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锡卡房分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2012-04-16 18:34:40)
标签:

云锡

卡房

采矿权

价值评估

矿业开发

财经

分类: 矿业经济

【按】云锡卡房分矿采矿权区保有矿石1699.90万吨,其中:单铜矿石728.19万吨(Cu金属120281吨,品位1.65%;多金属矿石971.71万吨(WO3量25302吨,品位0.26%)。伴生锡金属1489吨,品位Sn0.174%;银金属88070千克,品位  Ag12.74克/吨;WO3量1731吨,品位WO3  0.106%;纯硫量399046吨,品位S6.59%;铜金属5631吨,品位Cu0.06%;铋金属2816吨,品位Bi 0.03%;钼金属1408吨,品位Mo0.015%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卡房分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海地人矿评报字[2011]第  065  号        总第  1795号  
        北京海地人矿业权评估事务所受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根据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中规定的评估方法,对“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权”进行了评估。本事务所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权”进行了现场勘查与询证,并对该采矿权在2011年  月30  日所表现的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现将该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论报告如下: 
 1.评估机构  
        名称:北京海地人矿业权评估事务所;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知春路甲48  号盈都大厦C座  单元  5B;邮政编码:100098;  
        执行合伙人:张振凯;  
        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号:110000 003678 619  (1-1);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2]006号。  
2.评估委托人及采矿权人  
        名    称: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住    所:云南省个旧市金湖东路  121号;  
        法定代表人:雷毅。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锡生产、加工基地,是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在世界锡行业中排名第一,现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自成立至今,云锡已有  12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锡工业的龙头骨干企业,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云南省重点培育的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代表着中国锡工业的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云锡已发展成为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锡化工、砷化工、锡材深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材料、建筑建材、房地产开发、机械制造、仓储运输、国际物流、科研设计和产业化开发等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锡化工中心、世界最大的锡材加工中心、世界最大的砷化工中心,以及世界级的稀贵金属研发中心。 
         云锡现有40  多个全资、控股子公司,有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个上市公司。在北京、上海、湖南、深圳、武汉、成都、昆明以及香港、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均有下属公司及机构。公司现有总资产 
 100  多亿元,占地近  200  平方公里。有职工  万人,离退休人员  万人,全部管辖人口近  15万。  
3.评估对象和范围  
        本次评估对象为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权。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C5300002011013140109758;开采矿种:铜矿、钨;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0.00万吨/年;矿区面积:14.172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  2383—1000米;有效期限:壹拾年,自  2011年4  月27  日至2021年4  月27  日;发证机关: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矿区范围由  13  个拐点坐标圈定,拐点坐标如下(1980  西安坐标系): 
    点号        坐标                      坐标 
           2572938.45                    34618514.59 
            2572938.45                    34619114.60 
            2572488.45                    34619514.60 
            2572808.45                    34620314.60 
            2572638.45                    34620714.61 
            2572438.45                    34620714.61 
            2572438.45                    34622914.62 
            2569538.44                    34622914.62 
            2569538.43                    34620914.61 
     10       2569538.43                    34619714.60 
     11       2569538.43                    34618214.59 
     12       2571938.45                    34618214.59 
     13       2571938.45                    34618514.59 
         评估对象采矿证登记历史沿革:  
        云锡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的矿业权原为地方国营个旧市前进矿,于  1999年  11月4  日获得采矿许可证,采矿权人、矿山名称均为云南省个旧市前进矿,采矿许可证证号:  5300009910029,期限  10年,  1999年  11  月4  日至  2009  年  11  月4  日,开采矿种为铜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22  万吨/年,矿区面积:14.464km  ,开采深度为2000米至  1300米。  
2004  年  月矿业权人变更为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为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许可证号为  5300000410141,面积  11.2905km  ,开采深度为2598米至  1000米,有效期为  20年,自  2004年  月至2024年  月。 
2006年  月矿业权进行了变更,变更后的采矿权人为云锡集团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为云锡集团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300000620094,期限  15年,  2006年  月至2021  年  月,开采矿种为铜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  22  万吨/年,矿区面积:14.468  km  ,开采深度由  2060米至  1300米
2010  年个旧市国土资源局对矿区内平面上重叠在原云锡集团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的采矿权范围内的8个民营采矿权(个旧市文峰铜锡选矿厂、卡房小龙潭锡矿、个旧市广利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个旧市前进新山矿、个旧市卡房锡矿、个旧市金钗坡锡矿、个旧市卡房铜珙湾铜矿、个旧市自立矿冶有限公司新山分矿)整合为一个采矿权,采矿权人为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为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300002011013140109758,期限  10年,2011年4  月27  日至2021年4  月27  日,开采矿种为铜矿、钨,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  150万吨/年,矿区面
14.1722km  ,开采深度2383—1000米。  
          以往评估史及价款处置情况  
        2011年5月,广州威能矿业权资产评估事务所对云南锡业集团  (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权进行了评估,评估基准日2011年4月30日,评估结论: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权全矿区采矿权评估价值为16690.83 
 万元,  国家出资勘查区中釆矿权价值为(16690.83×61.61%)10283.22万元,国家出资勘查区中釆矿权价款为(10283.22×4.93%)506.96万元。该项目国家出资部分价款评估刚结束,价款正在处置。  


4.评估目的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拟转让其卡房分矿采矿权,需对该经济行为所涉及到的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权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人提供该采矿权在本评估报告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5.评估基准日  
        本采矿权评估项目的评估基准日确定为  2011年  月30  日。评估报告中的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评估基准日的客观有效标准。  


6.评估依据  
        6.14    《云南省个旧市卡房矿田新山矿段铜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云锡集团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011.6);  
        6.15  《云南省个旧市卡房矿田新山矿段铜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国土资矿评储字〔2011〕53  号);  
        6.16  《云南省个旧市卡房矿田新山矿段铜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2011〕112号);  
        6.17        《云南省个旧市卡房分矿新山矿段铜钨矿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云南锡业设计院,2011.6);  
        6.18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生产资料、土地及固定资产资料;  
        6.19      评估人员现场收集和核实的其他相关资料。  


7.评估原则  
        7.1  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  
        7.2  尊重采矿权与矿产资源相互依存原则;  
        7.3  尊重铜、钨多金属矿地质规律和资源经济规律的原则。  


8.评估过程  
        8.1    2011  年  月初,评估委托人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本事务所接洽,介绍了该公司卡房分矿的有关情况,并形成了评估委托意向。 
        8.2    2011  年  月  日,由本所有关专家李培广等人组成矿业权评估小组,在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资源开发部周挺及卡房分矿技术副矿长张培龙等同志的陪同下,赴卡房分矿,进行现场勘查并收集资料。 
         8.3    2011年4  月4  日至7  月26  日,评估人员收集、核实与评估有关的资料,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确定评估方案、选取评估参数,进行采矿权价值评估。 
         8.4    2011年  月27  日,整理出评估报告初稿与委托人交换意见。  
        8.5    2011年  月28  日,评估报告经审查、修改、整理和印制,形成正式评估报告文本,并于  月28  日提交。  


9.采矿权概况  
9.1  地理位置及交通  
        卡房分矿新山矿段位于个旧市城区  178°方向,平距14Km处,隶属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东经  103°09′20.57〞~  103°12′6.69〞,北纬23°13′16.68〞~  23°15′8.34〞,矿段东接蒙自县,南邻元阳县,北与老厂镇、锡城镇相连,西与保和镇接壤,距昆明  341km,省道个(旧)~金(平)二级公路纵贯区内,交通方便。

