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矿业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矿山地质工作
(2008-07-02 02:41:19)
标签:
矿业开发
矿产资源
产经
刘继顺
杂谈
|
分类:
话说找矿
|
保障矿业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矿山地质工作
刘继顺
2008-07-02
矿山地质工作肩负着矿山稳定生产及矿业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矿山地质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一个矿业公司的命运!矿山地质工作者,是矿业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必不可少的力量!
一个优秀的矿山地质工作者,应该是具良好的成矿理论素质,丰富的找矿经验,敏锐的找矿思维,敬业勤奋,会电子作图,懂采矿和选矿原理,看得懂辨得明地质现象的矿床学者。
矿山地质工作的任务是:
1)利用探矿及采矿工程,深入细致地研究矿体产状、矿石质量及影响采矿的地质条件,以提高对矿产储量的控制程度,及时掌握储量变动情况,保证采掘计划均衡进行;
2)指导采掘工作的方向,参与探、采工程的施工管理与验收;
3)矿山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
测定及检查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检查、验收矿石的质量和产量,以及伴生有益组分的回收利用等;
4)开展矿山深部和外围探矿,为扩大矿山的生产能力或延长生产年限,提供资源储量保障;
5)及时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如边坡稳定、采空区塌陷)等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问题;
6)充分利用矿山生产所提供的丰富资料及有利条件,进行成矿理论及成矿规律的研究。
矿山地质工作的目的,是确保新增矿石储量与开采消耗掉的矿石储量达到平衡,力争新增储量为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支撑;监管采矿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加强矿石损失贫化管理,确保矿产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矿山地质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有:
1、充分利用矿山已有的探矿和采矿工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坑内钻,采用坑钻结合的探矿方式,在矿区成矿有利部位开展探矿。对已知矿脉的头部、深部、边部及平行部位,开展探边摸底工作,就近寻找平行矿带(体)、尖灭再现侧现侧伏矿体。必要时,开展成矿元素和指示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绘制成矿元素和指示元素的规律曲线图,在成矿有利部位圈定预测矿体范围,为进一步开展探矿提供找矿靶位和靶区。
2、地质勘探报告所确定的工业指标,不一定符合矿山生产实际,有必要重新确定适合矿山的工业指标。工业指标中重点对矿体的边界品位及块段最低工业品位进行修正,不断调整工业指标边界值,重新圈定工业矿体的边界线,并计算地质储量。
3、地质勘探报告因条件所限,并不能解决矿区所有的地质问题。应加强矿山实际开采与地质勘探报告的对比分析工作,肯定或者否定地质报告中推测部分,要贯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原则,提高矿区地质特征与成矿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更进一步指导矿山地质探矿工作。
4、在矿山地质综合研究工作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矿山的综合地质资料,指导矿山的综合地质研究工作,加强新的矿石类型研究分析工作。不囿于已发现的矿石类型,着力寻找新的矿种、新的矿石类型和新矿体。
5、地质探矿与生产探矿相结合。在生产探矿施工过程中,尽量利用原有地质探矿工程,节约探矿费用。
6、探矿与采矿工作相结合。矿山探矿工程要投入沿脉、穿脉、天井、上山、下山等工程,要求地质人员必须充分利用采掘工程,探矿工程尽量能为后期采矿所利用。
7、重新确定矿床勘探网度,合理布置探矿工程的研究。矿山所采用的勘探工程网度,一般是在地质勘探上的网度加密。在进行探采与地质探矿资料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矿床赋存的地质特征,正确划分和确定矿床勘探类型,然后再决定采用何种勘探工程网度。根据采掘探工程,及时修改并更新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图、矿区地质图等。
8、开展主要含矿裂隙和成矿断裂地质特征研究,注意发现新的地质现象和矿化信息。
9、开展矿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区的研究。全面系统归纳总结成矿规律和矿床特征,形成完整、系统的矿山地质研究成果。根据这些成果,划分成矿重点区、成矿远景区及成矿预测区。将主要力量投向成矿重点区,兼顾成矿远景区与成矿预测区。
10、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山开采利用资源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在资源开发上,坚决贯彻“采掘探并举、探掘先行”的方针,坚持“大小、难易、贫富、厚薄”兼探兼采的原则。在矿山建设上,必须建立在地质依据充分、资源可靠的基础上,使矿山建设和开拓工程布置合理。为了搞好矿产资源的利用,矿山地测技术部门,必须严格执行采掘技术政策,采用先进的采矿方法,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资源。采掘工程的布置与施工,一定要满足三级矿量的平衡,保证矿山生产持续向前发展。矿山地测部门在资源开采利用上,负有监督、检查、验收的职责。
11、矿石的损失与贫化管理。贫化率和损失率指标是衡量矿山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标。矿石的损失和贫化管理工作,不是由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能够管好的,而是要发挥矿山生产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执行有关技术政策,共同管理好采矿和找矿工作。在采矿生产过程中,严格把好采矿设计、施工管理、正规开采、均匀放矿这几个环节,从而达到正规开采,矿石回采率高,损失减少,贫化率降低的目的。
12、切忌想当然,自以为是。在一个矿山工作时间久了,自以为对矿山地质熟悉,经验丰富,容易对新现象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应该经常跳出“庐山”来看“庐山”,否则就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惑!
13、对于地质勘探报告中的不见矿钻孔和无矿结论,要认真分析与研究不见矿或无矿的原因,不要轻易相信地质勘探报告所下的结论,因为钻孔只是“一孔之见”。是深度不够,断层断失,两个矿体之间,还是的确无矿?眼见为实,眼见未见得实!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