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走绿色矿业道路
记者:程丽银
来自:中国红河网
2007-11-14
http://www.hh.cn/News/UploadFiles/File/2007-11/14/IMG_3172.jpg走绿色矿业道路" TITLE="刘继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走绿色矿业道路" />
(在《中国院士·红河论坛》会议上)
踏上红河热土,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红河大地人杰地灵,新星闪耀。
矿业已经成为红河州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正日益显现。2006年工业总产值近500亿,矿业的贡献功不可没,其递增速度令人惊叹。包括云锡集团、润鑫铝业、振兴铅业、沙甸铅锌、蒙自矿冶、红钢等大中型企业在内,已形成数亿、数百亿的矿业集团及日渐完善的矿业体系,锡业更是举世瞩目。发现矿化600余处,49种矿种,探明有储量的有112处,37种矿种,有锡、铅、锌、铜、镍、钛、钼、稀土、金、银、铂族、铁、锰、霞石等。红河州找矿前景看好,有优越的成矿条件,多样的成矿系列,广布的异常、矿化(2市11县均有矿床、点产出),优势矿种有锡、铅、锌、铜等。
未来矿业竞争是资源占有和产业延伸。红河州未来的矿业发展问题在于,优势矿产和主要矿产探明储量有限,矿产勘查评价程度不一,大多数有潜力的远景区处于勘查程度低甚至空白状态。电网和路桥网配置不足制约了矿业的发展;部分企业低水平滥采乱挖粗选;部分企业圈而不探,无力勘探,或坐地分庄,或待价而沽,造成矿业的虚假繁荣和泡沫;初级产品多,而深加工产品少;部分企业有生产能力,却无原料,靠买矿维持。
红河州目前的矿业发展速度惊人,主要得益于州、县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解危济困,助大扶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营造了良好的矿业发展氛围;市场的持续走好;企业高层的锐意进取,追求卓越。
今后,红河州矿业经济的发展战略应该以锡业为龙头,以铅、锌、银、铟为主打,发展铜业,巩固镍业、金业,保证钢铁业健康发展;强化勘查,精选细冶,延伸产业。强化勘查是矿业发展的原动力,旨在大幅度增加可采储量,增强矿业发展的后劲。矿产勘查是有风险的,投资的回报不可预期,但风险是可以规避的。强化勘查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和规范企业,制定相应的政策,促使企业实实在在地进行勘探投入和找矿;要求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采矿,而且贫富都要采,不能破坏环境、污染水体,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走绿色矿业道路;要实行矿业的多种开发和经营,把资源效益做到最大化;同时,要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让国家、企业和群众都能受惠,实现三方的和谐共生。
在谈到中南大学与蒙自矿冶公司合作的问题时,刘继顺说,在云南扶起一个企业,帮助企业由小做大,这是中南大学当年选择民营企业——蒙自矿冶公司作为合作对象的基本思想。校企合作最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学校而言,企业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习基地和研究平台。学校的教授以及所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可以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和学位论文主题,使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们的科技成果能够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才的迅速成长;对于企业而言,发展主体要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发展过程中碰到了问题,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是有限的,需要借助外力,这个外力就是包括中南大学在内的院校。因此,校企合作是互利双赢的。
http://www.hh.cn/News/UploadFiles/File/2007-11/14/kongmiao.jpg走绿色矿业道路" TITLE="刘继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走绿色矿业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