9.2  自然地理及经济  
          矿区属岩溶侵蚀高原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最高海拨标高  
2383m,最低海拨标高1760m,相对高差623m。区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最高气温30.3℃,最低气温-4.7℃;年平均降雨量为1080.3mm,单日最大降雨量103.9mm,月最大降雨量396.6mm,最长连续降雨天数28天,雨量165.0mm,主导风向为南风,最大风速14m/s。四季差别不明显,5-9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 
 1月多雾。矿区西侧为卡房大沟,北侧为老熊硐冲沟,南侧为仙人硐冲沟。  
          矿区居住人口除卡房镇及矿山外,主要为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村寨和耕地稀少,其余为荒山,部分地段有少量灌木分布。个旧市卡房镇工、农业人口3万余人,农村粮食作物以栽种玉米为主,经济除烤烟外,主要依靠矿山打工,农业人均收入2133元/年,经济条件较落后。 
           矿山已生产50余年,供电设施配套、齐全。矿区北侧及西侧均为现矿山的主要生产区,电力由红河州供电局供给,矿山建有35千伏的变电站供矿山的生产、生活用电。矿山生产区坑道内水资源量较为丰富,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均能自给。 
 9.3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上世纪  50年代,矿区及其周边的地质工作先后由西南地质局  224  队、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  308  队(前身为云锡地质勘探队,现在的云南省有色地质三○八队)及个旧市地质队、云锡地测大队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和矿产资源核实工作。 
           1975年  月,云锡地质勘探队提交了《个旧矿区卡房矿田东瓜林地段接触带矿床地质勘探报告》,1975年经云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以  75  第  05  号文批准了该报告,共提交锡矿石量  76.73万吨,锡金属  5341  吨,铜矿石量281.34万吨,铜金属  38290  吨。 
           1976年  月,云锡勘探队提交了《个旧矿区卡房矿田金光坡地段上部层间矿床地质勘探报告》,经省储委评审备案,批准硫化矿主铜金属:表内  C1级  21446吨,C2级  6305  吨,C1 +C2级铜金属量  27751  吨,矿石量236.88  万吨;氧化矿铜 C2级矿石量29700  吨、铜金属791  吨,铜金属共计28542  吨。氧化矿主锡表内C1级 211  吨,C2  级  172  吨;氧化矿细脉带主锡:表内C2  级  3368  吨,共计  3751  吨,伴生锡  1020吨、伴生铋3294  吨、伴生钼268  吨、伴生WO3 2277  吨、伴生银35.624吨。  
          1990年8  月,个旧市地质队提交《个旧矿区卡房矿田金光坡矿段金铋多金属矿床首采块段详查地质报告》,经省储委云储准字(90)第  11  号文批准,提交C+D  级硫化矿铜矿石量  22.56万吨、铜金属量  3036  吨,金铋矿石量28.78万吨,金金属量411  千克,铋金属量  1634吨;伴生银矿石量20.6万吨,银金属量  3.036吨。其中C  级金铋矿石量27.23万吨,金金属量  384千克,铋金属量  1583吨;D级金铋矿石量  1.55万吨,金金属量  27千克,铋金属量  51  吨;伴生银矿石量20.6万吨,银金属量  吨,C级硫化矿单铜矿石量22.56万吨,铜金属量  3036  吨。  
          1990年,个旧市地质队提交《个旧卡房矿田新山矿段  I-9矿群储量计算报告》(1990),经个旧市冶金工业局评审。探明403、404  两个砂矿块段,累计探明表内储量C  级砂锡矿矿石量  1384.2万吨,锡金属量  22981  吨,  砂矿中氧化铜矿石量  289.94  万吨,铜金属量  12546  吨。探明  I-6、I-8、I-9  号层间铜矿床,获得C1+C2  级矽卡岩氧化铜矿石量  817.85  万吨,铜金属量  97642  吨,合计铜金属量110188吨。  
        2006  年  月至  2008  年  月,在矿段内大白岩地段,开展了全国危机矿山项目《云南省个旧市大白岩铜锡矿接替资源勘查》,2010  年  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批准  333  类矿石量  667.02  万吨、铜金属量  85035  吨、品位  1.717%,钨矿石量  6.96  万吨、钨金属量(WO3)164  吨、品位  0.235%,伴生锡  1175  吨、钨 
 1874吨、银51470kg、硫412304  吨、金240kg。另外,I-15-1矿体深部下延至矿界外(一块段标高  1600m  以下),矿界外尚保有333类矿石量  67.582万吨、铜金属量41078  吨、品位6.078%,钨矿石量26.17万吨、钨金属量(WO3)615  吨、品位  0.235%,伴生锡  1175  吨、银  49806kg、金  73kg。总计矿权范围内探明铜  333类铜矿石量  718.30万吨,铜金属  116212吨。伴锡金属  1489吨。钨矿石量33.13万吨,钨金属量(WO  )779  吨。
  
10.矿区地质概况  
10.1矿区地质概况  
        个旧卡房矿田属个旧矿区五大矿田之一,位于个旧矿区南部,为轴向北北东的五子山复式背斜南段与东西向构造复合交汇部位,面积约30平方公里,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个旧组下部碳酸盐岩类地层;矿田内断裂发育,主要断裂为东西向断裂。燕山期由于受扬子板块与青藏滇板块的碰撞运动的影响,矿区内岩浆岩的侵入活动十分频繁,有中三叠纪安尼期变基性玄武岩(变玄武岩),深部有燕山中~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体隐伏。矿田内断裂发育,断裂与深凹的隐伏花岗岩体相配置形成了非常有利的控矿、导矿、容矿组合,形成矿区内十分丰富的锡、铅、锌、铜、钨等多金属矿,矿床类型颇多,有地表砂锡矿床、层间氧化矿矿床、含锡白云岩矿床、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硫化锡铜矿床、矽卡岩钨铜矿床、变质火山岩铜矿床。 
           
10.1.1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  g)碳酸盐岩地层,其次为第四系(Q)地层在山间残留,各层岩性特征如下: 
        第四系(Q):分布于山地缓坡及岩溶凹地内,岩性为红色粘土及人工堆积物。  
        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  g):分布在整个矿区,为卡房段地层出露,在矿区内细分为6个岩性段从东至西由新至老分布。  
       (T2g1)6: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与灰岩互层,具纹理及条带状构造,岩相侧向变化大,极不稳定。  
       (T2g1)5:灰色、深灰色、褐黄色中至厚层状石灰岩夹  3~6  层薄层状灰质白云岩。本层厚度80~120m,主要出露于矿区东部。  
      (T2g1)4:出露于矿区东部的老寨坪、大白岩、新山一带。岩性为粉红色、紫红色、褐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与石灰岩互层。  
       (T2g1)3:在矿区中部出露,此层岩石在靠近新山花岗岩往往有沿层展布宽数十米至百余米的硫化物矿化,并在其间赋存铜矿体。
        (T2g1)2:位于矿区西侧,岩性为灰色、浅灰色石灰岩与褐黄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互层。是矿区内的主要容矿层之一。  
       (T2g1)1:位于地表以下,经坑、钻孔工程揭露,岩性为灰色、灰白色厚层状石灰岩夹中厚层状泥质灰岩,自上而下泥质含量增加,整层厚度大于  500m。  

