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园赏《长恨歌》 江山美人费思量
(2008-07-19 17:04:13)
标签:
长恨歌人生江山美人刘继顺 |
分类: 地学人生 |
华清园赏《长恨歌》 江山美人费思量
刘继顺
2008-07-19
借参加上海众合创业投资与鼎鑫国际资本投资公司的生产经营研讨会之机,忙里偷闲,于2008年7月17日晚上18:30分,赴西安骊山华清园观看了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
随音乐响起,电灯灭了。骊山为穹,繁星闪烁,一轮弯月半挂中天。九龙湖上,水幕冲天,“长恨歌”三字映入眼帘。华清园内的亭台楼阁,榭廊殿宇及四围花卉垂柳顿时活跃,九龙湖中舞台升起,唐明皇与杨贵妃曼舞月下,互诉衷肠。短短数秒,便将我们从现代拉回到盛唐时期。
本剧以白居易叙事长诗《长恨歌》为线索,透过《盛世长安》、《贵妃入宫》、《贵妃出浴》、《贵妃醉酒》、《安史之乱》、《比翼双飞》等场景,反映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两情相悦”、“恃宠而骄”、“生离死别”和“仙境重逢”的喜极而后悲的男女之情。它利用激光镭射、电脑特技、梦幻特效,穿插空中飞人、礼花炮竹、音响效果等表现手法,特别是水中可升降舞台、山体星空、山体壁画、山涧雾瀑和世界先进火海技术,给我们以视觉和感观上的强烈震撼。将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婀娜飘逸、“玉楼宴罢醉和春”的千娇百媚、“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万般奢华、“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惊心动魄和“宛转娥眉马前死”的催人泪下,演绎得淋漓尽致。真可谓匠心独运:变山为穹,化水为台。时而莺歌燕舞,华丽壮观;时而花前月下,美轮美奂;时而繁星点点,如诗如画;时而铁戈金马,气壮山河。
就舞剧本身而言,的确令人耳目一新,震憾至极。故有评论家说:“震撼之处撼人心魄,哀婉之处牵人情怀,激情之处荡气回肠,浪漫之处发人遐思。”“一代君王与自己的爱妃、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大喜大爱与大悲,在幻化的舞剧中得以完美再现。“一部大爱大美、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大唐盛世的华彩乐章。”
然而,历史是否如白居易诗及本剧所反映的“大爱”及“绝唱”呢,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据查杨玉环生于公元719年。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开元22年(734年),被册立为李瑁妃。后因被公公唐玄宗李隆基看上,受令出家。天宝四年(745年),被玄宗册封为贵妃。时年玄宗61岁,贵妃27岁。集“三千宠爱”,赏“锦衣玉帛”。天宝十五年(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仅带贵妃西逃。次年马嵬坡,贵妃被逼赐死,香消玉殒时年仅38岁。李隆基则生于公元685年,曾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死韦王后,拥其父李旦即位,因功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年开元。从此,迎来了开元盛世。之后,他贪图享乐,纵情美色,宠信奸臣,终致安史之乱。公元756年,被逼禅让,退出政治舞台。在郁郁寡欢中卒去,终年71岁。从此唐朝衰落,盛筵不再。
由此引发出“江山美人”的话题来。江山与美人,人皆爱之。然江山与美人同得而善终者,廖廖!
美女艳羡玉环,休论年齿人伦,不计名份后果。只要承欢侍夜,缓歌曼舞,玉楼酒醉,春宵帐暖。虽贵为妃,但无正妻王后之名。以为所爱之人,真的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然一遇事急,遭抛弃的便是自己,有何“大恩大爱”而言?虽为权势所迫,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然悲剧不可避免!
玄宗居皇帝位,江山尽入他手,欲拥天下美女,费尽移山心力。夺子之妻,强食嫩草。然纵情美色,置国事于不顾,甚至动用国权,以博美人一笑(一骑红尘妃子笑)。然而美女你爱,别人也爱。你争美人,他人也想夺美人。 安禄山就是欲夺贵妃,发动兵变。真的能割舍掉“江山”吗?不能!在事急时,玄宗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江山”,抛弃了“美人”。因为他知道,要是没有了“江山”,怎么能养活“美人”,怎么能满足“美人”之需要,又怎么能再拥新的“美人”?事已至此,即使抛弃掉“美人”,也保不住“江山”了!皇帝尚且如此,平民又能如何?
李杨故事之所以为今人道,甚至于投出艳羡的神情,是因为饮食男女为那虚幻的“海上仙山”幽会的绝恋所惑!“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只不过男女热恋时的梦呓!李杨悲剧至今还在上演着,眼下揭露出来的贪官不是真实的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