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异常的重新解释导致Neves—Corvo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发现
佐藤仕郎 王春宏译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5),1996
Resource Geology,1992,42 (4):285~287
1977年, 在葡萄牙南部发现了世界级的火山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一Neves
Corvo。该矿床以多金属、储量大(6000万吨以上)、铜品位高和含大量的锡为最大特征。至1988年10月,该矿床已经成为年生产能力达13O万吨的大型矿山。
该矿床位于自西班牙--葡萄牙的伊比利亚黄铁矿带中。自著名的Huelva地区的Tharis和Rio
Tinto矿床被发现以后,在伊比利亚黄铁矿带又发现了许多火山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它们都是与石炭纪长英质火山岩相伴生的黑矿型矿床。这些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并非是岛弧,而是硅铝质地壳中的火山型底板隆起(KLAV
andLARGE,1980)。Neves-Corvo矿床产于已知矿床的南侧。黄铁矿带上的代表性矿床有Aznaconar、Sotie]、Rio
Tinto等,其品位和储量见表1。
表1 伊比利亚黄铁矿带的主要铜、铅、锌矿床
区域:矿床 矿石储量(万吨) Au(g/t) Ag(g/t)
Cu(%) Pb(%) Zn(%)
Rio Tinto(Huelva):
Cerro
Colorado 2OOOO
一 一
0.52
一 一
Ditto(gossan)
1800
2.4 42
一
一 一
San
Antonio
900
0.6 60
1.6
l 2
San
Dionisio
450
0.3 25
0.8
0.9 2-2.5
Sevilla:
8000
0.56 42
0.5
0.98
2.05
Huelva:Sotiel 5900
— 39
0.61
1.6O
3.82
San
Teimo 1000
一 一
1.5
—
5
Portugal
:Gaviao 2500
一
一
1.5
—
3.5
如上所述,在Neves—Corvo矿床的周围没有已知矿床,
60年代在本区的探矿没有取得成功。1970年,法国的BRGM,Pennaroga公司取得了葡萄牙国营矿山公司财团赋予的探矿权后,开始在该区开展综合调查。调查的第一阶段,对以往的地质勘查、化探及物探资料进行了再次分析。一般地,黄铁矿带上的隐伏矿床,常常表现为重力高值异常。因此,在原始数据再分析时,重力资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调查区内,筛选出了10个重力异常,进一步叠加电、磁勘查数据和地质解释(如古地形、火山活动、有无还原环境、构造等)结果,最终认定Neves地区的高值异常是最有希望的。
进一步的解释认为,Neves高值异常是由地表以下180m深处的块状硫化物引起的。1973年3月,根据这一推测,在高值异常区进行钻探,钻孔倾角为50度,但在钻到244m
时尚未打到矿体。根据岩芯资料,在深150m处有富含黄铁矿的黑色片岩呈背斜状分布,认为重力异常是由这些片岩引起的。这次钻探失败了,主管地质勘查的地质师因而辞职。
新来的地质师,开展了第二阶段地质勘查,补充进行了东延部分的重力勘查,对地质构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结果在Neves东部又发现了三个新的高值重力异常。根据地质构造的研究成果,对照Neves地区重力异常特征,认为钻遇的黑色页岩不足以引起本重力异常,钻孔岩心在黑色页岩之下发现有角砾岩。角砾岩的特征说明为一逆掩断层,角砾岩之下含矿地层将重复出现,推测在400m深处附近还会有别的高密度物质存在。根据这一推测结果,1977年又在该地区打了三个孔。其中一个孔揭露到厚达53m
(350.2-403.2m)
的块状流化物矿体。1978年,对Neves东部的三个高值异常(Corvo、Grata、Zambuja)施工钻孔,全部打到了块状硫化物矿体。至此,Neves—Corvo这一特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终于被发现