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成矿业涉矿危机:董事长被罢,ST帽再冠
(2013-03-09 11:50:49)
标签:
贤成矿业涉矿企业矿产资源产经财经 |
分类: 矿业之惑 |
[刘继顺按]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稀缺的矿产资源,值得长期投资。
然而,矿产开发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矿石储量、吨矿价值、找矿前景、政治政策、社区环境、市场价格、安全环保)、巨大的资金需求性、新组建管理与技术团队的“乌合性”(民营矿企高管的贪腐,有些也令人触目惊心)。
“籍矿权资产,以图咸鱼翻身”的企业,需要有优质矿权资产、雄厚现金支撑、忠诚进取的管理团队、敬业实干的技术团队,还需要有市场的配合和工程进展的顺利,才能平安渡过矿业投资的风险期。这个风险期,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十来年。
因此,涉矿企业一定要有较长期的打算。一旦决策,就要勇往直前。
否则,资金链时断时续,不仅导致人心涣散,而且会浪费大量资金。甚至资金链断裂,则会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贤成矿业涉矿不足6年,就耗尽了它所有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不得不令人深思!
贤成矿业涉矿危机:董事长被罢
刚摘掉不足1年又成ST股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韦承武
董事长被证监局责令罢免、主动申请股价特别处理、资金链断链矿业停产,刚摘掉“ST帽子”不足一年的贤成矿业就上演了一幕“二进宫”的闹剧!
日前,公司公告称因正常的生产经营运作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而决定向上交所申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告一出,公司股票即被百万手以上的巨大抛盘压死在跌停位置。
原本由于涉矿概念而光环无限的ST贤成遭遇滑铁卢。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公告所称“受国内整体煤炭行业不景气、贵州地区安全检查力度加强以及公司资金困难造成煤矿建设停滞”等因素外,大股东贤成集团“玩矿”疯狂举债,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才是将ST贤成推上退市悬崖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营报》记者掌握的准确信息是,ST贤成大股东为了举债已将所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悉数抵押。若未来股价持续下跌,抵押的资产势必缩水,债主们很可能采取更多的强制措施讨债,这对上市公司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纺织-地产-涉矿 黄贤优概念游戏
从悄然入主白唇鹿(ST贤成旧称),期间经历了转型房地产、转型矿业,再到近期又在矿业领域大举扩张的半途重重摔倒,ST贤成实际控制人黄贤优用了8年多时间。
今日贤成矿业,昔日叫贤成实业,更早一些的名称是白唇鹿。白唇鹿前身是青海第一毛纺厂,始建于1944年,是国内第一家以牦牛绒为原料制成牛绒衫的企业,2001年5月在上海交易所公开上市,第一大股东为西宁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授权的西宁市国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从悄然入主白唇鹿(ST贤成旧称),期间经历了转型房地产、转型矿业,再到近期又在矿业领域大举扩张的半途重重摔倒,ST贤成实际控制人黄贤优用了8年多时间。
国新投资此前一直是国有独资企业,到了2004年年报时,该部分股份性质却突然变为“其他”。2004年6月9日,国新投资30.2%的股权被公开拍卖,股权拍卖后,国新投资的所有股东均为民营资本。正是通过此次拍卖,黄贤优控制的贤成集团通过其旗下两家公司,合计持有了国新投资51.8%股权,进而间接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至此,黄贤优以上市公司为运作平台上,精心设计的资本游戏正式开始。
2004年7月,上市公司将两家从事纺织的子公司——“三兴纺织”和“金天纺织”各90%股权,同贤成集团关联企业盛立投资持有的广州光大花园房产公司50%股权相置换。在完成地产业务注入后,白唇鹿在2005年上半年更名为贤成实业,主营业务由此前单一的毛纺织变成毛纺织与地产双主业。
