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继顺
刘继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746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浪舞金沙》到《红土地画》

(2009-09-20 10:42:33)
标签:

浪舞金沙

红土地画

东川

找矿

分类: 地学人生
从《浪舞金沙》到《红土地画》
----我的影子
刘继顺
2009-09-20

2008年6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浪舞金沙》,本书获得了昆明市政府文学创作“茶花奖”。

本书是黎泉与袁佑学、胡性三位先生,在2007年中旬至2008年初的东川铜矿采访
基础上写成的,反映了东川矿务局曾经的辉煌与衰落,金沙公司的涅磐重生,国企改革的史诗性重大事件。

《红土地画》则是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新时期改革工业题材影片。故事梗概为:20世纪末,1900余年辉煌历史的“天南铜都”东川矿务局走到了尽头。民营企业家马西南一心想脱困自救,靠借债,承包了一小坑井。然而,个人的抗争摆脱不了破产倒闭的悲壮命运,一时间师徒反目,亲朋成分。绝境中,务实开拓的新任区委书记佟江令马西南折服。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最后马西南不负众望,谋划出了一个现代化大型私企集团的锦绣前景。主演为张丰毅、王思懿、杨树泉、张山等。


其中有涉及到我的部分。
那是2007年12月底,我应邀参加了金沙公司办公大楼落成庆典。12月31日下午,黎泉先生等采访了我。

这次采访进行了约两小时。我简单地谈了上世纪50年代东川铜矿“万人探矿”艰苦卓绝的历程与动人故事,着重谈了1991年至1994年,我们在东川极其险峻的66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5万地质图修编的过程,及2005年9月24日在昆明茶楼里,我们向金沙公司老总汇报了研究成果、找矿前景及探索钻探与坑探工程设计方案,并对未来东川铜矿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正是这次昆明茶楼论道,确定了金沙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拉开了东川铜矿深部大规模大深度探矿与开发的序幕。之后,东川各个区域深部探矿的方案均由我审查签字,然后实施的。

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在《红土地画》向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中,以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

2005年9月至今,4年过去了。各项探矿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的选厂已经建成,并已试生产。

回首这段往事,心情难以平复。那可是没有做物探、化探工作,地质工作仅仅只有一个星期,凭着曾经的工作,新的地质现象的发现,过去基底地质构造图的修正和成矿模式的推测,布设了4个深钻和6条坑道呀!

在此,我真的佩服金沙公司领导非凡果敢的勇气和破滏沉舟的胆魄。

《浪舞金沙》和《红土地画》中,我的影子清晰而自然。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未来的影子将定格在哪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