10.1.2构造  
        矿区褶皱构造主要有竹林~新山弧形复背斜及次级的大白岩背斜、大白岩向斜、马扒井背斜、新山背斜等。断裂主要呈近东西向产出。  
        褶皱构造  
        竹林~新山复式背斜:卡房矿田及老厂矿田竹林矿段内最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在背斜核部有老卡花岗岩体侵入,沿接触带有矽卡岩型铜、锡、钨矿床产出,轴部位于矿区北西,北起竹林矿段,向南穿过老熊硐断裂后进入卡房矿田。 
         断裂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主要分布于矿区的北西部及南部,并以近东西向断裂为主,其中老熊硐、仙人硐断裂控制着矿区南北边界。  
        老熊硐断裂:倾向北或南,倾角  65~87°,延长大于8km,断面光滑平直或成舒缓波状,普遍具水平擦痕,为压扭性断裂,属控岩、控矿断裂。  
        仙人硐断裂:倾向南,倾角  60~80°,断裂上宽下窄,具多期活动性,显先张后压扭特征,后期又有复活,切割矿体。  
        新山断裂:走向近东西向、南倾  70~85°,延长大于2km,断裂向东延伸后交于仙人洞断裂上,为一压性断裂。  
10.1.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按其形成时代可划分为两期。第一期为中三叠世纪安尼期基性火山喷发,于地层中上部形成火山角砾岩、火山岩、凝灰岩等喷发喷出岩相,第二期为燕山期侵入形成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10.1.4  围岩蚀变及矿化  
        区内近矿围岩蚀变按矿体、矿化体的围岩不同分有花岗岩内蚀变带、花岗岩外蚀变带(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蚀变带)及碳酸盐岩蚀变带三类。  
        花岗岩内蚀变带: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萤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硫化物矿化等。  
        花岗岩外蚀变带(接触蚀变带):主要有矽卡岩化、萤石化、硫化物矿化、角岩化、大理岩化等。  
        碳酸盐岩蚀变带:主要有赤褐铁矿化、褐铁矿化、铁锰矿化、角岩化、大理岩化。  
        矿  化  
        硫化物矿化:区内主要近矿围岩蚀变之一,是直接的找矿标志。主要表现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硫化物呈星点、散点状、细脉状浸染于碳酸盐岩、矽卡岩、变质火山岩和花岗岩中。当蚀变(或矿化)强烈时,本身就已成为工业矿体。 
 赤、褐铁矿化:是勘查区内的一种近矿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赤铁矿、褐铁矿呈细脉及散点、斑点状浸染于碳酸盐岩中,一般这种矿化强烈时常伴有锡石、方铅矿等产出,是寻找锡铅矿的重要标志。铁锰矿化:主要发生于碳酸盐岩中,是寻找锡、铅矿的重要标志。  

10.2矿床地质  
10.2.1矿床类型  
        矿区主要有(1)花岗岩接触带铜锡多金属矿床、(2)矽卡岩钨铜矿床、(3)变质火山岩铜矿床,均属原生矿床。  
        花岗岩接触带铜锡多金属矿床:该类矿床矿体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是矿区的主要类型。它主要分布于花岗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在岩体形态变化及围岩岩性组合相差大的地段,矿体一般规模较大。 
         矽卡岩钨铜矿床:该类矿床主要分布于花岗岩接触带外侧矽卡岩中。  
        变质火山岩铜矿床:该类矿床分布于老卡花岗岩体的东侧,其工业矿体主要以单铜矿为主。


10.2.2矿体特征  
        本次评估涉及到的矿体为  7-5、I-26-1、I-15-1及  I-9矿群。
        7-5  矿体:位于卡房矿田中部新山断裂南侧,仙人洞北侧,赋存于T2 g1  地层与花岗岩的接触带上,目前由钻探工程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产状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  10~25°,赋存标高  1820m至  1750m,长度70m,宽50~60m,厚度  1.2~33.63m,平均厚  18.75m,铜品位0.44%~12.54%,平均品位1.572%。  
          I-26-1矿体:产于花岗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型钨铜矿,矿体的分布和岩体形态有关,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条带状、脉状;产状受花岗岩形态所控制,分布于  18~23  线之间,赋存标高  2020~1775m,矿体走向NE19°,走向长823m,倾向  SE,沿倾向长  350~580m,平均445m,倾角  10~45°,厚度  1.2~50m,  平均厚度  13.98m,  钨品位  0.06~1.244%,平均  0.261%,矿体在倾向上,两侧出现分枝,21-2  至  23  线间出现大理岩、花岗岩夹石,把矿体分为北西、南东两块。矿体底板因出现  3-6个花岗岩舌(脉),其形态变化呈波状起伏,花岗岩突起部位矿体厚度相对较大,下凹部位矿体相对较薄。 
           I-15-1矿体:为一受花岗岩舌控制、依附于花岗岩接触带形态产出的北东走向南东倾的透镜状铜钨共生矿体。分布于第3-7勘探线间,长度400m,宽  100~ 
 160m,厚度3.07~10.45m,平均厚度6.76m,厚度变化系数50%,Cu  品位0.152~  
11.450%,平均6.361%,品位变化系数72%,属较均匀型,从北西至南东沿倾向具有分枝复合特点。矿体顶板岩石为花岗岩、大理岩,底板岩石为花岗岩,赋矿岩石主要为石英、萤石、透辉石矽卡岩,部分为蚀变及矿化花岗岩及大理岩。 
         矿区内见有多层矿产出于变质火山岩的不同部位,统称为Ⅰ-9  矿群,本次评估范围内有四个矿体,分别编号为Ⅰ-9-1、Ⅰ-9-2、Ⅰ-9-3、Ⅰ-9-4。 
           I-9-1矿体:位于变质火山岩顶部,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分布于13~21线间,产状北北东向,南东倾、倾角5~15°,工程控制矿体长800m,宽50~780m,矿体平均厚度3.39  m,厚度变化系数132%,铜品位1.249%,品位变化系数110%。矿体位于变质火山岩顶板的变质火山岩一侧,从厚度上具有尖灭再现特点,顶板岩石为大理岩、底板岩石为变质火山岩,受成矿后断裂影响小。 
         I-9-2矿体:位于变质火山岩中第一层相对稳定大理岩夹层的上盘,距离火山岩顶板大约15~35m。矿体呈似层状产出,产出于13~21线间,产状北北东向,南东倾、倾角10~20°,工程控制矿体长800m,宽0~356m,矿体平均厚度3.21  m,厚度变化系数46%,属稳定型,铜品位1.155%,品位变化系数124%,属较均匀型。矿体从厚度及宽度上具有尖灭再现特点,下盘的大理岩在17、19线间较为稳定,向15、13线逐渐过渡为变质火山岩,上盘岩石全为变质火山岩,下盘岩石为大理岩及变质火山岩。 
         I-9-3矿体:位于变质火山岩中第一层相对稳定大理岩夹层的下盘。矿体呈似层状产出于第一层稳定大理岩下部,产出于11~19线间,产状北北东向,南东倾、倾角10~15°,工程控制矿体长1000m,宽0-770m,矿体平均厚度4.34  m,厚度变化系数104%,属较稳定型,铜品位0.789%,品位变化系数92%,属较均匀型,矿体上盘岩石为大理岩及变质火山岩,底板岩石为变质火山岩,离变质火山岩顶板距离在20~45m。 
         I-9-4矿体:位于变质火山岩的中下部。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分布于13~19线间,产状北北东向,南东倾、倾角8~15°,工程控制矿体长600m,宽110~460m,矿体平均厚度1.94  m,厚度变化系数78%,属较稳定型,铜品位1.028%,品位变化系数118%,属较均匀型。矿体上盘岩石为变质火山岩及大理岩,下盘岩石为变质火山岩。I-9-1~I-9-4矿体平均比重3.253。 


10.3矿石质量  
10.3.1  矿石的结构、构造  
          由于矿体氧化程度较弱,均为原生含铜硫化矿及矽卡岩钨矿,矿石的结构构造均保持了原生特点。结构构造的不同点在于矿石赋存位置及围岩类型不同,其组成矿石的成份及结构构造有所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 
         花岗岩接触带含铜矽卡岩硫化矿——金属矿物以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度一般  0.05~0.3mm)形成斑块、斑点状、星点状嵌布或成细脉状、条带状、细网脉状等,形成以充填交待为主的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变质火山岩硫化矿——矿石结构主要有残余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填隙结构。构造主要有致密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交错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纹层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岩体接触带含钨矽卡岩——交代矽卡岩型似层状、透镜状,条带状、脉状钨矿。
 
