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劲旅--湖南有色217队
(2008-09-22 00:47:54)
标签:
矿产资源矿业开发产经杂谈 |
分类: 矿业人物 |
雁城劲旅--湖南有色217队
作者:赵腊平 高
军 陈 洁 引自: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
作者:赵腊平
在古城衡阳最繁华的解放西路56号,有座高高的办公大楼,这就是湖南有色地勘局217队。
从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时候起,217队就与水口山结了不解之缘。水口山矿田开采历史久远。相传,该矿发现于宋代,原为民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收归官办。1944年日本入侵, 水口山矿设备破坏殆尽,井下窿道被水淹没。新中国成立后,水口山矿恢复开采,但一直开采的是一个不足30万吨(铅锌)储量的老鸦巢矿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矿业日益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尽快找到急需的矿产资源,国家先后派国内的地质人员和苏联专家瓦良卓夫、克莫日阿到水口山开展地质工作,但因种种原因,没能解决水口山铅锌矿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相反,苏联专家留下了“硐老山空”、“找矿无望”的结论。到1955年,水口山的保有铅锌储量仅剩2.64 万吨。因资源不足、濒临关闭。
1955年5月6日,受上级调遣,一群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在几位老专家的带领下,高举217队的旗帜,唱着雄壮的《勘探队之歌》开进了水口山矿区。他们首先在老鸦巢老采区开展工作,不久便发现了与成矿有关的磨菇状岩体----在岩体超覆并且产状急剧变化与不纯大理岩及相关断裂的交接处富集成矿,由此得出了“超覆成矿”的新认识,据此重新对老鸦巢矿段开展勘查。
经过在水口山矿区老鸦巢矿段近一年艰苦的地质勘探工作,湖南省有色地勘局217队地质人员在这里一举探获铅锌金属量16万吨、硫铁矿136万吨,伴生金6.6 吨。水口山铅锌矿又绝处逢生了!
继上世纪50年代根据 “超覆成矿”理论探获一批矿床,使水口山铅锌矿绝处逢生后,上世纪60年代,他们又根据该地区的地层的具体特点,总结出“三角地带成矿”规律,先后在老鸦巢矿区的西北侧和西南部相继发现了鸭公塘和中区两个隐伏矿床,其中鸭公塘矿区探获铅锌21万吨、铜2.3万吨、硫铁矿317万吨;
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水口山铅锌矿再度面临的资源危机问题,217队的地质人员不畏艰辛,加强寻找盲矿体研究和科技攻关,认真研究水口山矿田的地层结构、矿体变化,通过对几百个钻孔资料的研究,几十万个数据的分析,然后大胆预测成矿区,终于于1976年在水口山铅锌矿老矿区外围发现了隐伏于红层300米以下的大型高品位的康家湾特大型隐伏铅锌金银矿床,共探获矿石量1659万吨。其中,铅锌金属储量141万吨,金46吨,银1600吨,使康家湾特大型铅锌金银矿床一跃成为全国第四大铅锌矿山,成为水口山矿务局经济支柱之一。
为了使水口山矿务局逐步摆脱 “米少锅大”的窘境,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217队在水口山矿区开展二轮找矿工作。通过艰苦的努力,不仅先后发现了新塘、老虎岩、称砣岭等氧化型金矿,控制储量50吨;而且还圈定了仙人岩—杨家岭—白泥冲、新盟山—茶盘塘、石坳岭—马王塘等大型靶位,探明了仙人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新塘、老虎岩、大园岭含砾黑色粘土型金矿,老鸦巢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石坳岭铅锌矿。“尤其是仙人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同行及大型矿业公司的极大关注。这个项目获得了“湖南省有色地勘优秀成果奖”,原国家有色工业局授予的“地质找矿发现二等奖”。他们还完成了《水口山康家湾铅锌金银矿第二期勘探报告》,提交铅锌工业储量48万吨,金16吨,银700吨。
在铅锌找矿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这个队还加强了对水口山矿田的成矿新理论研究,注重对贵金属的勘查,进而陆续发现了龙王山、老鸦巢等金矿,探获金储量23.11吨,证明水口山矿田不仅是以铅锌为主的大型矿田,而且是金银贵金属大型矿田,从而使水口山一举跃为我国有色、贵金属并举的重要资源基地。
随着资源的不断发现,水口山矿的开采也慢慢进入了高潮:生产规模急剧扩大,资源储量消耗量越快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水口山矿区内水口山铅锌矿和柏坊铜矿相继申请破产,仅有康家湾铅锌金矿维持生产,但查明的保有可采储量已仅剩246万多吨,按当时的生产规模,服务年限仅剩4.9年,属“严重危机矿山”。
为了缓解水口山矿区资源危机加剧的状况,湖南有色地勘局217队提交了一份题为《湖南省重要有色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草案》,认为:在水口山一带,预测还有铅锌140万吨、银1500吨,金40吨的资源量存在。从2006年5月21日第一井孔开钻到当年11月为止,在水口山实施8个钻孔,其中4个钻孔钻到设计层,3个见到铅锌矿,矿层最厚达18.7米,1个见到矿化层,见矿率达75%,找矿效果良好。根据已见矿的钻孔估算,新增333金属量:铅4.43万吨,锌7.78万吨,金3.71吨,银145.92吨,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5年,稳定就业职工12万人。
从1955年开始在水口山进行地质找矿半个世纪以来, 217地质队已经在水口山矿田内找到了11个中型以上矿床,其中包括被称为“中国特大型铅锌金矿基地”的水口山铅锌金矿,被世界地质界称为“多金属找矿的教科书”、 “中国找盲矿技术的杰出成果”的康家湾铅锌银矿等一大批矿床。累计探获C+D 级铅锌金属量197 万吨、金102 吨、银2400 吨,黄铁矿3500 万吨,另控制(333+3341)金资源量210 吨,铅锌资源量60 多万吨。
