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屏边

标签:
云南屏边旅游风景矿产火山 |
分类: 地学人生 |
踏青屏边
刘继顺
2010-04-09
清明前夕,应云南省屏边县政府的邀请,我们前往中国西南边陲屏边县考察矿产资源,顺便踏青看花。刘继顺
2010-04-09
我们驱车从蒙自至河口高速公路,基本上沿红河北岸南行。至河口县新街镇便下高速,从红河河谷沿326国道再一路蜿蜒北上。至屏边滴水层区时,沿省道S235东进,便到了屏边县城玉屏镇。接下来我们考察了白河乡、湾塘乡、白云乡、和平乡与新华乡,从蒙自的址村镇出屏边,将屏边风景看了个够。
虽时值旱季,恰60年一遇之大旱,蒙上天眷恋,一路小雨跟随,颇有“皇帝出行,细雨洒道”之感。细雨随身,扬尘不再。绿树洗得苍翠欲滴,鲜花绽放得妖娆异常。
屏边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南溪河、新现河、绿水河、那么果河纵贯全境。巴巴坡境内最高点(海拔2590米),三叉河谷地最低(海拔154米),相对高差达2436米。山脉蜿蜒,绵延起伏,苗岭群山,层峦叠翠,沟谷纵横,峡江奔腾,构成了“四河三山六面坡”的总体格架,造就了“飞瀑流云翠玉帘”的奇特画卷,孕育出了“三山”(大围山、灵宝山、火山)、“四园”(苗族风情园、熊乐园、热区热果园和烈士陵园)和“五景区”(人字桥景区、大睡佛景区、南溪河漂流景区、滴水层瀑布景区和天生桥摩崖石刻)自然人文景观。
“雾海绿洲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屏边县城东北15公里,哀牢山脉东南段、六诏山脉南延部分。保护区内最高海拔2365米,次高峰大尖山海拔2354米,最低海拔225米。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 23万亩。区内已记载的高等植物有331科1539属4765种(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林、竹林以及次生林等多种植被类型),18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和27种珍稀濒危植物。它不仅是动植物基因库的缩影,而且以其独有的地形地貌、雄伟嵯峨的山峦、绵延百里的林海、四季如春的气候,形成天然了大氧吧,康体休闲的乐园。中华蜂猴、中华赤面猴、中华苏铁、多头桫堪称世界四绝。大围山深处还有一约1000平方米的林中小湖,四季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绿树成荫,堪称人间仙境,镶嵌在屏边大地上的明珠。
“峻巧灵秀灵宝山”:距白云乡政府5公里,位于白云区大箐、城子洞、箐口、新房子等村中央。海拔2130米,青云峰高高插入云霄,峰上气候变化万千,景色迷人。山内前后两洞相通,洞高3米,宽4米,洞内石刻雕于清光绪年间,有石窟造像8躯及龙等石刻。
“火龙翻腾古火山”:屏边火山群由田心火山、鸡窝火山、团坡火山和凹嘎火山所组成。团坡火山又称阿季伍火山,距县城3公里,县城恰在其火山脚上。团坡火山主峰海拔1703米,火山锥体较完整,分主、副两个火山口,主火口宽约150米,长约200米,高约50米,坡度35°左右,底径约80米。副火口在主火口南部,与主火口的开口处相连,呈筒状。凹嘎火山锥体较小,顶部海拔1600米,火山口深约70米,火山口范围不大,向西南倾斜与开口。田心火山和鸡窝火山喷出的两个小形锥体,火山口被侵蚀已不存在,仅余台状残存的锥体和部分熔岩流,它风化程度深,形成时间早于团坡火山和凹嘎火山。屏边火山群火山岩岩性为白榴橄榄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大约353万年前,屏边的团坡、凹嘎两座火山的熔岩经地表的裂缝涌出地面,数百万立方米滚烫的岩浆以排山倒海之势顺斜坡涌向深谷、凹地,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触目惊心。团坡的主副火山口先后喷发,从西面冲开火山壁,熔岩流溢后,又分东西两股绕火山锥分别流入牧羊寨河与凹嘎河谷。凹嘎火山喷发后,熔岩也流入凹嘎河。两座火山的熔岩流分别从西面和东面流入河谷后,最终形成今天城郊一带的熔岩台地。当东西两股燃烧的岩浆缓缓流到屏边滴水层牧羊河与凹嘎河交汇处,便层层堆成垄岗,形成壮丽无比的熔岩瀑布。斗转星移,当初通红的熔岩瀑布,如今化为一道气势磅礴的银色飞瀑,悬挂于陡峭的岩壁之上。团坡火山和凹嘎火山平静溢流喷发,熔岩块及一些纺锤形或扭曲棒状的火山弹散落在不到一公里远的坡脚、河沟、田地里。