10.3.2矿石的矿物组成  
        花岗岩接触带含铜矽卡岩硫化矿——组成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可占总量的  50-80%)次为黄铜矿(最多可达70%)及少量白钨矿、黑钨矿、锡石、辉铋矿、方铅矿、铁闪锌矿、辉钼矿、毒砂;脉石矿物有萤石、石英、透辉石、柘榴子石、方柱石等。 
         含铜变质火山岩硫化矿——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以磁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铁矿及黄铜矿,少量辉钼矿、自然铋、自然金、闪锌矿及方铅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金云母、阳起石,其次为橄榄石、角闪石、透闪石、透辉石、斜长石、绿帘石、绢云母、榍石等。 
         岩体接触带含钨矽卡岩——金属硫化物主要有白钨矿、辉钼矿、自然铋、辉铋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普通辉石、石榴石、萤石、方解石、石英、长石。 
 10.3.3矿石的化学成分  
        矿石中的有用组分以铜、钨为主,据选矿样分析,铜矿物中硫化铜占总量的  
91.18%,氧化铜占4.41%、结合铜占4.41%;钨矿物中主要为白钨矿,占82.18%,黑钨矿占  13.35%、钨华占4.47%。  
        根据核实报告估算结果,铜矿体有用组分平均含量  Cu1.652%,伴生元素WO3  0.106%、Sn0.174%、Ag12.74×10  、Au0.12×10  。钨矿体有用组分平均含量WO3  0.260%,伴生元素Mo0.015%、Cu0.060%、Bi0.030%。

10.3.4矿石的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矿石,工业类型为矽卡岩硫化矿类型、矽卡岩钨铜矿类型。   
        矿石工业品级按项目确定的工业指标划分为:铜品位≥0.4%为工业矿体,  
0.2%~0.4%之间为低品位矿体,夹石剔出厚度为  2m,工业矿石可采厚度为0.8m。钨品位≥0.12%为工业矿体,0.064%~0.12%之间为低品位矿体。属易选矿石。 
 10.3.5其他伴生矿产  
        矿区共伴生组分有锡、铜、钨、铋、钼、金、银、硫,有害杂质主要是砷,从综合回收实际情况看,锡、钨、铋、钼可单独选别出相应的精矿产品,贵金属(金、银)富集在铜精矿中,金品位可达1-1.5克/吨,银可达  100-120克/吨,硫作为附产品单独销售,硫精矿硫平均品位  29-30%。  
10.3.6矿物的形态及赋存状态特征  
        本次核实矿区内的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白钨矿。其中黄铜矿主要赋存在  I-9矿群,I-15-1矿体,7-5矿体,白钨矿主要赋存在  I-26-1矿体中。 
           I-9、I-15-1、7-5矿体中矿物的形态及赋存状态特征:  
        铜:硫化矿中的铜主要呈黄铜矿产出,有少量辉铜矿,结晶粒度较粗。在变质火山岩中,黄铜矿主要为独立矿物形式存在;花岗岩接触带的铜以黄铜矿独立矿物产出与黄铁矿、磁黄铁矿共生于矽卡岩矿物晶粒间呈浸染状产出,部分呈块状硫化矿产出。 
         锡:矿石中的锡主要以锡石锡产出,部分地方有黄锡矿产出,主要成粒状嵌布于矽卡岩和硫化矿中。  
        铋:主要呈自然铋和辉铋矿嵌布于矽卡岩硫化矿中。  
        钼:主要以辉钼矿赋存于矽卡岩及其脉体内。  
        钨:主要以白钨矿产出于矽卡岩硫化矿中。  
        金:以自然金状态赋存于黄铜矿中。  
        银:主要赋存在黝铜矿中。  
        硫:硫以独立矿物形式赋存,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和毒砂。  
          I-26-1矿体中矿物的形态及赋存状态特征  
          白钨矿是该矿石的主要回收矿物之一,呈不规则粒状、次圆粒状产出,一般嵌布粒度较粗,并且粒度大小均匀。  
        辉钼矿也是本矿石回收矿物之一。矿石中辉钼矿嵌布粒度较粗,多呈板状或片状出现,嵌布于脉石缝隙中。  
        铋是该矿石回收主要金属之一,主要为自然铋,少量辉铋矿。自然铋在矿石多呈微细粒充填于矿石缝隙或普通辉石的溶蚀孔中。矿石中仅见有少量辉铋矿。  
        黄铜矿也是该矿石主要回收矿物之一,常呈不规则粒状。  
        磁黄铁矿是本矿石主要的硫化矿物,呈浸染状分布在矿石裂隙中。  
10.3.7矿体围岩及夹石情况  
        矿体围岩及夹石主要为大理岩、花岗岩、矽卡岩。按矿体赋存部位不同,围岩及夹石类型有所差异,各矿体情况如下:  
        7-5  号矿体:矿体上盘围岩以大理岩为主,下盘岩石则为花岗岩。  
          Ⅰ-26-1  号矿体:上盘围岩以大理岩为主,局部为矽卡岩;下盘围岩则以花岗岩为主。  
          Ⅰ-15-1  号矿体:矿体上盘围岩以大理岩、花岗岩为主;下盘岩石则为花岗岩。  
          Ⅰ-9-1号矿体:上盘围岩以大理岩为主,下盘围岩则为变质火山岩,具不同程度的矿化。一般下盘围岩矿化比上盘强。  
          Ⅰ-9-2  号矿体:上盘围岩为变质火山岩;下盘围岩则以大理岩为主,部分变质火山岩。  
          Ⅰ-9-3  号矿体:上盘围岩以大理岩为主,局部为变质火山岩;下盘围岩则为变质火山岩。大理岩中一般矿化较弱与矿体界线较为清晰,变质火山岩则具不同程度的矿化,一般均以分析品位划分工业矿体与低品位矿体。 
           Ⅰ-9-4  号矿体:上盘围岩及下盘围岩均为变质火山岩。由于变质火山岩中普遍见有不同程度的矿化,致使工业矿体与低品位矿体靠样品分析结果来划分。 
 10.4矿石技术加工性能  
        铜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由于矿山是采、选多年的老矿山,选矿技术较为成熟,可选性结果根据矿山2006及2007年选矿统计结果如下:铜精矿:品位  17.48%,回收率88.63%。尾矿平均品位0.099%。硫精矿Ⅰ:品位46.981%,回收率85.76%,硫精矿Ⅱ:品位  44.21%,回收率41.63%。 
         矽卡岩钨矿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对矿石选矿性能进行了试验。   
        试验工艺流程为混合浮选回收铜、钼、铋,然后再用浮选回收钨的全浮工艺流程,选矿指标在原矿磨至-0.074mm  占75%时,原矿品位  Cu0.070%,Mo0.040%,Bi0.053%,WO3  0.201%,精矿品位  Cu18.70%,Mo46.08%,  Bi18.520%,WO3  72.52%; 回收率Cu85.32%,  Mo82.23%,  Bi50.49%,WO3  76.52%。                                  
         根据矿山近年统计主要选矿指标:矽卡岩钨矿在选矿过程中可生产钨、铜、钼、硫精矿,其中:钨精矿品位  60.0%,回收率70%;铜精矿品位15.0%,回收率75%;钼精矿品位40.0%,回收率60%;硫精矿品位30.0%,回收率70%。  

10.5开采技术条件  
10.5.1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处红河与南盘江水系分水岭地段,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红河峡谷则是地下水的排泄区和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地层主要为中三迭统个旧组碳酸盐类岩石,岩溶发育区内无地表水流,降雨绝大部份均沿断裂、岩溶裂隙渗入地下,只有渗透到近花岗岩部位时才作水平流动,由  1450m  中段排泄至卡房大沟后最终流入红河。 
         矿区内隔水层主要有变质火山岩及花岗岩,含水层为第四系粘土、砂质粘土弱含水透水层,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类透水裂隙含水层。  
          Ⅰ—15—1矿体产出标高  1625—1534m,Ⅰ—9矿群产出标高  1968-1694m,Ⅰ—26—1矿体产出标高  2030—1775m  三个矿体均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主要充水含水层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其间以溶蚀裂隙发育为主,地下水运移条件管道较差,总体上地层富水性弱—中等。矿区无地表水体分布,大气降雨是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岩溶裂隙中,岩溶裂隙水以管道状方式渗透、迁移为主,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泄,坑道内无突水淹没史,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型。 
 10.5.2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分布岩层主要为碳酸盐类及变质玄武岩类坚硬岩组,岩体结构以厚层状或整块状结构为主,岩石坚硬,岩石强度较高,稳定性好,除局部断裂破碎带、穿脉有少量支护外,无密集架箱区,矿体顶底岩层坚硬厚大,顶底板的稳固性较好,矿床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应属层状碳酸盐岩类、变玄武岩类为主的简单偏中等类型。 
 10.5.3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区,近几十年无破坏性地震发生,地块相对稳定;矿山经多年开采,矿区地面除局部地段产生有小的自然滑坡、塌陷地质灾害外,尚未出现大的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变形沉降等地质灾害;矿山开采产生的三废进行了有序的排放,未发生过对地质环境有影响或污染事件;新增矿体的采矿活动也不会对地质环境构成大的影响,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级别应为良好,属中等。
 
