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南京
(2010-11-07 17:18:41)
标签:
张祖还铀矿核能研讨教育 |
分类: 地学人生 |
求索南京
刘继顺
2010-11-07
2010年11月5日至7日,赴南京大学参加了“核能地质研讨会暨张祖还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我以“成矿研究与找矿实践”为题,汇报了我对成矿作用的理解及应用于找矿实践的点滴体会,以此缅怀先师的教诲与栽培。
此次到宁,先师70年的奋斗历程,勾起了我心中的阵阵波澜。
张祖还先生1910年生于南京书香门弟,1929年入中央大学地学系学习,1933年毕业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先后调查茅山地质、庐江明矾石矿、海州磷矿、皖赣鄂瓷土矿、安徽宿松-安庆地质、诸暨铅锌矿、青田钼矿、个旧锡矿、贵州兴义-独山-都匀地质。1946年任中央大学副教授。南京解放后,即任南京大学副教授,1952年三级教授和地质系副主任,1962年研究生导师,1963年二级教授,1983年博士生导师,1984年辞去行政职务,1990年退休,2000年逝世。
张祖还先生是南京大学“六三”专业(核能地质、同位素地质)创始人,毕生致力于华南花岗岩、铀矿地质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为人谦和,耐心细致;亲临山野,细心求证;鼓励奇思,赞赏踏实;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虽未显达,却自得其乐。先生的书法与诗作,体现了扎实的人文功底和地质学家的浪漫情怀。我前后追随其修习地质学10年,获益良多。
值此良机,带着我的问题,求教了王德滋、胡受奚、周新民、章邦桐、赵懿英、王鹤年、倪琦生、沈渭州、张富生等先生,聆听了他们的教诲。还与师兄弟共同切磋了地学问题,他们有:陈培荣、郑永飞、陈骏、周文斌、王汝成、刘义、王学成、陈征宙、贾东、张仕朗、刘文民、王敢、马东升、凌洪飞、徐夕生、王驹、胡凯、沈洁、舒良树、范洪海、陈迪云、孙涛等。
虽然时间短促,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求索南京,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