,使用效果一般,工程部署基本合理,基本符合普查阶段的勘查规范要求。确定工程布置合理性系数为1.00。

11.6.4  效用系数评判
“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效用系数评判,是由该项目评估小组专家,根据该勘查工作所采用找矿方法及勘查手段的必要性、有效性,施工质量及地质资料的可利用价值和对进一步工作指导意义等项指标,对各类勘查工作的效用进行评述、赋值,本项目效用系数为1.11。详见效用系数评判一览表。
效用系数评判一览表
质量系数(f2) 
序号 工程类别 重置成本(元) 系数值
机械岩心钻探6600116.25 1.10
槽   探 64511.16 0.93
浅   井 389462.35  1.27
取样钻 328057.08  1.24
地质测量 37467.26 1.30
间接费用 2225884.23 1.10
合    计 9645498.33  
加权平均质量系数  1.11
勘查工作布置合理性系数(f1) 1.00
效用系数(F) F=f1×f2  1.11

12、基础成本计算
根据以上过程计算,评估利用的实物工作量重置成本为741.96万元,间接费用分摊系数30%,效用系数为1.11。则基础成本为:
Pc=741.96×(1+30%)×1.11=1070.65(万元)。

 

 

13、调整系数(a)的确定
13.1 专家对价值指数的评判
价值指数采取专家评判的方法确定。根据五位专家对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勘查区地质要素的评判,五位专家的资质符合《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规定的条件。专家评判的程序和方法均遵循了《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有关规定。专家确定该勘查区价值指数如下表(详见附表八):
地质要素分类及价值指数表
地质要素 平均值
Ⅰ、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显示αⅠ 1.07
Ⅱ、找矿标志显示αⅡ 1.05
Ⅲ、矿化强度及蕴藏规模显示αⅢ 1.62
Ⅳ、矿石质量及选矿或加工性能显示αⅣ 1.04
Ⅴ、开采技术条件显示αⅤ 1.00
Ⅵ、矿产品及矿业权市场条件显示αⅥ 1.14
Ⅶ、基础设施条件显示αⅦ 1.11
调整系数=α1•α2•α3•α4•α5•α6•α7=2.40

13.2  评估小组对评估对象7个地质要素价值指数的评判
Ⅰ、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显示:矿区位于焦家断裂成矿带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好;外围已发现新城、焦家、河东、河西、望儿山、红布、东季、马塘等中—大型金矿,找矿前景好;矿石为低硫型金矿,矿床工业类型好。该项评判要素属3级,评判值介于1.01~1.20之间。
Ⅱ、找矿标志显示:在普查矿区范围内,地质找矿标志显著,通过地质工作已验证为矿致异常。该项评判要素属3级,评判值介于1.01~1.20之间。
Ⅲ、矿化强度及蕴藏规模显示:通过一系列地质工作,《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报告》普查共圈出矿体2个,均参加资源量估算,共求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类矿石量为553981t,金金属量3126kg,平均品位5.31×10-6,平均厚度3.11米,该资源量可达到小型矿床规模标准上限的1/2以上。该项评判要素属3级,评判值介于1.50~1.99之间。
Ⅳ、矿石质量及选矿或加工性能显示:矿石为蚀变岩型金矿石,质量好,经可选性试验,总回收率达95.52%,证实选矿及加工性能好。该项价值指数属3级,评判值介于1.01~1.20之间。
Ⅴ、开采技术条件显示: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环境地质条件中等。总体开采技术条件为中等偏简单。该项价值指数属2级,价值指数为1.00。
Ⅵ、矿产品及矿业权市场条件:目前,黄金价格平稳,待评估探矿权所在地区矿业活动活跃,矿业权交易活动频繁,竞争剧烈。该项价值指数属3级,评判值为1.01~1.50。
Ⅶ、基础设施条件显示:区内水、电、劳动力资源充足,水陆交通极为方便,适宜矿山的建设与开发。该项价值指数3级,评判值介于1.01~1.20之间。

 

 

13.3 对专家评判结果的分析
基于上述依据,通过对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价值指数进行分析,各位专家评判的价值指数赋值基本保持一致。各位专家的评判比较符合该勘查区实际情况,与评估人员的分析判断没有原则差异,因此评估人员不对此进行调整。

 

13.4 调整系数的确定
在专家对地质要素价值指数的评判赋值基础上,经本项目评估人员分析、核对并计算出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价值调整系数为:
α=1.07×1.05×1.62×1.04×1.00×1.14×1.11≈2.40

 

 

14、探矿权价值计算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价值为:P=1070.65×2.40=2569.56(万元)


15、评估结论
本公司评估人员在调查、分析评估对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和方法,经过评定估算,确定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价值为2569.56万元人民币,大写人民币贰仟伍佰陆拾玖万伍仟陆佰元整。

 

该评估结论是以评估对象2.28平方千米勘查区范围内与目标矿种金矿有关的实物工作量乘以现行价格形成的重置成本,并用“效用系数”调整后的“效用价值”为基础,再用预示勘查区进一步找矿潜力和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地质要素价值指数“调整系数”对勘查投入“效用价值”进行修正而得出的评估价值。
通过评价和估算,评估人员认为:
15.1  本评估结论是依据公认的探矿权评估方法,并且是在未受到委托方及其他方面干预的情况下独立地评定估算的市场价值,可以作为本项目特定评估目的探矿权价值参考意见;15.2  本评估对象有一定的开发利用远景。

 

 

16、有关问题的说明
16.1 评估结论的有效期
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评估报告需报送备案后使用,评估结论的使用有效期为一年,从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即自2009年6月30日至2010年6月29日。如果使用本项目评估结论的时间超过本报告的有效期,本公司对应用此评估结果而对有关方面造成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在本评估结论的有效期内若资产数量发生变化,应根据原评估方法对评估价值进行相应调整;在本次评估结论有效期内若资产价格标准发生变化并对资产评估价值产生明显影响时,委托方应及时聘请评估机构重新确定评估值;若资产价格的调整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时,可由委托方在资产实际作价时进行相应调整。
16.2 其他责任划分
本评估公司只对本项目的评估结果是否符合执业规范要求负责,不对资产定价决策负责。本项目评估结果是根据本项目特定的评估目的得出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16.3 评估报告书的使用范围
本次对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的评估结论仅供委托方用于本项目特定的评估目的和送交评估主管机关审查使用,未经委托方许可,我公司不会随意向他人提供或公开。本评估报告书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

 

17、特别事项说明
17.1  经与山东省第六地质勘查院技术人员核对,本评估报告附图二“山东省掖县马塘金矿区实际材料图”X坐标标注错误,已在图上做出修改;
17.2  经评估人员与山东省第六地质勘查院技术人员核对,标注在附图二上的224QJ1、224QJ2两个浅井位置与工程点测量坐标不符,工程点测量坐标显示此两个浅井应位于勘查区内。本项目评估此两个浅井按工程点测量坐标将其工作量纳入评估总工作量内。

18、评估报告日
二○○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19、评估责任人员
20、评估工作人员
刘忠珍 (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李  岩 (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李秀芝 (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高瑞生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选矿工程师)
张晓虹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刘  靖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地矿经济助理研究员)
吴  樾 (研究实习员)
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二○○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