 11.矿区开发现状  
        卡房分矿采矿权范围内涉及矿体为  7-5、I-26-1、  I-15-1及  I-9矿群。有二个采矿坑口,多年的矿山生产,已经形成探采中段十六个,垂直开采深度  500~ 
 600m,建成了一套以平坑为主、斜井为辅的坑道开拓等较为完备和规范的矿山开采系统。  
        整合后,云锡卡房分矿在铜选车间基础上改扩建了  2000t/d  多金属矿选矿厂 (一选厂)和新建了3000t/d  多金属矿选矿厂(二选厂),一选厂处理单铜矿,现规模为  2000t/d;二选厂(处理多金属矿)设计规模为3000t/d,目前生产及选矿未达设计规模。 

 12.评估方法  
        鉴于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矿区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储量已经国土资源部备案,并已编写了“可行性研究”,具备矿山建设投资、成本以及产品销售价格等方面的资料,能满足使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进行评估的要求,根据  《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确定本次评估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矿业权评估价值;  
                                                                            25                          北京海地人矿业权评估事务所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年现金流入量;  
                            ——年现金流出量;  
                    (CI-CO)——年净现金流量;  
                          ——折现率;  
                          ——年序号(t=1,2,3,,,n);  
                          ——评估计算年限。  
13.评估指标与参数  
        本次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依据为  《云南省个旧市卡房矿田新山矿段铜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1.5)(附件七,以下简称“储量核实报告”)及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附件八,以下简称“评审意见书”)和备案证明。 
           由云锡集团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编制的“储量核实报告”,其资源储量的核实范围在本次委托评估范围内;资源储量归类编码符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I-15-1、7-5矿体采用垂直平行断面法,I-9、I-26-1矿体选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计算,符合矿山实际情况;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合理,已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并由国土资源部备案。因此,“储量核实报告”可以作为本次采矿权评估的储量依据。 
         其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参数的选取参考  《云南省个旧市卡房矿田新山矿段铜钨矿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附件十一,以下简称“可研”)、《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  00001-2008  )、《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CMVS30800-2008)、《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CMV13051-2007)、《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  12100-2008)、其他有关政策法规、技术经济规范和评估人员掌握的其他资料确定。 
           “可研”的编制单位云南锡业设计院具有冶金行业(重有色及稀有金属)乙级资质,其设计的资源储量依据为  “储量核实报告”。“可研”对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规划,根据产品方案,对市场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有关规范结合矿区情况设定了采、选矿技术指标,符合评估对象的资源赋存以及矿床开发条件等实际情况。“可研”中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符合采矿权评估的要求,可作为本次采矿权评估的依据。 

 13.1  储量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  
          根据“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 ,截止2011年4 月30  日,评估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为:  
          主矿产:铜矿总资源储量矿石量728.19万吨,Cu  金属量  120281吨,平均品位Cu1.65%,全部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主矿产:钨矿总资源储量矿石量  971.71  万吨,WO3  量  25302  吨,平均品位  0.26%,其中: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矿石量166.47万吨,WO3  量  3636  吨,平均品位WO3  0.22%。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矿石量  520.30  万吨,  WO3  量  13531 吨,平均品位  WO  0.26%。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284.94  万吨,WO3量  8135  吨,平均品位WO3  0.28%。  
        铜矿中伴生(7-5矿体无伴生):  
        锡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85.55万吨,锡金属量  1489吨,平均品位  Sn0.174%。  
        银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691.33万吨,银金属量  88070千克,平均品位Ag12.74×10    。  
        钨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  163.26万吨,WO3  量  1731  吨,平均品位WO3  0.106%。
        硫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605.78万吨,纯硫量  399046  吨,平均品位S6.59%。  
            钨矿中伴生:  
        铜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938.58  万吨,铜金属量  5631  吨,平均品位Cu0.06%。  
        铋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938.58  万吨,铋金属量  2816  吨,平均品位Bi0.03%。  
        钼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938.58万吨,钼金属量  1408吨,平均品位Mo0.015%。
 
13.2  储量核实基准日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  
        根据《矿业权评估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指导意见》(CMVS30300-2008),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下列方式确定。  
        评估利用资源储量=∑  (参与评估的经济基础储量+资源量×相应类型可信度系数)。  
        对于金属矿产,应针对矿石量和金属量同时采用可信度系数折算,同类型资源量折算前后其矿石品位保持不变。  
        参与评估的保有资源储量中的按经济基础储量应直接作为评估利用资源储量,参与计算。  
          内蕴经济资源量,通过矿山设计文件等认为该项目属技术经济可行的,其各类资源量处理如下:  
        (1)探明的或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和  (332),可信度系数取1.0。  
        (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参考矿山设计文件或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可信度系数。  
        本次评估(111b、122b)资源量全部参与评估计算;根据“可研”,矿体  I-9-2、I-9-3、I-9-4  的(333)资源储量取0.75可信度系数折算参与评估计算,I-26-1 
   (333)资源储量取  0.75可信度系数折算参与评估计算;其余矿体的  (333)资源储量取  0.8  可信度系数折算参与评估计算。 
     则本次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为  1462.56  万吨(=166.47+520.30+251.81×0.75+  (33.13+85.55+36.86+163.26)×0.8+  (94.28+278.61+69.63)×0.75)。Cu  金属总量94057.95  吨,平均品位  1.68%;WO3  23307.20  吨,平均品位  0.26%。

13.3  评估基准日评估用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回采率  
          “可研”未进行设计损失量的估算,仅设计了综合采矿损失率为  8%,符合金属矿地下开采采矿损失率的指标要求,本次评估采矿损失率即取上述数据。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矿山保有开采损失量统计表》(附件十,附件P    ),2011年  5、6  月份的开采消耗量如下表所示:  
     矿体     矿石量(万  t) 金属量(t)  伴生元素(t)    伴生元素(t、kg)  
    I-9-1     2.912           185  (Cu)  1918  (S)     31  (WO3  ) 97  (Ag)
    I-9-3     5.912           377  (Cu)  3895  (S)     63  (WO3  )266  (Ag)
    I-15-1    0.864           372  (Cu)  15.03  (Sn)                637  (Ag) 
    I-26-1    4.907           169  (WO3) 7  (Mo) 29  (Cu)
         则,截止评估基准日评估用可采储量为:1330.97万吨,其中:铜矿石量  505.91万吨,非金属矿石量825.06万吨。
  
13.4生产能力  
        评估对象采矿许可证载明的生产规模为  150.00万吨/年。“可研”(附件九,附件P    ),设计生产规模为150万吨/年,其中单铜矿矿石  60  万吨/年,多金属矿矿石  90  万吨/年。矿山目前已建成  2000  吨/天及  3000吨/天的选厂,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本项目确定评估对象生产规模为  150万吨/年。
  
13.5  开拓方式、开采方法及选矿工艺  
        开拓方式:开拓方式采用平硐—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  
        采矿方法: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体平均倾角  5°~45°,平均厚度  0.5~33.63m,为薄到中厚矿脉,结合矿山实际,选用全面采矿法、浅孔留矿法和切顶房柱法。  
          回采顺序:全面采矿法采用浅孔落矿方式;浅孔留矿法由下而上分层开采;切顶房柱法采用后退式回采方式,由中央向两翼回采。  
        选矿工艺:
        单铜矿选矿工艺:为铜硫混浮-铜粗精矿再磨分离-混选尾矿再选硫-选硫尾矿进重选选锡,产出铜精矿、锡精矿和硫精矿。  
        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硫化物混合浮选-硫化矿混合粗精矿进行铜钼分离、铜硫分离-混合浮选尾矿白钨粗选-白钨矿粗精矿加温精选,产出钼精矿、铜精矿、钨精矿。 

