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2009-06-30 11:13:03)
标签:

韧性

剪切带

金矿

地质

杂谈

分类: 矿业人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我的老师秦正永研究员

作者:魏兴炎    来自:魏兴炎的矿业经济博客

 

这次和秦教授在一起呆了一个星期。秦教授是天津地矿所原前寒武纪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河北地院兼职教授,是国内研究前寒武纪的重量级专家,也是我国化学地层学的创始人,多家公司的矿业顾问。 

6月7日我到宜昌接到他夫妇二人之后 ,我们一同拜访了两家科研机构,就我矿的外围找矿进行交流,然后赶到矿山。

我们的矿山秦教授是熟悉的,上世纪80-90年代,他在武当山地区从事野外工作十五年,做重点矿山成矿剖析时,就住在我们矿山,我们从而认识,我从而成为他的学生,后来他又获聘为我们的顾问,并先后出席了我们的建矿10周年、20周年庆典活动。

本次我们想在矿区外围上钻验证一下深部的异常体,该区他在做地矿部定向基金项目时就提出深部有隐伏矿,我们叫它“秦氏理论”。马上要验证 “秦氏理论”了,所以请他来指导。带一带我们的新技术人员也是这次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外围预测区跑了一天,并且爬了很高的山,跑区域典型剖面用了一天,然后交流、讲课用了两天,时间安排得很紧,以至于在外出差的老总多次打电话,要我注意老同志的身体。毕竟71岁了。

跑预测区时,我们安排专人搀扶,跑典型剖面时我们安排只跑公路附近的,以车代步。野外的两天,便走边教新技术人员,老同志很高兴,但也累的够呛,这让我十分过意不去。

老同志说,退休多年了,别人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他要做老有所为。目前他在华北一家公司任总工,并担任多家公司的顾问。他坚信我们的外围预测区深部有矿,他希望钻孔能早日见矿。

一个人老心不老的、有意思的老人!

祝他永远健康!

以下是在野外的部分照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1、秦教授和新老技术人员待钻平台的合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2、武当群上部变沉积岩中早期片理(成分层)形成的无根勾状褶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3、武当群上部变沉积岩的早期平卧褶皱,造成地层堆垛加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4、悬崖上的平卧褶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5、武当群上部变沉积岩中复杂的早期褶皱。成都地院的石绍清(1993年)在武当推覆体中区分出了六期褶皱(B1-B6),其中推覆期前两期(B1-B2),推覆期三 期(B3-B5),推覆期后一期(B6)。这人厉害!(听说大别山辨出的褶皱有七八期之多,我不知是怎样分辨出的,反正这六期我已很头疼)。按石绍清的观 点,以上的这些褶皱都是推覆期前的,按秦教授的观点属滑脱阶段的,按宜昌所熊成云老师的观点,属隆-滑阶段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6、秦教授在观察岩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7、多漂亮的褶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8、武当群变酸性火山岩组中的褶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9、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的旋转碎斑,发育在武当群变酸性火山岩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10、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的条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秦永正研究员

图11、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