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天山苏阿苏地区金铜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概述
(2008-10-04 14:15:18)
标签:
矿业开发
矿产资源
产经
杂谈
|
分类:
矿业课堂
|
西天山苏阿苏地区金铜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概述
引自“秦建云的博客”
苏阿苏地区位于新疆伊宁地区乌孙山脉中部,是西天山重要的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苏阿苏1/10万分散流Cu、Au、Mo、Ag、Pb、Zn、Sb组合异常面积150Km2,异常区内目前已发现有铜、金、钼、银、铅、黄铁矿等矿种,小型金矿床2个,小型铜矿床2个,小型钼矿床2个,铜金银铅矿点3个及矿化带十余条。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质工作程度低,是寻找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的良好靶区。
1、成矿地质背景
苏阿苏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地处伊犁亚板块南缘的伊什基里克晚古生代弧后裂谷带西段中部。
伊犁亚板块以南为塔里木板块、以北为准噶尔板块,在两大板块在相互作用下,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伴随多期次成矿作用,自北往南形成有婆乐科努金铁多金属成矿带、阿吾拉勒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伊什基里克金铜铅多金属成矿带、那拉提金铜镍多金属成矿带。
伊什基里克成矿带是在前震旦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晚古生代弧后裂谷带,沿伊什基里克山脉呈东西向展布,长三百余公里,宽30~40公里,其形成始于早石炭世,闭合于二叠世末期。石炭纪大量发育以安山质占绝对优势的火山-沉积建造、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二叠世以中性火山岩及陆源碎屑岩为主;海西期基性至酸性侵入岩发育较齐全。带内热液变质作用广泛而强烈,伴随Cu、Au、Ag、Mo、Pb等多金属矿化,自北往南形成北、中、南三个平行展布的成矿亚带,其中中亚带沿伊什基里克山脊呈东西向展布,长三百余千米,以铜金矿化为主,已发现有多处具中型远景的铜金矿床;该带与北东向区域性断裂交汇部位往往发育晚古生代火山机构,控制着矿床的分布。苏阿苏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位于伊什基里克构造-岩浆岩带与红旗镇~哈乌拉斯台北东向大断裂交汇部位。
2、矿区成矿地质概况
苏阿苏区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内早石炭纪早期火山活动强烈,由裂隙式海底连续喷发转为陆相中心式喷发,形成了一套中基性~中酸性的火山熔岩与次火山岩;中期为间歇喷发,沉积了一套具水平层纹构造及交错层状构造的角砾状碎屑岩;晚期沉积了一套陆-浅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一套完整的海进式沉积岩系。早二迭世火山活动为中基性陆相喷发,区内地层已被剥蚀,次火山岩发育;晚二迭世沉积了一套陆相红色磨拉石建造。区内海西期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基性-酸性侵入岩出露较全,以酸性岩类为主,基性岩类规模小、沿断裂分布。区内热液蚀变广泛发育,自西往东具高温蚀变至低温蚀变的分带特征,铜-钼矿化主要与中高温的云英岩化、黄铁长英岩化相关,铜-金-银矿化主要与低温热液蚀变的次生石英岩化相关。库木斯矿区的次生石英岩化叠加于面型青盘岩化之上,分布与铜矿化带范围基本一致。
区内已知的主要矿种有金、铜、钼,次为银、铅、锌。形成有四个矿(化)区。
A.乔拉克金矿区:目前发现有乔拉克金矿床,Ⅶ号金矿点,Ⅲ号金铜矿点,Ⅷ号金铜矿点,均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破碎带蚀变岩型脉状矿。找矿标志:①化探异常为Au、Ag、As、Sb元素组合;②红色蚀变(钾长石化)带中出现灰白色褪色化(粘土化)带,其中碎裂岩具硅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黄铁矿化,并见含有少量方铅矿、黄铁矿、孔雀石的次生石英岩脉,为金矿化带产出部位。
B.库木斯铜矿区:目前发现有库木斯铜矿,矿化发育于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下部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岩层中,具部分层控特征。找矿标志:①灰绿-深灰色沉积火山角砾岩,具青盘岩化、次生石英岩化,发育金属硫化物细脉;②物探有明显高极化、高电阻率(高电阻率可能与矿化岩石的次生石英岩化有关)及低磁性物探异常存在;③化探异常元素为Cu、Ag、Pb、Zn、Mo、As,Cu-Zn正相关,Ag-Zn-Pb-As正相关。
C.阿尔恰勒铜、钼、金、银矿化区:目前发现有钼-铜矿化带一条、蚀变碎裂岩型铜矿化带一条、蚀变碎裂岩型金-银矿化带一条。找矿标志:①石英二长岩接触带褪色化碎裂岩,金属硫化物细脉发育;②物探显示高极化低阻和低磁异常;③化探异常元素组合为Cu、Mo、Ag、
Pb、Zn、As、Sb、Bi、Sn,其中以Cu、Mo、Ag为主,Cu-Mo-Sn关系密切。
D.卡拉萨依、钼、金、银矿化区:目前发现有含钼、金、银的蚀变断裂破碎带十余条,矿化均较弱,尚未发现有达到工业矿化的地质体。
3、库木斯铜矿点概述
库木斯铜矿点位于苏阿苏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东部,定位于伊什基里克山脊断裂带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矿化带赋存于阿克沙克组下部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呈似层状或略切层产出,总体产状290°∠70°,长大于340米,宽大于50米。矿体(V1)定位于矿化带下部,产状与矿化带一致。主矿体长大于340米,平均厚度12.34米,平均品位Cu0.65×10-2,伴生银平均品位12.62×10-6、金平均品位0.23×10-6。矿石为铜矿化火山角砾岩,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孔雀石,少量斑铜矿、铜兰、磁铁矿、褐铁矿、钛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钠更长石)、高岭土、钠黝帘石、绿帘石、绿泥石、明矾石、碳酸盐,少量透闪石、阳起石、水白云母、绢云母。金属矿物以热液脉状产出为主,少量浸染状产出。矿石具凝灰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火山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微裂隙发育,见金属硫化物细脉、绿帘石-绿泥石-明矾石-孔雀石-金属矿物细脉,含量约15%。矿石自然类型属硫化矿石。
铜矿石中闪锌矿含量高达1~2%,并有闪锌矿-黄铜矿共生特征,化探剖面测量成果亦反映Cu-Zn关系密切。据此推测:该矿床为铜、锌共生矿床,伴生银、金,综合利用价值高。
物探成果表明:库木斯铜矿化体上有明显相对高极化率高电阻率异常(高电阻率可能由矿石强硅化引起),与矿体十分吻合,并在矿化带及矿体的延长及延深方向均有显示。在已知矿化体的北西方向第四系覆盖区,发现性质类似上述矿致异常且与之平行展布的物探异常带,其异常强度较前者为高、规模更大,走向展布长度大于
1500米,推测其属矿致异常,且矿化规模和矿化强度可能远比现在已知的矿体要大得多。可能存在一更大的平行矿化带,相比面言,目前发现的矿体只是其边部的小矿体而已。因此,库木斯铜矿点具一定的找矿前景。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