 13.6  产品方案  
        “可研”(附件九,附件P    )设计产品方案为:铜精矿、硫精矿、钨精矿、钼精矿、锡精矿。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为采、选企业,故产品方案确定为选矿产品。本次评估的产品方案为:铜精矿、硫精矿、钨精矿、钼精矿、锡精矿。 

 13.7  采、选矿技术指标  
          “可研”通过对本项目采用的开采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取综合采矿损失率为8%,矿石贫化率为  12%  (附件九,附件P    ),基本符合金属矿地下开采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的指标要求。  
        本次评估取综合损失率为  8%,矿石贫化率为  12%。  
        选矿回收率:  
          “可研”设计的精矿品位及选矿回收率为(附件九,附件P221,,223):  
        单铜矿:  
        铜精矿品位:18.0%,回收率:90.0%  
        硫精矿品位:30.0%,回收率:70.0%  
        锡精矿品位:40.0%,回收率:50.0%  
          多金属矿:  
        钼精矿品位:40.0%,回收率:60.0%  
        钨精矿品位:60.0%,回收率:70.0%   
        铜精矿品位:18.0%,回收率:50.0%  
        上述选矿指标中未给出  Ag  的回收情况,本次评估按“可研”表  15-7  “精矿生产能力及销售收入表”(附件九,附件P    ),Ag  富集于铜精矿中,品位200g/t。 Bi  暂不回收。  
        本次评估根据“可研”的排产方式,主矿种的品位随排产方式不同而发生变化,而“可研”给出的选矿回收率为一平均指标,本次评估统一按  “可研”选矿指标选取。
 
 13.8  矿山服务年限  
        根据确定的矿山生产能力,由下列公式可计算矿山的服务年限:  
        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  
                      Q——可采储量;  
                      A——矿山生产能力;  
                      ρ——矿石贫化率。  
        经计算,单铜矿服务年限为9年  7个月,多金属矿服务年限  10年  5个月。根据“可研”本项目建设期  2年  (附件九,附件P    ),则评估计算期为  12年  5个月,自2011年  月~2023年  11月。

13.9销售收入  
13.9.1产量  
        精矿含金属年产量=原矿年产量×平均地质品位×(1-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  
        精矿年产量=精矿含金属年产量÷精矿品位  
        单铜矿(含伴锡铜矿)原矿产量为  60  万吨,多金属矿(含单钨矿)原矿产量为90万吨;各矿体原矿产量按“可研”出矿进度计划确定;不同矿体中各元素平均地质品位、运算过程详见附表三。
  
13.9.2销售价格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矿产品价格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确定的矿产品计价标准与矿业权评估确定的产品方案一致。确定产品方案应考虑国家(和市场通用)产品标准,或能够通过国家产品标准(和市场通用)换算成符合产品方案的计价标准。 
         (2)确定的矿产品价格一般应是实际的,或潜在的销售市场范围市场价格。市场范围包括地域范围和客户范围。  
            (3)不论采用任何方式确定的矿产品市场价格,其结果均视为对未来矿产品市场价格的判断结果。  
            (4)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确定,应有充分的历史价格信息资料,并分析未来变动趋势,确定与产品方案口径相一致的、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内的矿产品市场价格。 
         根据委托方的介绍,卡房分矿的产品向云锡集团的其它相关企业销售,其价格属内部结算价,不能作为评估取值。因此,本次评估产品销售价格依据“可研”及评估人员由亚洲金属网、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属通报》等收集的相关市场资料选取。 
           “可研”取价如下:铜精矿含铜(18%)含税销售价格为47500  元/吨。钨精矿(60%)含税销售价格为  80000元/吨,钼精矿含钼(40%)含税销售价格为  100000 
 元/吨,硫精矿  (30%)含税销售价格为  300元/吨,锡精矿含锡  (40%)含税销售价格  100000元/吨,铜精矿含银  (200g/t)含税销售价格  3000元/公斤。 
         参照亚洲金属网、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属通报》等:铜金属  2006—2011  年  月  30  日五个年度多,各年度平均含税价分别为62580.00元/吨、63238.99元/吨、55527.20元/吨、42095.16  元/吨、59095.27  
元/吨,70556.25  元/吨(2011.1-6)。上述价格为铜金属价格,本项目产品方案铜精矿品位为18%,参照长江有色铜价计算标准,硫化铜精矿铜含量在  15%—20%,计价系数为  80%,综合上述数据,铜精矿含铜的单价为: 
   (62580+63238.99+55527.20+42095.16+59095.27+70556.25  )  ÷  ×  80%  =47079.05元/吨。  
        65%钨精矿  2006—2011  年  月  30  日市场价格的平均值为:91718.78  元/吨。折算为品位为  60%的钨精矿价格为84663.27元/吨  (=91718.78÷65%×60%)。 
         钼精矿含钼  (45%)2006—2011  年  月  30  日市场价格的平均值为:3058.49元/吨度。折算为品位为40%的钼精矿含钼价格为108746.3元/吨(=3058.49÷45%×40%×40)。  
☆        硫精矿  (30%)2006—2010年  月30  日市场价格平均值为:301.30元/吨。  
        锡精矿含锡(60%)2007—2011  年  月  30  日市场价格的平均值为:117535.4元/吨。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锡精矿从  40%—60%,品位每增加1%,加价标准不同,折算后品位为40%的锡精矿含锡价格为  108055.51元/吨。  
        2007—2011年  月30  日Ag  的市场价格平均值为:4146.86  元/公斤。铜精矿含银(不小于  200g/t)的中间产品计价系数为75%,则铜精矿含银(200g/t)的价格为3110.15元/公斤(=4146.86×0.75)。 
       网络及其他媒体提供的数据多为产品集散地的数据统计,考虑到地区的差异、产品品种的差异以及运费等因素,并考虑到“可研”的价格取值与网络及其他媒体提供的数据比较接近,评估人员认为“可研”的价格取值能够代表其设计产品的价格,因此,价格取“可研”的数据。即: 
         铜精矿含铜(18%)含税销售价格为  47500  元/吨。折算为不含税价格为:40598.29元/吨(=47500÷1.17);  
        钨精矿(60%)含税销售价格为80000元/吨。折算为不含税价格为:68376.07元/吨(=80000÷1.17);  
        钼精矿含钼(40%)含税销售价格为  100000  元/吨,折算为不含税价格为:85470.09元/吨(=100000÷1.17);  
        硫精矿(30%)含税销售价格为300元/吨,折算为不含税价格为:256.41元/吨(=300÷1.17);  
        锡精矿含锡(40%)含税销售价格  100000  元/吨,折算为不含税价格为:85470.09元/吨(=100000÷1.17);
        铜精矿含银(200g/t)含税销售价格3000元/公斤,折算为不含税价格并为:2564.1元/吨(=3000÷1.17);  
13.9.3销售收入  
        假定各年采出矿石量经洗选后的产品全部销售,各年销售收入详见附表三。  
13.10  投资  
13.10.1  固定资产投资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评估基准日已形成固定资产和未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矿山设计等资料分析估算确定;也可以根据评估基准日企业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明细表列示的账面值分析确定。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固定资产评估汇总表、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评估明细表、固定资产构筑物及其它起辅助设施评估明细表”、“在建工程评估汇总表”等  (附件十一,附件P260-282),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原有固定资产如下所示:单位:万元
 分类     原值              累计折旧            净值                  备注 
总计     52622.23            10623.24           41998.99 
          机器设备            16663.23          2744.90              13918.33 
          房屋建筑物          10603.70          2942.72              7660.98 
 坑道构筑物及其他辅助设施     23263.98          4930.25              18333.73  
          其中:构筑物        5742.51            773.70              4968.81 
                井巷           17521.47          4156.55              13364.93 
               在建工程  
              其中:机器设备  611.39             611.39 
               房屋建筑物     1439.75            1439.75 
               井巷工程将机器设备归为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和构筑物归为房屋构筑物,井巷归为井巷工程,原有固定资产投资机器设备原值为  17274.62万元、净值  14529.72万元,房屋构筑物原值  17785.96万元、净值  14069.54万元,井巷工程原值  17521.47、净值  13364.92万元(见附表四)。 
         本次评估原有固定资产在评估基准日一次性全部投入。  
        根据“可研”,本项目总投资为:55147.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新增)费用8521.9万元,流动资金  3173.9万元,利用原有资产41983.0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468.6万元。
         将建设投资中辅助生产工程、公用工程项目两项列入归为房屋构筑物,基建探矿为井巷施工探矿,列入井巷工程。则,建筑工程(井巷)投资为  3467.2万元、机器设备投资为  2400万元、安装工程投资为  80万元、房屋建筑物800万元,其他费用  1000万元、工程预备费  774.72万元,合计8521.92万元。  
        将安装工程归入机器设备,剔除工程预备费,将其他费用按投资比例分摊到井巷工程、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投资额中。具体为:井巷工程3981.07万元、房屋建筑918.57万元、机器设备2847.56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747.20 
 万元  (详见附表四)。  
        根据“可研”(附件九,附件P    ),项目建设期  2年,新增投资均分为  2年投入。
  
