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震源来客

(2012-05-18 11:47:44)
标签:

地震

构造地质

科普

校园

分类: 矿业课堂

震源来客

转自嵇少丞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552093.html

嵇少丞 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之18



地震发生时岩石首先发生剪切错动、并由此同震断裂向外传播的地方称之为震源, 它是岩石内部积聚已久的弹性应变能量开始释放的原点,最早的地震波由此点向四面八方传播。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39075olo38lniivwy71i.jpg

1. 震源示意图(来自网络)


必须指出,天然地震有别于地下人工实验的核爆炸,后者的膨胀波是从一个点向外几乎均匀地发射、传播,而岩石剪切断裂产生的地震就像撕布或撕纸,地震波源源不断地从前进的破裂点向四面八方传播,直到断裂停止错动为止。例如, 汶川地震的同震破裂起于映秀、终于青川, 长达250公里,用了约80秒,即断裂传播速度约为3.1 km/s, 是空气中声速的9倍。所以,由地震造成的破坏烈度不能以震中画同心圆,以为越向外烈度越低,损失越小。汶川地震后,这样错误的图件一度曾误导救灾,教训是沉重的。

汶川地震的震源位于地下约19公里,位于震源的岩石目前我们还无法获得,因为人类尚无法钻这么深的井。


但是,古地震的震源的岩石有可能因构造抬升和剥蚀联合作用而出露地表,为地质学家观察、采样、化验、研究提供良机。


震源岩石是制造地震的工厂,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岩石都十分破碎。岩石受到高速摩擦,发生破裂、破裂、再破裂,摩擦、摩擦、再摩擦,岩石摩成细粉,有的碎块甚至不到几个微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岩石的热传导系数不高,高速摩擦使岩石急剧升温,温度甚至达到岩石的熔点,那些含水的、熔点较低的矿物首先融化,形成熔浆,与那些难熔的碎裂岩粉粘胶一起,发生流动,挤进地震形成的脆性张裂隙或张-剪性破裂之中。

假熔岩的结构就像花生糖,难熔的碎裂岩粉或岩块好比花生米,在糖浆(熔浆)中翻滚。

地震后,摩擦熔浆迅速冷却,形成黑色的、貌似火山熔岩的构造岩,称之为假熔岩,因为它毕竟不是真的火山熔岩,而是由构造摩擦作用造成的部分熔浆的岩石。


假熔岩是来自震源的“客人”,在地表较为罕见,有的人搞了一辈子地质没有见过假熔岩长啥模样。

世界上许多地质学家对之做过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旅居日本的华人教授林爱民博士在这方面就做出自己的成绩。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3910y61nw6h66wnjujht.jpg

2. 假熔岩(黑色部分)与花岗岩的碎裂 (嵇少丞的照片)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3914idmn65v8tc8cz6vr.jpg

3. 假熔岩(黑色部分)与花岗岩片麻岩的碎裂(嵇少丞的照片)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215650jkz1k6nsj11d456h.jpg

4. 显微镜下的假熔岩(非晶质与碎裂岩的部分)


目前,地表露头所发现的假熔岩几乎全部是由震源深度不超过60公里的浅源地震形成的。震源深度60-300公里的中源地震和震源深度300-720公里的深源地震的震源岩石,尚没有确切报道。迄今发现的榴辉岩或橄榄岩中的假熔岩,也应该形成于不到60公里的深度。


笔者在广东云开大山和云南高黎贡山考察时皆见到过假熔岩。在中国大陆超深钻的岩芯中,笔者也发现过假熔岩。笔者在加拿大一些构造断裂带特别是Grenville Tectonic Front发现过大量的假熔岩,最近的假熔岩距我家才20公里, 我常带学生和来访的外国同事去参观,我们还组织过研讨会和地质旅游。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3917tupma18ny4b7449u.jpg

5. 显微镜下的假熔岩(黑色部分)(网络照片)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3918g7g279ys95515cdo.jpg

6. 假熔岩脉(网络照片)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3918o5xu015i554s55s4.jpg

7. 显微镜下的假熔岩(网络照片)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3919vdzsdulssdzlr5dl.jpg

8. 假熔岩脉(网络照片)


假熔岩也常见于陨石冲击坑,有时候还可以找到超高压矿物如柯石英或斯石英。斯石英常被作为鉴别陨石冲击坑的可靠标志,陨石冲击地面被认为是地史上恐龙或其它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3920bnhn6b1zhdo8hozd.jpg

9. 南非Vredefort陨石坑的假熔岩(黑色),普通游客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脚下有这么多、十分罕见的假熔岩(网络照片: http://www.panoramio.com/user/2999248?with_photo_id=20333345)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164237639md22i447ik030.jpg

10. 南非弗里德堡(Vredefort)陨石坑中心的穹窿(网络照片),该陨石坑位于南非中部自由州省的弗里德堡城,在约翰内斯堡西南部约60英里(96公里)处,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能够清晰可见的陨石坑。坑的直径为248公里。人们原来一直将这个坑看作是古老的火山口。但经过科学家详细地研究之后发现,原是个陨石坑,形成于约20亿年前,很古老的陨石坑。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03/26/211017o5zon2n4o2onpnhp.jpg

11. 南非弗里德堡出露的假熔岩,量很惊人!(网络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