不过贤成实业的好日子并不长久,受纺织业务的拖累,公司经营状况一直不理想,业绩连续滑坡。2005年和2006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2007年5月被上证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戴上了ST的帽子,股价也在2006年4月跌到上市以来的最低点1.66元。
被ST后不久,黄贤优便正式抛出向上市公司注入煤矿的计划。2007年10月20日的公告显示,公司拟以相关债权及合法持有的深圳市樊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5%的股权与深圳市路易亚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合法持有的盘县华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的股权进行置换。此后,贤成矿业通过收购、增资、参股、定向增发等方式注入了数笔矿业资产,截至目前,贤成矿业旗下拥有华阳煤业、光富矿业、云尚矿业、云贵矿业和创新矿业五家涉矿子公司。其中创新矿业是2009年定向增发的新项目,仍处于建设期,其余四家均已形成生产能力。
直到贤成集团债务危机爆发前,矿业的转型似乎还算成功。从2007年至2011年,公司连续5年实现盈利,期间股价最高涨幅达到10倍。
资金链断链 贤成系面临全面崩盘
“如果贤成集团此前借的近20亿元完全还不上,最坏的情况就是大股东破产,而大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资产将被抵债,甚至被拍卖,公司能否存续经营的变数就更大了。”
2012年初国内煤炭价格暴跌。之后,5月贤成集团爆发债务危机。ST贤成的“矿恋”美梦破碎。公司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内部发生资金高管人员利用上市公司股权进行非法融资,导致公司涉及多项与借款、担保有关诉讼。同时,至2012年底,公司主要矿业资产开工率严重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贤成集团利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的额度高达近20亿元,且多数债主均将贤成集团以及黄贤优告上法庭。截至目前,西宁国新投资持有ST贤成的无限售流通股大部分被冻结,限售股更是全部被冻结。
经营方面,公司矿产经营活动几乎陷入瘫痪。原本正常生产的华阳煤业、光富矿业、云尚矿业和云贵矿业四家子公司2012年度产量分别约为2万吨、0.6万吨、2万吨、9万吨,开工率分别仅为13%、7%、13%、60%,四家子公司业绩同比2011年大幅下降。据了解,目前云贵矿业处于勉强维持正常生产状态,云尚矿业、华阳煤业和光富矿业三家仍处于停产状态。
ST贤成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定向增发项目“创新矿业”,则遭遇更大困难。资料显示,创新矿业主要经营项目为盐湖、有色金属选矿尾渣、尾矿资源化再利用循环,定向增发募集的15亿元全部投入该项目。而受大股东债务诉讼影响,上述募集资金中共4.2亿元先后被司法冻结。创新矿业目前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
ST贤成董事长臧静涛更是在2月25日被青海证监局认定,“在大股东违法违规事项负有直接责任,并被要求免除其职务。”青海证监局随后责令要求上市公司罢免董事长,这在A股历史上并不多见。
一位曾与贤成集团有过长期业务往来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黄贤优四处举债,钱基本都投向了贤成集团下属的裕成矿业。早年在资本市场上因涉矿而获益颇丰的黄贤优计划用裕成矿业这个平台去购买矿权并进行包装,然后注入到上市公司去。”“黄贤优在矿权收购上出手阔绰,行动也很迅速,仅2007年至2011年就向上市公司注入了5笔矿业资产。如果近几年煤炭价格不出现剧烈下跌,如果黄贤优的整合资源的步子再谨慎一点,贤成系不至于有今日。”该投行人士称。
记者注意到,贤成集团债务风波爆发前,仍以私募股权基金的方式于2011年底向北京东方指南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融资,金额达到1亿元,总成本高达20%以上,全部投向了裕成矿业。“如果是早几年煤炭行情好,20%的融资成本不算高,但此时以20%的成本融资,无异于饮鸩止渴。”前述投行人士表示。由于无法获知贤成集团的具体负债情况,上市公司还将受到何种影响仍无法估计。
另据此前媒体报道,2010年、2011年,贤成集团的资产总计仅为18.38亿元和18.98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9.65亿元和11.50亿元,资产负债率由52.50%升至60.59%。一位要求匿名的财务人士表示,“如果贤成集团此前借的近20亿元完全还不上,最坏的情况就是大股东破产,而大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资产将被抵债,甚至被拍卖,公司能否存续经营的变数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