13.10.2无形资产投资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通过以出让、转让或其他方式取得的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将土地使用价格计为无形资产投资,以摊销方式逐年回收。通过出让、转让或其他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间短、且土地市场价格变化不大时,可以其账面价值(摊余价值)确定评估用土地使用权投资额。土地市场价格变化较大时,可以参考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价格,或参考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或者矿产所在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同用途、同级别土地的基准地价标准估算评估用土地使用权价格。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土地估价结果,卡房分矿矿山用地为1802.97万元。本次评估无形资产投资额为  1802.97万元。  
        该无形资产在评估基准日一次性全部投入。
 
13.10.3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是企业维持生产正常运营所需的周转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根据  《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流动资金可按扩大指标法估算,有色金属矿山流动资金额一般为固定资产总额的  15%~20%,本次评估按 
 20%取值。  
        流动资金额=固定资产总额×固定资产资金率=(52582.05+7747.20)×20%=12065.85  (万元)  
        流动资金在生产期一次性全部投入,评估计算期末回收全部流动资金。
 
13.11  成本费用  
13.11.1  关于成本估算的原则与方法的说明  
        本项目评估成本费用的各项指标主要依据“可研”选取,个别参数依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及国家财税的有关规定选取,以此测算评估基准日后未来矿山生产年限内的成本费用。 
           “可研”中销售价格为含税价,其设计的生产成本含增值税,评估为简化计算,仅将其中材料、燃料动力费做不含税转换。  
13.11.2  外购材料费  
        根据  “可研”,采矿单位矿石外购材料费为  33.21元/吨  (含税),多金属矿选矿单位矿石外购材料费为39.79元/吨  (含税),单铜矿选矿单位矿石外购材料费为  9.65元/吨  (含税)。则,本次评估单铜矿采选单位矿石外购材料费为  36.63元/吨(不含税),多金属矿采选单位矿石外购材料费为62.39 元/吨(不含税)。  
13.11.3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  
        根据“可研”(附件九,附件P245-247),采矿单位矿石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为8.33元/吨(含税),多金属矿选矿单位矿石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为22.38元/吨(含税),单铜矿选矿单位矿石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为  14.89元/吨(含税)。则,本次评估单位矿石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不含税取值分别为:单铜矿采选  19.85元/吨,多金属矿采选  26.25元/吨。 
 13.11.4  工资及福利费  
        根据“可研”,采矿单位矿石工资及附加为  21.33元/吨,车间管理人员及附加为2.80元/吨;多金属矿选矿单位矿石工资及附加为  7.8 元/吨,车间管理人员及附加为  0.24  元/吨;单铜矿选矿单位矿石工资及附加为14.3  元/吨,车间管理人员及附加为  0.24  元/吨。则本次评估单位矿石工资及附加分别为:单铜矿采选  38.67元/吨,多金属矿采选32.17元/吨。
 
 13.11.5  折旧费  
        房屋构筑物和机器设备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采用不同的折旧年限进行折旧计算;固定资产计提完折旧后,折旧结束时点回收固定资产的残值,同时以不变价原则投入等额初始投资的更新改造资金,评估计算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清理变现费用。 
         根据《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8]170号),自  2009年  1月  日起,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进项税额可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将评新增机器设备扣除进项税额后计提折旧。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房屋、建筑物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电子设备:3年。本次评估中房屋构筑物按  25年折旧,机器设备按  15年折旧。房屋构筑物及机器设备固定资产残值率取  5%。则吨原矿折旧费为: 
         原有房屋建筑物年折旧额=17785.96×(1-5%)÷25=675.87(万元);  
        新增房屋建筑物年折旧额=918.57×(1-5%)÷25=34.91(万元);  
        原有机器设备年折旧额=17274.62×(1-5%)÷15=1094.06(万元);  
        新增机器设备年折旧额=2847.56÷1.17×(1-5%)÷15=154.14(万元);  
        吨原矿折旧费=(675.87+34.91+1094.06+154.14)÷150=13.06  (元/吨)  
        则评估计算期末回收固定资产残余值(房屋建筑物及机器设备)为  12199.18 万元。  
         
13.11.6维简费  
        维简费一般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已形成的采矿系统固定资产基本折旧(折旧性质的维简费),二是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资金支出(更新性质的维简费)。  
        根据财政部“关于提高冶金矿山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标准的通知”(财税[2004]324号),从  2004  年  月  日起,将冶金矿山维简费标准提高到每吨原矿提取  15~18元。其中,国有大中型冶金矿山企业维简费标准为  18元/吨。评估对象为国有大型企业,本次评估维简费计提标准为  18元/吨。
        采矿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单位矿石折旧性质的维简费=(3981.07+13364.92)÷1330.97÷0.88=11.47(元/吨)。  
        更新性质的维简费=18-11.47=6.53  (元/吨)。  

13.11.7安全费用  
        根据财政部关于“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6]478号),评估对象为井工开采金属矿山,安全费用计提标准为8元/吨。 
         本次评估选取吨矿石安全费用为  8.00元。
  
13.11.8修理费  
        根据“可研”,采矿单位矿石修理费为  1.57元/吨,多金属矿选矿单位矿石修理费为1.83  元/吨,单铜矿选矿单位矿石修理费为  4.52 元/吨,则,本次评估单位矿石修理费取值分别为:单铜矿采选6.09元/吨,多金属矿采选  3.40元/吨。  
13.11.9  其他制造费用  
        根据“可研”(附件九,附件P245-247  ),制造费用扣除折旧费、修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维简费后剩余的其他费用为:采矿生产其他制造费用为2.63元/吨,单铜矿其他制造费用为5.83元/吨,多金属矿其他制造费用为5.86元/吨。本次评估其他制造费用取值为:单铜矿采选为  8.46元/吨,多金属矿采选为8.49 元/吨。  
13.11.10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费: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2009〕第44  号)、《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云政发〔2006〕102  号),地下开采金属矿山每年应按  0.10-0.4  元/m  标准和调整系数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矿区属岩溶侵蚀高原中-低山丘陵地貌。矿区居住人口除卡房镇及矿山外,主要为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村寨和耕地稀少,其余为荒山,部分地段有少量灌木分布。由于长期开采,对当地环境破坏较大。综合上述因素,本次评估 
                                                                                              
 确定每年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支出标准为0.4元/m  ,调整系数为1.0,据此确定2015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支出为566.89万元(=14.1722×1000×1000×0.4× 1.0/10000),折合吨原矿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支出为3.78元。
  