50多年来,除了水口上矿以外,这个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先后发现了江永铜山岭铜铅锌矿、车江铜矿、衡南县金鸡岭铜矿、大义山有色金属矿等一大批有工业价值的矿产。此后,随着找矿深入,他们又发现并初步勘探了蓝桥、铁丝塘、庙前、罗桥、汤市铺、烟竹湖、土地坪、大堡、板桥、杉木塘、八井田等20余个铜铅锌多金属矿区(点)。同时,勘探了柏坊铜矿、祁东县清水塘铅锌矿等其它一大批矿床,提交了铅锌金属量30万吨、铜10万吨。
半个世纪来,217七队以水口山为依托,以衡阳盆地为重点,运用多种地质找矿理论和方法,探明矿床(点)近百个,查明矿种23种,编写大中型地质报告126多份,提供大中型矿产开采基地11个,累计提交铅、锌、铜、锡、钨等矿产金属量储量5126万吨,银2400吨,控制和探明金496吨,创潜在价值1300多亿元。
在本省开展大规模地质找矿的同时,该队还派出精干力量支持西部大开发,承担了青海锡铁矿山特大型铅锌矿、内蒙荷格旗铅锌银铜矿、云南省"三江地区"兰坪县铅锌矿等大型有色金属矿区的找矿勘探项目。同时转战天山南北,勘探了新疆小于赞金矿、神泉金矿、巴音布鲁克铜矿、库斯拉普金矿、木吉金矿等一系列矿床。其中,青海、云南、四川的工作地地处高山、戈壁之中,海拨最高达4300米。
湖南江山资源仙人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217队以仙人岩探矿权入股的形式,在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常宁市人民政府共同倡导下,由湖南江山地质矿产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七地质队、常宁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展成立的矿业开发公司。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500万元人民币,其中湖南江山地质矿山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占股份53%,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一七队占股份35%,常宁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占股份12%。
2007年4月27日,由217队占49%股份的常宁市鑫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陈家岭—大渔湾铅锌银矿普查》中央地勘基金试点项目,通过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终审。根据终审意见,该项目总费用655万元。 2007年度,中央地勘基金办公室将在该矿区投资419万元进行新的地质勘查找矿。通过利用地质、物化探、钻探、槽探等找矿手段,推断有利成矿部位,挖掘深部隐伏矿体的矿化信息,优选有利成矿地段验证深部隐伏矿体,最终达到扩大矿床规模、提交333+3341pb+zn资源量的目的。据了解,该队已于2007年7月15日组织人员进场正式开展野外和各项工作,截止2007年12月31日,已完成大量的工作量。从已进行的工作来看,这一项目有可能获得可观的勘查成果。
2008年4月2日,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南省有色地勘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开发湖南常宁仙人岩金矿和衡阳盆地有色金属资源,共同打造湖南省的“黄金基地”,为该省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曾发现这一“聚宝盆”的217队又有了一次施展自己拳脚的大舞台!
近两年来,这个队地承揽的国家地质项目市场包括康家湾铅锌金银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仙人岩—杨家岭普查找矿项目、衡南县金鸡岭铜矿普查项目、茭河口地质普查项目和仙人岩金矿勘查项目等。其中,康家湾铅锌金银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通过地质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在139—151线勘查区共有7个钻孔揭露到铅锌矿体,估算资源储量铅+锌 7.59万吨;在101—108线深部勘查区有1条穿脉坑道和2个坑内钻孔揭露到厚大的铅锌富矿体,估算资源储量铅+锌 6万吨。仙人岩金矿勘查项目施工的7个钻孔均见矿,最大见矿厚度为17.2米,显示出诱人的找矿前景。
在做好这些公益性地质项目的同时,他们积极开拓商业地质市场。进一步巩固了与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西部矿业等单位的合同关系。近两年,共签订的商业地质合同35个,这些项目包括锡铁山深部地质勘查项目、锡铁山专题研究项目、锡铁山竖井勘查项目、常宁龙鑫矿业公司龙王山资源潜力调查、衡阳县曲兰地质勘查、常宁市硫铁矿储量核实报告、云南兰坪灰山矿段地质报告、云南兰坪黄竹厂—鸿犹矿区地质报告、四川农戈山、呷村地质普查项目等。其中,该队承担的《青海省虎头崖多金属矿区地质详查项目》,通过地质填图、槽探、坑探、钻探揭露及测量、物探等工作,初步查明虎头崖为铅锌银多金属矿床,铅锌资源量达21.9万吨,达到中等规模矿床,获得了西部资源有限公司的充分肯定。
“行逢二三月,好与雁同来”。有人说,现今,衡阳人用美丽与灵性将衡阳这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文化名城,调兑出一种“寰中佳丽”“南国明珠”的独有韵味和风采,让人产生一睹芳容的冲动。而在这座古城内,一个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效益可观,发展潜力巨大,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的地勘单位,正在快速崛起。可以想见,再过几年,这个承载过共和国无数光荣和梦想的功勋地勘单位,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迈着更加轻盈的步伐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驻足瞩目,流连忘返!
后一篇: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业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