河谷边,随处可见冷却了数百万年的浮石,浮石呈黑色,那充满蜂窝状的结构富含空气,故能漂浮在水上,这就是“火山漂砾”。放牛的孩子们将随手捡到的浮石放到水中竞漂,其乐无穷。可以想象火山喷发时沸腾通红的岩浆从缺口处涌流而下、热浪冲天、气势磅礴的景象。而今,当初火山喷发时的熔岩和火山灰被风化分解,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在团坡、凹嘎两座火山脚下,人们在覆盖着火山灰的山麓或山间盆地中开辟出肥沃的田地,梯田、梯地一层层直上火山顶峰附近,这肥沃的土地养育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由于火山浮石具有质坚、体轻、保温、隔音等优良特性,因此,火山脚下的村寨里,砌水沟、围墙、猪圈乃至房屋的高墙,用的都是这种黑色多孔的火山浮石,还有心灵手巧的村民,将浮石雕成小巧玲珑的盆景。
“巧夺天工”人字桥:滇越铁路全长400多公里,但最险最奇、最具旅游价值的是位于屏边县境内的76 公里,享誉全世界的人字桥就位于屏边县城以北的湾塘乡五家寨度箐与倮姑站之间。人字桥是滇越铁路横跨在两座悬崖峭壁间的一座纯钢结构铁路大桥,全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联接而成。桥长71.5米,高96.2米。它以独特的设计、精巧的造型而名传天下。人字桥是由法国女工程师鲍尔-波丁设计,于1907年3月10日动工,1908年12月6日竣工。
维妙维肖大睡佛:位于新现乡境内,距县城35公里,昆河公路旁,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的自然睡佛,佛中有佛。相传天上一位佛祖到人间视察,看到人间美不胜收,不愿离去,就变成一座睡佛留在人间。
“飞流直下”滴水层瀑布:位于玉屏镇境内,距县城7公里,瀑布从30余米高的崖上飞流直下,四周翠竹掩映,青衫参天,群山屹立。崖下飘洒银雨,潭上雾霭蒸腾,形成屏边山区的一个“水山共融”的风景区。
天生桥摩崖石刻:位于屏边县城东32公里的天生桥东崖壁。崖壁上凿刻的“岩疆锁钥”四字,每字1米见方,楷体横书、阴刻、字迹清晰,笔力苍劲,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精勇已图僧廖应昌题。横跨南溪河上的天生桥,地势险峻,水湍流急,系古往今来蒙自通往越南沿河而下之孔道,为滇南边防要地。
屏边历史悠久,很早是古部族居住区。境内出土的铜锄、铜斧、铜矛等文物,鉴定为战国时代的青铜器。汉为进乘县地,唐、宋时期隶属秀山郡,元明时代为临安府所辖,清代由临安府分设开化府,隶属开化府。民国2年(1913年)5月划为文山县的外南区、外西区的一部分,成立靖边行政区,隶属蒙自开广道辖,民国22年(1933年)取屏山的“屏”字和靖边的“边”字定县名为屏边县,隶属云南省第五专员公署辖。1950年1月9日成立屏边县人民政府,1963年7月1日建立了屏边苗族自治县,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因处于北回归线以南,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区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54.16万亩,适宜种植热带经济林果,目前已种植龙眼、荔枝、芒果3万余亩,香(芭)蕉、菠萝5万余亩。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条件充足,适宜多种生物种类繁衍生息,全县有森林面积130万余亩,其中用材林37万亩。
屏边以农林为主,经济比较落后,工业不甚发达。屏边矿业目前只有小煤矿、硅铁和大理石,金属矿产只有一些矿点和矿化线索,与周边马关、文山、蒙自和金平不可同日而语。
从地质上,屏边处于哀牢山构造带、越北陆块与华南褶皱系过渡地带,可分为5个次级单元:1)瑶山群区,位于屏边南西侧,由元古代深变质岩瑶山群和印支期花岗岩、基性岩所组成;2)屏边群区,位于屏边县城附近,北西向展布,由震旦纪屏边群浅变质岩和第三纪火山岩所组成;3)腊哈-湾塘区:位于屏边群以东,大树塘-湾塘以西,夹持于北西向断裂带间的以寒武系黑色岩系及碳酸盐岩所组成,少量出露奥陶系至泥盆系;4)大树塘-白竹箐区:南溪河北东寒武系区,弧形断裂、北东向断裂分布区,薄竹山岩体西南侧;5)新现—西土衣区:位于屏边县西侧,屏边县与蒙自县交界处,为奥陶至部分中生界区。
如此看来,屏边地质与周边县域并无大的不同,咋屏边就不长矿呢?!
屏边究竟是成矿条件不佳,还是找矿技术方法不当问题,抑或勘查投入不足问题,容留后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