13.11.11  管理费用  
        本次评估管理费用主要有:摊销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以及其他费用。  
        摊销费: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摊销费包括无形资产(含土地使用权)、其他长期资产、以及后续勘查投资的摊销。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应以土地使用权剩余使用年限确定。当土地使用权剩余使用年限大于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时,以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作为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 
           由于评估对象服务年限小于一般工业用地使用权年限(50  年),故土地使用权在矿山服务年限内摊销完毕。  
        本项目吨矿石摊销费为  1.19元/吨(=1802.97÷1330.97÷0.88)。  
        矿产资源补偿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开采回采率系数  
        该项费用与销售收入有关,本项目每年矿石采出量按“可研”排产确定,每年销售收入不同,以  2015年为例计算吨矿产资源补偿费。铜、钨、钼、硫、锡的资源补偿费费率均为2%,银的资源补偿费费率为4%,则2015年吨单铜矿矿产资源补偿费为  21.30元/吨(=  (60115.06-3777.23)÷60×2%+3777.23÷60×4%),多金属矿矿产资源补偿费为  3.96元/吨(17799.81÷90×2%)。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根据《云南省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和使用办法》(云政发[2008]241号),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年度应缴费额应当按照核定的年度占用资源储量缴纳,具体年度缴费计算公式为:年度应缴费额=[核定占用资源储量总量÷矿山服务期限(年)]×单位储量使用费费率标准,若年度实际消耗资源储量超过年度核定占用资源储量的,按照年度实际消耗资源储量征收;若年度实际消耗资源储量达不到年度核定占用资源储量的,按照年度核定占用资源储量征收。
        根据《云南省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云财建〔2006〕659  号),该矿为第一类矿产,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为:〔(111b+121b+122b+331+332)+  (2M11+2M21+2M22)×0.7+333×0.5〕×单位储量使用费费率标准。 
         其中:铜矿(平均Cu≥0.8%)单位储量使用费费率标准为:400  元/金属吨;钨矿单位储量使用费费率标准为:1200元/金属吨,则吨原矿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为=    〔((120281-934  )×0.5  ×400  )+ (3636+13531-169+(7356+779)×0.5)×1200〕÷(1330.97÷(1-12%)×10000)=3.25元/吨。  
        根据  “可研”(附件九,附件P    )表15-2,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为  70万元/ 年,其他费用为  870.0  万元/年,则,单位矿石其他费用为  6.27元/吨(=(870+70)/150)。  
        则,管理费用合计为  35.97元/吨。  

13.11.12销售费用:  
        根据  “可研”(附件十一,附件P    )设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  3%估算,因每年的销售费用不同,所以每年的销售收入也不同,以  2015年为例:每吨矿石销售费用为  16.74元/吨  (=(60115.06+17799.81)×3%/150+174.1/150)(将“可研”中精矿运输费计入销售费用)。 
 13.11.13财务费用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矿业权评估时财务费用根据流动资金的贷款利息计算。假定未来生产年份评估对象流动资金的70%为银行贷款,贷款利率按提交报告时执行的一年期贷款年利率  6.56%计算,单利计息,则吨原矿的财务费用计算过程如下(以2012年为例): 
         财务费用=12065.85×70%×6.56%÷150=3.69  (元/吨)  
        本次评估选取吨矿石财务费用为3.69元。  
13.11.12总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是指各项成本费用之和。经营成本是指总成本费用扣除折旧费、折旧性质的维简费、摊销费和财务费用后的全部费用。
 
13.12  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指矿山企业销售产品应负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及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为计税依据。 
 13.12.1应纳增值税  
        年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收入×销项税税率  
        进项税额=(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及动力)×进项税税率  
        根据“关于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71  
号),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由  13%恢复到  17%,自2009  
年  1月  日起执行。本项目销项税税率取17%。为简化计算,进项税额以外购材料费和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之和为税基,税率取  17%。  
          以2015年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年销项税额=年销售收入×17%=(60115.06+17799.81)×17%=13245.53  (万元)  
        年进项税额=(年外购材料+年外购燃料及动力)×17%=(7813.50+3553.50)×17%=1932.39  (万元)  
        年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3245.53-1932.29=11313.24  (万元)  
        另,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8]170  号文《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自  2009年  1月  日起,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进项税额可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当年未抵扣完的,可延至下一年抵扣,直至将进项税额抵扣完毕。  
13.12.2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应纳增值税额为税基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税率以纳税人所在地不同而实行三种不同税率。评估对象适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  5%。 
           以2015年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应纳增值税×5%=11313.24×5%=565.66  (万元)
 
13.12.3教育费附加  
        按《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教育费附加按应纳增值税额的  3%计税,根据“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将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标准调整为  2%。 
         年教育费附加=年应纳增值税×5%=11313.24×5%=565.66  (万元)  
13.12.4  资源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字[1993]第43  号)和“关于调整铅锌矿石等税目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的通知”(财税[2007]100号),评估对象主矿种为铜、钨,经征询并核实,矿山按主矿种缴纳资源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分别为:铜  7元/吨、钨9元/吨。 
           由于本项目铜矿与钨矿是分别开采的,其资源税也是按各自采出的矿石量交纳的,因此,评估对象正常生产期吨矿石资源税为:  铜  7元/吨、钨9元/吨。 
 13.13  企业所得税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由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  2007  年  3月  16  日通过,自2008年  1月  日起施行,企业所得税率取25%。 
 13.14折现率  
        折现率是指将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其基本构成为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之和。  
        无风险报酬率选取通常可以参考发行的中长期国债利率或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来确定。风险报酬率根据勘查开发阶段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和财务经营风险报酬率累加确定。 
         本项目评估无风险报酬率根据  5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确定,现阶段  5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  5.50%。  
        风险报酬率中的勘查开发阶段风险主要是因不同勘查开发阶段距离开采实现收益的时间长短以及对未来开发建设条件、市场条件的判断的不确定性报酬率取值,本矿山为整合矿山,应该在0.35~1.15%之间取值。 
         行业风险是指行业性市场特点、投资特点、开发特点等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取值范围在  1.00~2.00%之间。  
        财务风险包括产生于企业外部而影响财务状况的财务风险和产生于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两方面,取值范围在1.00~1.50%之间。  
        综合上述因素,本项目折现率取9.75%。
 
14.评估结论  
        本事务所在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和参数,经过评定估算,确定“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为70176.20万元人民币,大写人民币柒亿零壹佰柒拾陆万贰仟元整。
 
 15.评估有关问题的说明  
15.1评估结论使用的有效期  
        按现行法规规定,本评估结论有效期为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如果使用本评估结论的时间超过本报告的有效期,本事务所对应用此评估结论而对有关方面造成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15.2评估基准日后的调整事项  
        在本评估结论使用的有效期内,如果评估对象的资产具体数量发生变化,委托人应商请本事务所根据原评估方法,对评估价值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本次评估所采用的资产价格标准发生不可抗拒的变化,并对资产评估价值产生明显影响时,委托人应及时聘请本事务所重新确定其价值。 
 
15.3评估结论有效的其他条件  
        本评估结论是在特定的评估目的为前提的条件下,根据采矿权与矿产资源相互依存原则来确定采矿权价值,评估中没有考虑将采矿权用于其他目的可能对采矿权价值所带来的影响,也未考虑其他不可抗力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如果上述前提条件发生变化,本评估结论将随之发生变化而失去效力。 

 15.4评估报告的使用范围  
        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人用于此次评估所涉及的特定评估目的之用。本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许可,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况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 
         本评估报告的复印件不具有法律效力。  

16.评估假设前提  
          16.1  矿产品价格及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16.2  矿山的采、选技术以企业实际及设定的生产水平为基准;  
          16.3  市场供需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17.评估报告提交日期  
        评估报告提交日期:2011年  月28  日。  
                                                   
18.评估责任人  
        执行合伙人(张振凯):  
        项目负责人(彭绍贤):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彭绍贤、王桂玲):  
19.评估人员  
        彭绍贤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王桂玲(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李培广(项目管理工程师)  
            二О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北京海地人矿业权评估事务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